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驛道秋色
馬照南
秋風,如同一位輕盈的畫家,悄然間在閩清下祝這片古老的畫卷上揮灑自如,繪就了一幅令人心醉的秋色圖。下祝,這個隱匿于群山懷抱中的高山小鎮,仿佛是大自然特意雕琢的一顆璀璨明珠,在秋日的陽光下熠熠生輝。
天空,高遠而深邃,宛如一塊巨大的藍寶石,幾朵白云悠然自得地游蕩其間,它們或聚或散,為這寧靜的秋日增添了幾分靈動。陽光透過云層的縫隙,如同金色的細流,傾瀉而下,將大地裝扮得金碧輝煌。那光線,柔和而溫暖,仿佛能穿透人的心靈,帶走所有的煩惱與憂愁。
田野里,稻谷低垂著頭,金黃色的稻穗在微風中輕輕搖曳,仿佛是在向大地母親致以最深的敬意。村民們忙碌的身影在田野間穿梭,他們的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和滿足。那笑聲、談話聲以及農機的轟鳴聲,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首歡快的秋日交響樂,讓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與和諧。
古驛道上,落葉鋪金。漫山遍野的樹木,仿佛是大自然的調色盤,它們的葉子在秋風的吹拂下,變幻出無窮無盡的色彩。有的葉子依然翠綠欲滴,宛如夏日的余韻;有的則已泛黃,如同古老的金幣,散發著歲月的光澤;還有的則紅得如火,熱烈而奔放,仿佛要將整個秋天都燃燒起來。這些色彩斑斕的葉子,在秋風的吹拂下,翩翩起舞,發出沙沙的響聲,仿佛是大自然的低語。把驛道鋪成了一條金黃色的地毯,每一步都踏出了歲月的回響,輕輕踏上去,仿佛能觸及到那段被時光溫柔包裹的歷史。
大儒朱熹,無數智者,其身影在秋日的余暉中漸漸清晰,又緩緩淡去,如同這古驛道上飄渺的云霧,讓人心生敬畏又充滿遐想。他們的腳步,輕盈而堅定,每一步都仿佛在與這古老的土地進行著深邃的對話,其思想,如同秋日里和煦的陽光,穿透云層,照亮了下祝,也照亮廣袤大地的每一個角落,滋養了無數學子的心田,讓他們在求知的路上,有了更加堅定的方向和不懈的動力。
政和縣錦屏村茶鹽古道(余明傳 攝)
古驛道,不僅是商賈、農人來往的坦途,寫滿士子赴考的夢想。它更是時間的見證者,是歷史的訴說者。閩越王無諸入閩之路,黃巢起義軍的進軍之途,這些波瀾壯闊的歷史篇章,都在這條古道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它們不僅僅是軍事上的戰略要地,更是文化交流與碰撞的橋梁,無數思想的光芒在此交匯,無數文化的種子在此生根發芽,最終綻放出絢爛多彩的花朵,點綴了福建乃至中國歷史的璀璨星河。
黃巢起義時,農民軍選擇古驛道,經渡塘、下祝、洋頭、杉村、后峰、雪峰間道作為進軍福州的捷徑,這一決策不僅展現了起義軍領袖的非凡膽識與智慧,更彰顯了古驛道在軍事戰略上的重要性。它如同一條隱形的血脈,連接著北方的壯志豪情與南方的秀美風光,也連接著歷史的厚重與未來的希望。
朱維幹先生的兩次論述,為這條福建最早與中原連接,被稱作“福甌路”的古驛道,披上了一層神秘又莊重的歷史光輝,使得它在人們的心目中更加崇高,讓人感到敬畏。每當秋風起時,古驛道兩旁的樹木便輕輕搖曳,仿佛在低語著那段烽火連天的歲月,也仿佛在訴說著朱維幹先生在對歷史的深刻洞察和準確考證。
更有意義的是,時光輕撫過歷史的塵埃,上世紀三十年代,這條古老的驛道悄然蛻變,宛如時光深處綻放的奇跡之花。它不再僅僅是歲月的低語,而是化作了現代文明的序曲,福州、古田、建甌、上饒,這些古驛道名字如同珍珠般串聯起一條璀璨的公路,它不僅鋪設在廣袤的大地之上,更深深烙印在人們的心中,成為現代福建與江西、浙江之間不可或缺的交通大動脈。
歷史的巨輪滾滾向前,人民解放軍鐵流千里,沿著這條路,懷揣著對為民族謀復興、為人民謀幸福的向往,直搗福州,解放了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古驛道和公路同時見證了人民解放軍的英勇與無畏,也見證了福建人民從苦難走向輝煌的壯麗歷程。它不僅是交通的便捷之道,更是信仰與希望的傳遞之路。如今,當我們再次踏上這條古道,心中不禁涌起無限的感慨與敬意。
下祝古驛道,無邊秋色,美麗而悠遠,讓人在感受歷史的同時,更享受到大自然賦予的寧靜與美好,讓心靈得到了一次深刻的啟迪與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