国内精品一区二区,濑亚美莉作品番号,aaa成人永久在线观看视频,好男人好资源在线观看视频,黑丝美女被人操,日日网站


2012-11-09 16:17 來源:福建炎黃縱橫 作者:

涉足空門話少林

——莆田南少林寺游眸走筆


歷代豪俠,多為善武重義之士,浮生于亂世之時,名噪于道衰之日,或立舍身捐軀之志,或結生死與共之盟,以勇武取重諸侯,以誠信彰顯天下。遙望當年,先有漢書、太史公為其立傳著書,后有唐宋元明清詩詞曲歌賦小說頌其颯爽英姿;時至近代,國人發揚華夏志士崇俠尚義武風,揮寫民族英雄彪炳千秋正氣,造就中國不滅之武魂,成為人世永恒的風景。

古詩《謁少林寺》中有警句:“花開五葉地生金”,趙樸初先生對詩的解釋是:“達摩從印度到中國,發下‘花開五葉’弘揚佛法的誓愿,后來,在少林寺創立禪宗,分為五派,廣為流傳。”

少林有南北。提到少林,自然從北少林說起。揚名天下,被譽為“天下武林第一名剎”的嵩山少林寺,俗稱北少林。

北少林,又稱“僧人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坐落于嵩山腹地少室山下的茂密叢林中,故名“少林寺”,這里是少林武術的發源地、中國漢傳佛教禪宗祖庭。在漫長的1500多年歷史長河里,雖歷經興衰毀建、世態滄桑,但因寺居嵩山勝景,又保存著千古以來豐富的佛教文物、醫藥養生、傳統功夫等大量文獻資料以及眾多碑銘石刻、建筑藝術精品,具有高深莫測、難以估量的傳統文化和佛教學術價值,迄今為止仍是中國漢語系佛教中最具特色的叢林。2010年8月1日,包括少林寺常住院、塔林和初祖庵在內的“登封歷史古跡群”,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史載,中國少林寺,約有10處之多,除首屈一指的嵩山北少林之外,還有北京盤山少林、峨眉少林、山東少林等。至于南少林寺,僅福建省之中,知名的就有泉州、福清、莆田三處,通稱南少林。

泉州東禪少林寺,相傳為唐初嵩山少林寺武僧智空入閩所建,自唐宋元明清以來,歷經三廢三興,一向為我國南禪及南少林武術中心,聲名遠播。泉州南少林是一個龐大的建筑群體,東至東岳山麓,西至東門護城河,南至東湖,北至伊斯蘭墓地。現存的東禪少林寺只是泉州南少林寺的一小部分。

福清南少林坐落于城西的崇山峻嶺之中,寺院四面群山綿延雄渾巍峨,一泓綠水環繞座座青山,密林深處,風吹草動山舞峰移,云煙邈邈悠然飄逸。寺院四周,溪、澗、流、瀑、泉,汩汩之聲不絕于耳,構成了難得的秀水奇觀。整座廟宇依山起勢,背后所倚五老峰,也名“嵩山”。寺前一溪橫臥,流水蜿蜒曲折,長流不涸,是佛門圣地也是習武佳境。

莆田武風興盛,民間流傳著羅漢拳、梅花拳、洪拳、鶴拳、少林五雷拳、鐵布衫等21個拳種,56個拳、械套路。1986年,在莆田市西天尾鎮北部層巒疊嶂的九蓮山麓,發現一處古建筑遺址,又從殘碑、石柱上的“林泉院”、“寺山界”石刻,推測此處可能是南少林寺遺址。1992年4月25日,莆田市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新聞發布會,正式向外界宣布發現南少林遺址,中國佛教協會理事、嵩山少林寺第29代方丈德禪大師出席新聞發布會,暫定林泉院即南少林寺。現在,重建的莆田南少林寺已粗具規模,大雄寶殿、天王殿、鐘鼓樓、山門以及趙樸初題額的“南少林”牌坊等,巍峨壯觀。周圍的古竹寺、霞梧院、九蓮巖等大小廟宇,眾星拱月環繞著南少林寺,形成香火鼎盛氣勢昂揚的寺院群落,重現了當年十方叢林殊勝氣概。

農歷壬辰年二月十五日,我來莆田,慕名前往西天尾九蓮山拜謁南少林寺,陪同前往的是市宗教局的陳華同志,他曾參與籌備、修建南少林寺長達10余年。

南少林離市區18公里,是日煙雨茫茫,沿途盤山皆樹,在霏霏春雨里油綠欲滴。山前山后忽左忽右,一片片油菜花金光燦爛,猶如法國畫家柯羅筆下的油畫風景,美艷熱烈,令人陶醉!至山下,遠遠的,便見三重歇山白玉牌坊,一派紅墻綠瓦的南少林寺依山而筑,氣象恢弘。圣地有靈,甫抵廟前,居然雨歇霧開,隱隱有陽光露出云層,將沐雨梵宮映照得金碧輝煌。進山門,入“三摩地”,見其中二副對聯:

一曰:入不二法門遠離凡塵自然清凈

     愿大千世界勤修善果具足菩提

二曰:十方常住嵩岳蓮山衣缽在

      一派相承南拳北腿武禪兼

首聯是佛家勸善之語,頗可警策人心;二聯記九蓮南拳法脈,足見當地少林神韻,讀后令人過目難忘。

當家住持永光法師和陳華,帶我瞻仰寺廟。至天王殿,迎面便是笑口常開的彌勒佛,面對山門,祥光普照;殿堂兩旁風、調、雨、順四大金剛勇武威嚴;殿堂北面十六臂觀音神采飛揚,佛像雕工細膩,神威懾人。穿過天王殿清凈無塵白石復地的寬闊后院,步九級石階上大雄寶殿,但見壯麗殿宇拔地而起,畫棟雕梁斗拱交錯,精美壁畫流光溢彩。殿堂正中三尊釋迦牟尼過去、現在、未來佛的高大金身塑像,肅穆慈悲撼人心魂,兩側形神各異的十八羅漢,工藝精湛、栩栩如生。

在大雄寶殿燃香禮畢,見一稚童眉清目秀,兩目炯炯有神,款步來到身邊,朝我稽首合掌問候。我向永光法師請教,方知此童姓張,5歲時自貴州來寺中習武,今年7歲,立志入佛門當武僧。小小年紀,便有如此氣魄,令人感佩,也可見此寺武運之深。

隨永光師來到客堂,入門即見巨幅丹青上書“武禪”二字,兩邊懸掛古隸對聯:

南寺重光鼓韻鐘聲馨寶剎

少林并舉天風海雨壯靈霄

據說,寺中楹聯,多為2009年當地舉辦“南少林武術文化節”期間,開展“南少林國際楹聯征集展評”遴選而來,莆田“文獻名邦”底蘊,由此可見一斑。

永光法師洗杯更盞香茗相待。我見法師年紀不大,但法相端莊聰慧、神態安詳沉穩,問他世壽幾何,家在何處,何時來此,永光法師告我屬龍,今年本命虛齡37,龍巖人氏,2006年由廣化寺前來,轉眼六度春秋。

談及修建南少林因果,永光法師說,南少林寺的方丈,是現任中國佛教協會常務副會長、莆田廣化寺方丈學誠大和尚。寺廟始建于1994年。1998年竣工時,河南嵩山少林寺永信方丈曾專誠派僧人來賀。此廟原擬由嵩山少林寺接管,寺里的鐘、鼓、云板等,都已刻上永信方丈的師公、嵩山少林最早首座素喜老和尚法號,后因故中斷。2007年起,寺廟連續三年舉辦“植樹節”,市、區兩級的五套班子領導以及善信2000多人,都來參加植樹。當年的市委書記袁錦貴先生對綠化特別重視,親自參加并題詩:“綠隱少林南,彰顯萬丈光。誠栽心中樹,佛佑湄洲灣。”如今,寺內寺外,滿山遍野,碧樹成蔭,蔚為大觀。近幾年,由省佛學院引進23名法師,成立武僧訓練中心,建立武僧團,人數最多時達60多人。2007年11月,市政府在寺前舉辦百年首屆“南北少林武術公演”,一時傳為佳話。

永光法師當家南少林后,以維護寺廟、穩定禪心為主;認真恢復上殿、過堂、半月誦戒、結廈安居、出坡、定點誦經等一系列宗教活動。另外,開辦“和諧之旅”法會、誦經法會、植樹法會、夏令營、春節祈佛法會等,培育僧才,組織僧眾研習“道次第”、“菩提道次第廣論”、“學誠佛法開啟理念”等佛門理論。在商品經濟如此興盛、不少道場難免塵煙污染的今天,永光法師和南少林僧眾,能存留古風、注重修持,實在難能可貴!

關于南少林的根基祖庭,歷來爭論不休,成了佛教界的敏感話題。就福建泉州、福清、莆田三處少林而言,各有典籍、物證、名家評斷,家家振振有詞,至今莫衷一是。我既到此,自然而然要聽聽永光法師對南少林祖庭“百家爭鳴”的見解。沒想到這位年紀輕輕的法師如此謙虛如此老道,一提及此,立即合掌問訊:

“阿彌陀佛!請教陳老師高見。”

“我的本意是先請師父開示,想不到師父卻反主為客。來朝拜貴寺之前,我已閱讀了一些論證南少林祖庭的文章,由此想起武夷山的一場筆墨官司——據說當年,郭沫若先生來游武夷,寫下兩句詩:‘桂林山水甲天下,不如武夷一小丘’,詩傳開,桂林方面意見很大,官司打到北京去,當時的國務院谷牧副總理看了,批了四句詩:‘桂林山水甲天下,武夷風光也神奇。同是祖國好河山,何必相爭論高低?’于是彼此心服,此案平息。

“我認為,歷史上南少林流傳甚廣遍地開花,福建、廣東、廣西等地均有寺廟,現在不少地方都為此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南少林已成為廣義的風景,大家不必你爭我搶,徒結冤仇,應該抱團取暖,共同發展,一起弘揚南少林文化的神奇、神圣;一起展示中華武術的正道、神力!”

永光法師聽了,喜形于色:

“阿彌陀佛,善哉!小僧贊同老師之見。地域區分歷來有變——莆田位居閩中,福清曾屬莆田,莆田也曾為泉州所轄,因此,三處南少林,原為一體。不要因一地之私,互不往來互相打壓,不要搞門戶之見。最重要的是要團結一切愛心人士,發揚愛國愛教精神,合力傳承傳統文化,發揚光大南少林精髓。”

永光法師胸有成竹,不緊不慢娓娓道來:譬如土樓,龍巖有,南靖、華安也有,誰能稱大?譬如客家文化,廣東的梅州,福建的龍巖、三明、清流、寧化,江西的贛州都存在,誰是正統?原來各地都想為主為大,爭名不已,后來“申遺”,大家意識到游兵散勇不成軍,合伙抱團力量大,于是紛紛集結,抱團“申遺”,無論土樓、客家,還是寧德的太姥山、白水洋,莫不如此。特別是客家文化,如今全國客家聯合召開懇親大會,輪流坐莊,連臺灣客家也來抱團取暖。如果一盤散沙,紛爭不息,既不利團結,更不利發展。因此,從地方政府到民間,都要有包容和大愛情懷!

我深深贊同永光法師的精思至論!是啊,佛門,人們對你仰望,就因為我佛慈悲、擁有海納百川、普濟眾生的寬闊胸懷,如果空門不空,爭議紛擾,那也就有違佛家的和諧精神了!

我問及學誠方丈對南少林祖庭爭議的看法,永光法師滿面恭敬:

“學誠大和尚說過:世界到處有‘洪門’,‘洪門’的基礎就是南少林。南少林不僅要團結國內善信,還要成為聯系海外華僑華人、成為促進海峽兩岸統一的橋梁。不要搞小家子氣,要懂得抱團取暖,才能溫馨和諧。學誠大和尚為人為學都很大氣,站得高,看得遠!”

有其師必有其徒,原來,永光法師與學誠方丈思路同出一轍。更令我欣慰的是,我的“抱團取暖”說,竟與學誠方丈、永光法師不謀而合。

儒雅斯文的陳華,一直默默靜聽我與法師交流,此刻也忍不住開口:

“北少林只認嵩山,南少林有許多,我贊成抱團取暖,共同推廣、深化南少林文化!”

主客意氣相投,傾談甚歡,竟忘了時已近午,忙起身道別。永光法師依依送至山門之外,互道珍重后會有期。

離開南少林,陳華帶我前去位于寺廟附近的“南少林武術學校”。該校創辦于2000年,占地37畝,擁有教學樓1萬平方米,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先后培養出2000多名優秀人才。自2007年起,該校武術團先后出訪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等國家,受到了海內外各界人士及當地政府的一致好評,中央電視臺、山東臺、上海臺、浙江衛視、海外電視臺多次播放他們的大型節目表演。

走進校門,學生彬彬有禮,一一前來鞠躬問候,武術表演隊隊長行忠法師熱情相迎,請來4位小同學,專門為我表演刀、槍和長拳武術,讓我一飽眼福。看到這些年僅10歲左右的孩子,身手矯健,武功嫻熟,不禁由衷贊嘆南少林后繼有人!

據傳,自唐武則天首開武考至清光緒年間,莆田有武狀元8人,探花2人,宋、元、明、清有武進士89人,中武舉者307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莆田有武英級運動員13人,榮獲全國、亞洲、世界級武術比賽金牌者13人。素有“海濱鄒魯”之稱的莆田,想不到也是武杰輩出之鄉,這無疑得益于南少林的千年熏陶冶煉和莆田人的崇文尚義之風。

南少林的根基在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哪一片土地能把千年不敗的南少林之花,培育得更加芬芳絢麗!但不管南少林之根在哪兒,確確實實,誰也難于否認,莆田南少林薪火相傳,武脈興旺,武魂長存,歷久彌新!

佛光普照、武旗獵獵的莆田南少林,你,為中華大地,贏得了桂冠、贏得了輝煌!你,為莆田美麗的壺山蘭水,增添了陽剛、增添了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