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精品一区二区,濑亚美莉作品番号,aaa成人永久在线观看视频,好男人好资源在线观看视频,黑丝美女被人操,日日网站


2024-07-22 18:33 來源:福建炎黃縱橫 作者:林朝暉



文明之花結碩果

 

林朝暉

 

 

一曲動人的歌

 

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我在晉安區文明辦何時雄副主任的陪同下,到晉安區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站采訪。采訪的前夜,我把介紹晉安區文明辦的材料粗略看了一遍,發現他們這些年取得的成績還真不少。比如全國科普示范區、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區、國家生態區、全省社區建設示范區、四屆蟬聯省級文明城區、全市首個全國綠化模范區等等。

帶著敬意,我與何時雄開始攀談。何時雄是軍轉干部,性格豪爽,快人快語,像個北方漢子。也許是因為我倆都是軍人出身,講起話來特別投緣,他在出發的路上津津有味向我說起了文明辦所做的工作,全是觸角伸到晉安區街頭巷尾的瑣事,這讓我大為驚訝。原先,我一直認為文明辦干的工作主要是“務虛”,完全沒料到他們干的都是實實在在,具有真材實料的工作。

談笑風生間,我們來到了晉安區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站,心理健康輔導站是文明辦創建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總面積近600平方米,6間輔導功能室外觀整潔、設備先進。

接下來的時間,我與心理健康輔導站蔡鋒和程麗紅咨詢師進行交流。交談中可以看出,她們對自己從事的工作充滿了熱愛,蔡鋒用最簡潔的兩個字概括了心理健康輔導站的工作:共情。共情指的是一種能深入他人主觀世界,了解其感受的能力。在與他人交流時,能進入到對方的精神境界,感受對方的內心世界,將心比心,經常換位思考,時刻反省自我,做到真誠交流、真情體驗對方的感受,并對對方的感情作出恰當的反應。

這些年,晉安區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站積極開展針對未成年人的個體咨詢和團體咨詢,做好未成年人的個別心理輔導工作,為來訪的未成年人提供咨詢對來訪者在成長、學習和生活中出現的心理行為問題給予指導,幫助他們排解心理困擾,對個別有嚴重心理障礙和心理疾病的未成年人,及時識別并轉到醫療機構。

針對未成年人出現的心理行為問題,心理健康輔導站工作人員主動走出咨詢室,來到學生和家長中間,為他們授課。

為了幫助小學高年級學生樹立情緒管理理念,蔡鋒老師到象園街道為223位高年級學生做了“我的情緒我做主”的主題講座。蔡鋒老師通過動漫和圖片告訴大家情緒的分類,接著把臺風類比作人的情緒,在臺風過境后,如何疏導、宣泄情緒。然后開始做情緒管理的分享,比如意志控制法,注意轉移法,認識改變法,來預防管理情緒臺風。最后引發同學們思考,臺風除了帶來災難之外,有哪些好處,讓學生們認識接納情緒的另一面,不管是傷心還是難過都是正常情緒,使同學們更深層次地了解到如何去管理自己的情緒。

針對學校一起孩子負氣離家出走事件,心理健康輔導站工作人員配合學校連續舉辦多場特殊家長會,為家長們及時送上一場親子教育講座,幫助家長們深層次剖析少兒成長的心理變化過程,指導家長如何接納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發生的心理變化,并采取相應的家教策略。

……

一堂堂精彩的課,一個個面對面的溝通,一次次心與心的碰撞,她們用真誠打開了一扇扇緊閉的心扉。她們默默地工作,默默地奉獻,用自己的心血唱出一曲動人的歌曲!

 

一首贊美的詩

 

我采訪的第二站是晉安區王莊街道砌池社區,社區董升書記熱情接待了我們,那是個干事情風風火火的女子,講了一口順溜的福州話。談吐中,我了解到近年來王莊街道砌池社區工作任務完成十分出色,鄰里守望無疑是她們工作中的一個亮點。

砌池社區有786位老人,其中空巢、孤寡老人占45人。空巢老人孤獨寂寞、生活艱難,存在一定的心理及情緒障礙,他們渴望有人陪伴、有人問候。社區工作人員和志愿者為空巢老人相互關照牽線搭橋,擬定了一幫一服務空巢老人的行動。

經過幾年來的實踐證明,“一幫一”鄰里守望行動,切實讓現代社會空巢老人感到空巢不空心。

72歲的莊阿姨從工廠退休之后,一直住在砌池社區一間小平房里。看到老人家平常性格有些孤僻,砌池社區確定了一位鄰里志愿者與她結對子。有一天,老人在家中摔倒昏迷,與老人結對的志愿者發現老人沒出家門,敲門沒有應答,覺得情況異常,立即聯系社區。社區馬上組織人員趕到莊阿姨家中,發現老人家躺在地上奄奄一息,社區隨即撥打120,緊急送到醫院后,經過搶救,老人轉危為安。

從晉安區王莊街道砌池社區走出后,我們來到福州新店新秀社區,接待我們的是社區書記阮瑤。她二十多歲,長得文文靜靜,講話輕聲細語不溫不火,在與我們的交談中,我們了解到她剛當媽媽,家住王莊,每天早晨七點半就要出發,晚上六點半才下班,起早摸黑干工作,根本照顧不了剛出生的孩子,幸虧孩子有家人照料。說到這里,阮瑤的眼里有淚水的閃動,但當她說起自己的工作,又充滿了自豪與滿足。

新秀社區各項工作都很出彩,尤其是社區微官網。

新秀社區所轄的幾個小區都是2006年后建成的純住宅小區,轄區范圍大,管理難度高。為解決這一矛盾,社區主動引進了“社區微平臺”項目,建立起社區微官網。剛開始為了推廣微信,社區工作人員上門一戶戶介紹,后來隨著活動的舉辦和居民們的口口相傳,粉絲也越來越多。從最初的200多個粉絲,發展到現在已有2300多個。社區微信通常每周一期周刊,每逢周五推送最近一周來的社區新聞、便民信息、最新的政策資訊和活動預告等。通過微信公眾服務平臺的社區公告功能,克服了死板教條的宣傳方式,只要關注了社區微信服務號,就能收到即時消息提醒。同時,每期選擇一條科普類知識,通過最受居民喜愛的“有獎問答”形式,向居民普及知識,并從中抽取幸運居民送出小禮品,實現線上線下互動,擴大宣傳面。

我打開社區微官網,一條條溫馨的短信映入視野:1、聯席共建,美麗新秀;2、給你一條捷徑,靠近孩子的心靈;3、八一獻禮,向最可愛的人致敬。

樸素真摯的短信溫暖著居民的心扉。

新秀社區其他工作也開展得有聲有色,居委會為了滿足社區居民文娛活動的需求,每周五下午把會議室讓給社區老人合唱隊練歌,還專門為合唱隊配備了兩名工作人員當“秘書”,幫老人們端茶倒水、印制歌本、拍照攝影。社區還常常給社區居民帶來“小驚喜”,比如:拗九節到來時,社區書記、主任為社區老人端上社區工作人員親手煮的拗九粥;端午節來臨時,工作人員利用午休時間給居民們準備了粽子……

見一葉而知秋,窺一斑而知全豹。晉安區共管轄三十多個居委會,區文明辦的工作人員撲下身子抓工作,與每個居委會的工作人員一道為創建文明城市辛勞地工作著。拗九節、端午節、清明節、春節、元宵等中華民族傳統節日,各個社區都會組織“我們的節日”系列主題活動,把社區、公園、學校當做自己的舞臺,文明辦工作人員現場指導,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大家在歡聲笑語中,共同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拉近居民彼此之間的距離,提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居委會的工作很普通,在大多數人看來,都是些雞毛蒜皮的事情,但晉安區各居委會的工作人員在文明辦的認真指導下,把小事當做大事業來干,成為了文明的傳播者,道德的踐行者,社會風尚的塑造者,把文明新風傳遞到晉安區的每一個角落,大大提升了居民群眾的幸福指數。

 

一堂永遠在路上的講座

 

孔子問禮、孔融讓梨、緹縈救父、行傭供母……“晉安區道德講堂總堂”走廊外一幅幅通俗易懂形象生動的漫畫引得我駐足觀看,何時雄對我說:“我們在這里建文化墻,就是想讓前來聽課的百姓走過時,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提高精神境界。”

從走廊進入晉安區道德講堂總堂,我感到了震撼,道德講堂總堂很大,足以容納一兩百個聽眾。何時雄告訴我,道德講堂總堂由晉安區委文明辦主辦,各級文明單位承辦,特邀福州市文儒書院孔海欽院長、福州陽光心理服務中心林瑞龍主任、晉安區進修校林發城副校長等各領域的專業導師,還有來自工作一線的普通干警、社區工作者、越戰退伍老兵等身邊的普通人前來授課,提升公民思想道德修養和文明素質。同時,他們還將道德講堂與道德模范、“身邊好人”巡講相結合,邀請福建省道德模范、民俗專家方炳桂和福建“身邊好人”林錦如加入,到社區、校園、單位開展系列宣講活動,讓聽眾受益匪淺。

以下是我采擷的幾個講座——

為弘揚傳統文化,引導人們修身律已,孔海欽院長講“家風孝道”,他侃侃而談良好的家訓、家規、家教對一個人成長的重要性,讓聽眾明白家風的涵養,其實是人格的涵養;娓娓道來如何對待父母、長輩、親戚、兒女,讓聽眾明白大孝可安邦平天下,小孝可治家。

福建省道德模范、民俗專家方炳桂講“福州的春節習俗”,方老繪聲繪色地講解福州春節期間民間傳統祭祀風俗,并用福州話唱春節的歌曲,還與現場的群眾互動,答疑解惑,獲得了大家的陣陣掌聲。

心理學專家林瑞龍老師圍繞考前心理焦慮的行為表現以及如何減輕心理壓力兩個方面,向同學們傳授了如何科學應對考試壓力,適時調整不良情緒,正確對待中考。

晉安區進修校林發城副校長等一大批專家就“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如何在工作中踐行人民警察核心價值觀”、“說說我身邊的好人和模范”等主題展開宣講,引導公職人員投身道德實踐活動,不斷提升道德修養,引領社會文明。

一堂堂讓聽眾的心靈受到了洗滌。

 

一個長了翅膀的夢

 

我采訪的最后一站是福州市新店中心小學。來之前,何時雄主任告訴我,晉安區文明辦有一項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對未成年人進行思想道德教育。新店中心小學對未成年人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別出心裁,他們與文明辦密切溝通,通過寫家風家訓的書法,讓學生在書寫中受到教育,對學生培養良好的思想道德,文明禮儀的形成具有積極作用,久而久之書法便成了學校的特色品牌。

學校的趙時彬校長熱情接待了我們。說起抓書法教學,趙時彬校長用“打鐵還需自身硬”來形容,他說,書法教育剛剛起步時,舉步維艱。書法師資成了頭疼的問題。學校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挑選書寫功底不錯的老師參加天津神州書畫院的書法教師培訓,聘請著名書法家到校指導教師的書法訓練,有效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引領教師從基本筆畫、偏旁部首到間架結構,從鋼筆字、粉筆字到毛筆字,輔以字帖練習,教師的書法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大大提高。

為了讓全體教師都參與到練字中來,學校每學期劃撥一筆經費作為寫字教育的專項資金,要求教師每周練一張毛筆字,一張鋼筆字,一份粉筆字,并建立傳、幫、帶制度,要求能者傾其能,學者悉心領會,結對子的教師,每學期和對方互相切磋,探討寫字教學方面的問題,在互幫互學中以優帶差,以點帶面,實現教師寫字的規范化、水準化;教學方法的進步化、科學化。幾年下來,教師從“學寫字——會寫字——寫好字——教好字”,鋪開一條行之有效的道路。

“滴水穿石,水到渠成。”有力的保障,營造了學校濃郁的書香之氣,勤勉、奮發,練就了教師深厚的書法底蘊。

晉安區是全國寫字教育實驗區。學校根據區教育局的部署,堅持“全面落實,注重個性發展”的原則,每周設立了一長五短的寫字課。即每周一節四十分鐘的寫字長課和五節二十分鐘的寫字短課。請具有一定書寫技能、擅長寫字的教師擔任指導。短課可對長課中的書寫技能、技巧作補充、拓展、練習。為了能快速地讓孩子們書寫上軌道,學校挑選寫字最精湛的教師對一、二年的學生進行每周一次的專訓。從最基本的雙姿抓起,教給孩子最基本的書寫技巧,激發孩子們學習書法的興趣,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夯實寫字的基礎。同時,每個年段還設定年段培養目標,每個班級培養數十名寫字優秀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每周增設兩節寫字特長生輔導課,因材施教,發展個性,百花齊放。

為了讓全體的師生都能感受到濃濃的墨香,學校傾力打造出墨香環境。學校走廊上、過道里、班級里,一幅幅精美的書法作品掛在上面。那些都是歷屆學生優秀的書法作品,不僅提升了學校教學的文化品位,也帶動了全體學生。近年學校又開辟了書法作品展示宣傳欄。將書寫有進步的學生作品展示其間,讓孩子們看到自己的學習成果,提高自信心。

功夫不負有心人,這些年,他們在書法方面取得碩果累累。2001年學校被中國教育學會書法專業委員會授予“全國寫字實驗學校”;2002年授予“全國書法藝術學校”;學生參加各級各類書法競賽每年獲獎達五百多人次,全校有百余位學生獲得書法等級考試四級、五級證書,千余位學生分別獲得一、二、三等級考試證書,學校榮獲“全國寫字學校”“全國書法藝術實驗校”、“國家級規范漢字書寫教育特色學校”、“書法教育示范學校”等榮譽。晉安區開展寫字比賽以來,學校第十七次蟬聯晉安區小學生寫字、書法比賽團體冠軍。

最近幾年,每逢春節等節日,學校“小書法家”在老師的帶領下,到附近社區、五一廣場等地開展寫春聯活動,為居民送上祝福,他們的書法雖然沒有著名書法家那樣龍飛鳳舞,但一撇一捺之間透著功力,深受居民的歡迎。

我問趙校長:“寫書法會不會讓學生分心,影響學習成績?”

趙校長用非常肯定的口吻說:“不會,學書法能陶冶情操、勵志養德。并讓孩子們看到自己的學習成果,發現自我價值,讓夢想插上飛翔的翅膀,成為一個儒雅之人,有根之人!”

采訪結束時,趙校長意味深長地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開展書法教育,利在當代,功在千秋。”

我的身子微微一顫,心里暗暗地做起了假設:假如時光倒流,讓我回到小學年代,真想到福州市新店中心小學上學,跟著老師學書法,讓自己當書法家的夢想插上飛翔的翅膀!

采訪結束了,但我的心卻平靜不下來。晉安區文明辦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取得豐碩成果,那是因為有區委和市委文明辦堅強有力的領導;有一幫默默無聞干事業的工作者;有一批只問耕耘不問收獲的基層工作者。正是他們的齊心協力,才有現在的成績,我期待晉安區的文明工作來年更上一層樓,文明之花更加絢麗地綻放!

原載于福建省炎黃文化研究會、省作協“走進八閩”文化采風系列之《走進晉安》,本文稍有改動;圖片來源于“晉安新聞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