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虎豹別墅給人的啟迪
孫福枝
虎豹別墅門樓
華僑大亨胡文虎,上世紀建造了三座“虎豹別墅”:1935年花1600萬港元,在香港建造第一座“虎豹別墅”;1937年耗資千萬元,為弟弟胡文豹在新加坡建造第二座“虎豹別墅”;1946年回到自己的家鄉永定,用34萬港元建造第三座“虎豹別墅”。其中,新加坡“虎豹別墅”最值得稱道。
新加坡“虎豹別墅”,漢式傳統建筑,坐落西海岸巴絲班讓路臨海的山崗上,1929年動工,1937年建成,是當時新加坡最大的私人花園。上世紀40年代,這座別墅遭日軍飛機轟炸,成為一片廢墟;50年代重新修建;60年代擴大規模,增添許多雕塑景觀。80年代新加坡政府征得胡氏家族的同意,接管了這座別墅,進行了大規模改造裝修、擴建與提升,并用現代科技手段裝配了動態景觀;1996年,又投入8000多萬新元改建與再擴建,并向大眾開放。開放的“虎豹別墅”,被譽為“東方迪斯尼樂園”和新加坡四大觀光旅游勝地之一。
“虎豹別墅”前有一座牌坊式大冂,門額上題有“虎豹別墅”四字。兩邊門柱上寫有中文楹聯:“萬水匯歸環海銀濤收眼底;金樽共賞前山翠黛展峨眉”。走進大門,一組組人物雕像和奇異景觀展現在游人面前。其中,有中國古典名著《西游記》中的女兒國、盤絲洞;《白蛇傳》中的水漫金山;《封神榜》、《蘇武牧羊》、《薛仁貴征西》等故事中的人物雕塑;中囯民間流傳的二十四孝故事之一“王祥臥冰求鯉”雕像;《八仙過海》、《唐僧取經》、《姜太公釣魚》、《桃園三結義》、《火燒紅蓮寺》等彩色組雕,以及一組反映當年來南洋的市井小民的生活百態泥塑。這些雕刻藝術與園林建筑融為一體,呈現出濃厚的中國文化元素與色彩。園中有1000多尊人物及動物雕像。歷史人物雕像,如萬世師表孔子、古代名醫李時珍、近代民族英雄林則徐等;動物造形,有形象逼真的鷹、鹿、虎、豹、羊、兔、袋鼠、樹熊等;還有泰國亭閣、日本富士山、美國自由女神等縮微造型。園區分為“盤古開天地”、“西游之路”、“東方神圣”、“東方木偶戲”、“中國民間故事”、“錦繡中國”、“凌空飛泉”及“新加坡之歌”等。“開天辟地”景點內設一個劇場,放映盤古開天地的立體電影;“東方神圣”景點內也設一個劇場,上演中國的傳統節目;“東方木偶戲”劇場,主要上演中國古代神話故事。游客在這些劇場里,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通過景觀,了解中華傳統價值和道德倫理。
別墅公園牌樓前,有一個亭子,兩側各立一虎一豹彩雕。亭壁上寫著:“虎豹精神:刻苦耐勞,飲水思源”。這是表達別墅主人胡文虎興家發跡后,不忘回報社會的建園宗旨。早在1928年,他擔任新加坡南洋華僑中學總理時,曾捐資新加坡近10所華文學校。在國內,先后捐資扶助中山大學、廈門大學等近20所大中院校,興建“虎豹圖書館”、“虎豹體育館”等設施。1935年,他捐出350萬港元興建包括福建蕉城一小在內的了300余所中小學,還捐贈數額巨大的錢財、藥品、糧食,賑災濟難。他之所以建造“虎豹別墅”,旨在通過寓教于樂方式,讓游人進園接受倫理道德教育。這不僅給后人留下美園一座,也留下一份文化遺產。
虎豹別墅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