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精品一区二区,濑亚美莉作品番号,aaa成人永久在线观看视频,好男人好资源在线观看视频,黑丝美女被人操,日日网站


2025-02-25 23:58 來源:福建炎黃縱橫 作者:方寶川


·閩人要籍百部評鑒·


  95.魏秀仁與《花月痕

 

魏秀仁博學多才,然其一生坎坷潦倒,懷才不遇。著述宏富,涉及面廣,詩詞、詩話、金石、時事、掌故、蠶桑之事等等,均有所作。而名聞于世,則緣其晚年寫定的《花月痕》小說。該小說取材于游幕生活,描寫了兩對情侶的窮達殊異, 纏綿涼怨,具有很大的藝術感染力。可視為一部長篇自敘式抒情小說。作家將其一腔孤憤寄于楮墨,展現了一個潦倒名場、桀驁不馴的知識分子奮爭與失敗的心路歷程。封建社會晚期的文人之落魄,士人之情懷,于此可見一斑。

 

《花月痕》十六卷,(清)魏秀仁著。

魏秀仁(1818—1873),字子安,又字子敦,號不悔道人、咄咄道人、眠鶴主人、等。福建侯官(今福州)人。九歲從師課讀,博識強記。然直到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鄉試,才中了舉人。爾后,三赴會試皆不第。仕途失意后,先后游歷山西、陜西、四川等地,以尋求出路。咸豐六年(1856)四月,魏秀仁赴太原成為山西巡撫王慶云幕僚。次年(1857)六月,王慶云升調四川總督,他隨從入川,不久即由四川彭山復返太原。八年(1858),又到太原知府保齡家中坐館授徒。同年九月,又自太原返回四川,再入王慶云幕中。九年(1859),主成都芙蓉書院。同治元年(1862)十二月,攜妾陳氏歸里。先后館于何繼亭家、張經廳署。據謝章鋌《魏子安墓志銘》載: “君既歸,益寂寞,無所向,米鹽瑣碎,百憂勞心,叩門請乞,茍求一飽。又以其間修所著書,晨抄暝寫,汲汲顧影若不及。一年數病,頭童齒豁,而忽遭母夫人之變,形神益復支離”。(《賭棋山莊文集》卷五)同治五年(1866)十一月,又赴建寧(今福建建甌)小湖鹺埠。十一年(1872),主講南平道南書院。十二年(1873)二月,卒于院廨。

魏秀仁博學多才,然其一生坎坷潦倒,著述宏富,惜多散佚。今存者尚有《花月痕》《陔南山館詩話》《陔南山館詩集》《咄咄錄》《碧花凝唾集》《西征集》《百美試帖詩》等,后人輯錄有《陔南山館遺文》。而名聞于世,則緣其晚年寫定的《花月痕》小說。

《花月痕》十六卷五十二回,原署名為眠鶴主人編次,棲霞居士評。前有魏秀仁《自序》、以及棲霞居士、謝章挺、符兆綸等人的題詞。其《自序》曰:“見時事多可危,手無尺寸,言不見異,而骯臟抑郁之氣,無所抒發,因遁為稗官小說,托于兒女之私,名其書曰《花月痕》”。

該小說取材于游幕生活,描寫了兩對情侶的窮達殊異:韋癡珠文采風流,但懷才不遇,困頓羈旅,窮愁潦倒,抑郁而客死并州;妓女劉秋痕,雖鐘情于韋,終不得嫁,韋死后自繼而殉情。韓荷生則依靠達官貴人,由幕僚保升兵科給事中,復以戰功封侯列爵;其所狎妓杜采秋,因久歸于韓,得封一品夫人。全書布局巧妙,行文纏綿,文筆細膩,哀艷凄婉。其中關于韋、劉二人的描寫,纏綿涼怨,具有很大的藝術感染力。

一般學者認為,魏秀仁所寫的韋癡珠,實際上就是自己窮愁落拓的寫照;而韓荷生則表現了作者渴望飛黃騰達的理想;韋、韓二人實寓作者一人,是理想與現實矛盾的沖突。正如魯迅所說:“設窮達兩途,各擬想其所能至,窮或類韋,達當如韓,故雖自寓一己,亦遂離而二之矣”。(《中國小說史略》第26篇《清之狹邪小說》)正因為小說設窮達兩途,故事情節也就巧妙地圍繞著韋、劉與韓、杜兩條線索發展,升沉相形,使“事以互勘而愈明,人以并觀而益審,則有韓、杜步步為(韋、劉)二人之反對。如容光之日月,無影不隨;如近水之樓臺,有形皆幻。作者遂以妙筆善墨寫之,而又令其先帶后映,旁見側出,若在有意無意之間”。(貴筑棲霞居士:《花月痕題詞》)所以,《花月痕》可視為一部長篇自敘式抒情小說。作家將其一腔孤憤寄于楮墨,展現了一個潦倒名場、桀驁不馴的知識分子奮爭與失敗的心路歷程。

魏秀仁文采斐然,自謂“自將彩筆寫牢騷”。(《碧花凝唾集》)小說行文上采取詩詞駢散相結合的方式,充塞詩詞簡啟,盡量發揮詩詞的表情功能,且在詩詞創作中不落窠臼,清新俊逸。“其淋漓盡致處,亦是從詞賦中發泄出來”。(符兆綸:《花月痕題詞》)全書“以纏綿為主,但時復有悲涼哀怨之筆,交錯其間,欲于歡笑之時,并見黯然之色”。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第26篇《清之狹邪小說》)

《花月痕》中的女子,大抵都是青樓女子,所敘之事,很多也是一般閨閣之事。然而魏秀仁本人創作此篇的目的,并非寫就風月小說,也非才子佳人小說。從總體上看,該小說是對清后期政治腐敗、社會黑暗、人間丑態作了較激烈的抨擊和揭露。如《第二十三回》曰:“士大夫不知廉恥為何事,以迎合為才能,以恬嬉為安靜,以貪暴濟其傾邪之欲,以賄賂因其攘奪之謀。”可謂是入木三分之談。另外,書中對太平天國運動,亦多所詆毀,亦間有妖異之說。

據學術界考證,《花月痕》大部分內容,是咸豐八年(1858)“暮春之望”至同年秋天“重九前一日”近半年多時間中,魏秀仁在太原知府保齡家中坐館期間創作完成的。如魏秀仁的摯友謝章鋌在其《課余續錄》中記載:“是時,子安旅居山西,就太原知府保眠琴太守館。太守延師課子,不一人,亦不一途。……以故子安多暇日。欲讀書,又苦叢雜。無聊極,乃創為小說以自寫照。……十日成一回,一回成,則張盛席,招菊郭為先生潤筆壽。于是浸淫數十回,成巨帙焉。”

《花月痕》全書五十二回,也并非全部于咸豐八年(1858)完稿太原。如:第四十五回寫太平天國將領李昭寺投降清軍,事在咸豐九年(1859);第四十九回寫清軍攻破太平天國首府天京,事在同治三年(1864),當時魏秀仁返回故鄉已有兩年之久。所以,作者應當先是咸豐八年(1858)在太原完成了小說的第二回至第四十四回的初稿,同治三年(1864)回到福州之后,又補寫完成了作為“楔子”的第一回和小說的第四十五回至第五十二回。

該小說問世后,尤其得到了落拓封建士大夫的歡迎與共鳴。當時“落拓之京員,需次之窮宦,既無力看花,又無量飲酒,昏悶欲死,一見此書,必且破其炭

敬、別敬之余囊,亂擲金錢負之而趨矣”。(謝章鋌:《賭棋山莊集·課余續錄》)

文人之落魄,士人之情懷,于此可見一斑。

近現代以來,學術界對魏秀仁的《花月痕》作出了很高的評價,普遍認為是中國近代文學史上一部對后世影響深遠的長篇小說。如雷瑨在《藝海叢變》中說:“子安著書滿家,考訂石經,尤為精審,顧皆不傳,獨所著《花月痕》小說,風行一時。”袁行霈的《中國文學史》認為《花月痕》:“小說中沒有什么復雜奇妙的故事情節,足以構成其創作特色的就是作家主體精神的張揚,充溢其中的是作家靈臺深處,烈烈如熾的表現自我的創作沖動。它近則遙接中國古典詩詞主觀的、抒情的藝術傳統,這無疑是對固有小說敘事模式的挑戰。”

《花月痕》最早刊行于清光緒十四年(1888)閩雙笏廬刻本,繼之有清光緒十八年(1892)上海圖書集成局鉛印本、民國初年上海商務印書館鉛印本、民國二十三年新文化書社鉛印本等。建國以來,主要有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年版、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版等,均頗便讀者閱讀。

魏秀仁博學多才,除了《花月痕》之外,一生的創作涉及面很廣,詩詞、詩話、金石、時事、掌故、蠶桑之事等等,均有所作,僅詩作就有一千余首。其中尤值一提的是其《陔南山館詩話》的文獻與史料價值。

《陔南山館詩話》十卷,福建師范大學圖書館藏鈔本。該書卷首有《福建文苑傳·魏秀仁傳》、魏秀仁《敘》,卷端署:“侯官魏秀仁子安”。卷一、卷二,闡家風、揚世德,存父祖輩、主要是其父魏本唐及父摯之詩;卷三,諸師之詩;卷四,游歷晉陜川等地交游之詩;卷五,第一、二次鴉片戰爭詩;卷六,粵事(太平天國運動)詩;卷七,福建利弊及直省情事詩;卷八,福建海防之詩;卷九,人才與經濟之詩;卷十,福建清代各個時期有關殉難、武功之詩。卷末有魏秀仁《后序》。

魏秀仁《敘》其編撰緣由曰:

故自今上即位以來,直省之地,旋失旋得;流離之民,旋散旋歸。……第平居深念父師之教澤,猶新朋舊之風流。如昨海氛妖霧,毒螫未銷,豰魄貞魂,遺編具在。因就見聞所及,集為詩話,以志隱痛。后之覽者,亦有感干斯文。

由此可見,該《詩話》并非單純的文學作品,具有很強的現實性亦詩亦史的作用。例如:魏秀仁的生平,經歷了兩次的鴉片戰爭與太平天國運動,他目睹了外強入侵,國土淪喪,戰事烽火,生民涂炭。因此,在該《詩話》中輯錄許許多多反抗外來侵略的愛國作品。其中對第一次鴉片戰爭涌現出來的重要愛國詩人,如張維屏、林則徐、魏源、張際亮、朱琦、劉家謀等,都予以了極大關注;對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的若干重要事件,如廣州失守,英法聯軍占領天津及《天津條約》的簽訂,八國聯軍侵入北京及《北京條約》的簽訂等等,均多所涉及。此外,還大量地敘及太平天國、稔軍、黔滇事、福建等地的諸多重大歷史事件、海防情況及其歷史人物,并從吏治、經濟、軍務、選舉、金融等各個方面探討道、咸、同三朝衰弊的原因。各卷之中,雖各有側重,但全書所錄多為憤時感事之詩,所發大抵為作者胸中積憤之情,其目的主要在于從中吸取朝廷興衰之教訓與啟迪。該《詩話》在敘事的同時,還大量徵引了道光、咸豐、同治三朝的邸報奏章等當代文獻,其中不少原資料已亡佚者,幸得徵引,于今才得以知見。總而言之,該《詩話》具有非常重要的第一手文獻史料價值,彌足珍貴。

魏秀仁在寫就該《詩話》的初稿后,曾請其摯友謝章鋌(字枚如)等校定。據謝章鋌《課余續錄》卷一《答子安論陔南山館詩文集書》記載:該《詩話》初稿,一失于“支離曼衍”,二失于“體例不精”。所以,魏秀仁在定稿后的《后序》中說到:

偶意枚如言,晨起振筆刪之,自甲子(1864)十二月起,迄乙丑(1865)二月書成。枚如曰:“體大思精,可傳也。”爐火乍溫,桃花新放,反復報吟,以自怡悅。寒蟲聞而驚焉,饑鼠窺而笑之。頓足起舞,破涕為歡。若將引河漢而上,抉星際辰而下,萬象羅列,吾且俯仰揖。

看來,魏秀仁對該《詩話》是作出反復的修訂,且頗得意洋洋。2000年,江蘇古籍出版社出版的福建省文史研究館主編《福建叢書》第二輯之五《魏秀仁集著鈔本》,收錄了《陔南山館詩話》,頗便讀者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