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晉安 生態晉安
林登豪
源源不絕的溫泉,綠蔭掩映下溫潤的老街道,滿眼青綠,鳥語啁啾。巨傘般的大榕樹也仿佛綠的特別醉人,悠長的榕須迎風話滄桑,猶如天使的跫音。晉安河,靜靜地流,河邊的花,悄悄地開,倒映在汨汨流淌的河水里,流紅泛綠……
我緣著這個“綠”,走進了這片土地。
晉 安 河 畔
晉安區地處福州市東北部,生態環境優越,素有“福州市后花園”之稱。境內城鄉結合、山區平原交錯,林地面積63.98萬畝,生態公益林33.83萬畝,包含日溪鳥毛巢、日溪山仔水庫、壽山鷂山、九峰寺和林陽寺5個闊葉林保護小區。其中北峰山區,是城市的“綠肺”,還擁有“左海小廬山”美譽的鼓嶺旅游度假區,福州國家森林公園等自然人文景觀。
初秋的晉安區,綠意釅釅,花木掩映。街道兩旁一排排高大的垂枝榕,間或有香樟樹綠葉婆娑;金雞山公園、光明港公園、牛港山公園面積都在數百上千畝。綠色,把晉安區裝點得生機盎然,更增添了靈性和活力。成了福州人民心目中名副其實的“后花園”。
幾天來,我在隨同作家采風團行走晉安中,擷英朵朵——
綠化,是晉安區歷來的工作重點。區政府成立了由主要領導擔任組長的綠化工作領導小組,下設的綠化委員會為常設機構,經常召開專項會議,研究部署綠化工作,制定造林綠化實施方案、城市園林發展規劃等一系列文件,細化明確各單位的目標、任務及責任,形成“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其他領導協助抓、全區上下層層抓”的工作機制,確保城鄉綠化各項工作落到實處,有效推動森林資源的保護和發展。
如果說,一座城市的建設風貌,是城市的“筋、骨、肉”,一座城市的文化風貌,是這座城市的“精、氣、神”,那么,一座城市的生態文化,則是這座城市的品質與責任。
金雞山公園生態棧道
亮點一:綠色村鎮建設,美麗鄉村建設,生態鄉鎮、生態村建設如火如荼,示范綠色村,見縫插綠,戶戶齊行動,民房院落整潔敞亮,村道兩旁綠樹吐綠,房前屋后繁花競芳,開門見綠,推窗見景,人們感受到了山清水秀、天藍地凈的生態之福。
亮點二:綠色通道建設全面鋪開——三環路、溫福鐵路等重要干道以及鼓嶺等重點景區道路沿線,綠浪涌動;通道的景觀樹、花草錯落有致,層次分明,賞心悅目。
亮點三:綠色屏障建設錦上添花——沿路、面城一重山的造林綠化和封山育林成效斐然,層林疊嶂,混交林、優化林,互簇互擁,蒼翠挺拔,分結構,將沿路、環城森林打造成具有保持水土、減災防災、美化環境等多功能的綠色屏障。
亮點四:植被茂密的近自然山林地貌,成為福州七中最美的風景。校園目前已形成“五園三環一水”的綠化帶。碧桃園、紫薇園、植物園、百花園、地理生物園中成千上萬株花草植物,爭相競艷,熏染著濃濃的文化雨露。自然之意的綠色景觀,山水氣韻般的精心營造,浸潤著師生心靈,綠色文明代代傳承,源遠流長。特別是福州市第七中學,秉承“教育一個學生、帶動一個家庭,影響一個社區,造福一方百姓”的環保教育理念,積極開展環境教育和環境建設。該校投資50多萬元,建成了福州市首套雨水綜合利用收集系統,年節約用水約6000噸。真是好一個“海綿校園”。
亮點五:山仔水庫又名畬山湖,位于晉安區日溪鄉和連江縣小倉鄉交界處,是福州市飲用水源,目前該庫之水已接進東區水廠。多年來,晉安區高度重視山仔水庫水源工作,加大基礎設施建設,修建水源保護隔離墻900米,水源保護隔離網4850米,完成水源地周邊6個行政村的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近年來,拆除了水源地周邊的畜禽養殖場所,取締了水庫內柴油機動船、網箱養殖和拉網捕魚,最大限度地減小了生產、生活對水源地的影響;同時區財政安排80萬資金,購置兩艘電瓶環保船運送進出小倉和七里畬村的群眾,也方便了村民的交通。
亮點六:琴亭湖公園是集泄洪排澇與水域景觀功能為一體的城市人工湖泊公園。湖面面積為17.3公頃,綠化面積9.74公頃,成為了綠化建設的重點。湖邊開放式帶狀景區,3000多株各類喬木點綴成美麗的背景,成為福州市兩條“綠色廊道”的交匯點,還成為市民觀光、休閑的新去處。
亮點七:國家森林公園、國家鼓山風景名勝區、鼓嶺旅游度假區、福州動物園、金雞山公園、光明港公園也都忙活起來了。一項項規劃、一個個建設振奮人心。新建了松之戀登山道、白云洞登山道、鼓嶺登山古道、狀元嶺登山道、升山寺登山道、金雞山攬城棧道等十幾條登山步道。郁郁蔥蔥的參天古樹遮擋住烈日驕陽,徐徐清風悠閑自然,游人如織,享受著城市綠色之美。
如今的晉安區,山水相依,山城環抱,充分彰顯“山水滲透城市、城與山水交融”的山水園林特色。公園芳草茂樹,競相舒展;小區綠意滿園,路樹婆娑搖曳;登高眺望,峰巒疊翠,茂林秀竹,野趣盎然。山野里的花,漫無邊際地綻放著;山林中的植物世界是那么的廣博,安靜從容。
俗話說,毀林容易護林難。晉安區不斷充實林業執法大隊和森林公安隊伍,加強護林員隊伍管理,健全護林員巡山、護山制度,及時發現和制止破壞林地的行為。與此同時,林地清理整治工作深入開展,定期組織聯合督查和執法查處行動,森林資源違法行為受到嚴厲打擊。另一方面,他們全面落實森林防火行政領導負責制,撲火隊伍培訓、防火基礎設施建設、防火宣傳、火源管理等進一步強化,提高“全民防火、科學減災、防消結合、標本兼治”的森林火災綜治水平,有效確保晉安區連續15年沒有發生森林火災,榮獲全國森林防火先進單位、全省“無森林火災區”等榮譽稱號。
河在城中流,城在景中建,人在綠中行。晉安區的演變,歷歷在目,好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近看,沿途新栽植的垂榕和一些不知名的苗木,搖曳一抹亮麗的綠意。遠眺,初秋的陽光灑在晉安河面,波光粼粼,水流脈脈向前,涌動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本文原載于福建省炎黃文化研究會、省作協“走進八閩”文化采風系列之《走進晉安》;圖片來源于福州文明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