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達夫為閩人撰序
汪毅夫
郁達夫
1983年4月,我曾用“金示演”(近視眼的諧音)的筆名,在《福建新文學史料集刊》第三輯發表《郁達夫在福建資料簡編(一)》。該文及《福建新文學史料集刊》第一輯所刊《回憶達夫先生》(吳秋山),收有郁達夫為閩人撰寫的序文共三種。史料難得,玆抄出并略加說明以饗讀者。
1.《廈門天仙旅社特刊》序
丙子冬初游廈門,蓋自日本經臺灣而西渡者。在輪船中,即聞廈門天仙旅社之名,及投宿,則廬舍之潔凈,肴饌之精美,設備之齊全,竟有出人意料者,主人蓋精于經營者也。居漸久,乃得識主人呂君天寶,與交談,絕不似一般商賈中人,舉凡時世之趨向,社會之變動,以及廈埠之掌故,無不歷歷知曉,較諸縉紳先生,識見更遠大有加。噫矣,呂君殆士而隱于商者耶?暢談之余,呂君復出近編之特刊一種相示,珠璣滿幅,應有盡有。自古指南導游名著中從未見有包涵如此之博且富者,是呂君又為一特具異才之著作人矣。達夫從事文筆廿余年,蹤跡所至,交游亦幾遍于全國,而博聞多識行徑奇特如呂君者,尚未之見。喜其新著之成,且預料其事業之將更日進也,特為之序。丁丑元月郁達夫書。
此序文錄自《廈門天仙旅社特刊》(1937年11月版);呂天寶系福建僑商,廈門天仙旅社創辦人;丙子為1936年,丁丑為1937年。
2.《閩侯陳演白畫集》序
國畫之所持以立者三,曰氣曰神曰韻。有氣無神與韻,失之粗。有神無氣與韻,失之簡。有韻無氣與神,失之纖。必三德備而后畫始靈。達夫不識畫,亦不識貽衍陳先生。但就先生紀游畫集九十九幅觀之,知先生非常人也。閩中固佳山水地,而尤以建溪上游為幽絕。先生之畫,即旅游閩西閩北之所作。一幅有一幅境界,而氣與神與韻則無一幅不具備。嗚呼,可以傳矣。達夫不識畫。亦不識陳先生。承先生不棄。介人來索一言。因書鄙見以就正貽衍先生有道。丙子仲春。郁達夫拜觀。
此序文原刊于福建《華報》第614期(1936年4月3日)。
陳演白(1896—1944),名貽衍,福州人。幼學漆畫藝術和電信技術,畢生從事美術和電信業工會運動。1927年,陳演白當選福建電報工會主席;1929年,陳演白的《水墨山水畫》入選在上海舉辦的全國第一屆美術展。
3.《白云軒詩詞》序
秋山兄以所著《白云軒詩詞集》原稿見示,囑余為序。諷誦之余,頓覺琳琊滿目,美不勝收。尤以大鵬、雪花等詞,與鳳凰、牡丹諸詩,為壓卷之作。才華橫溢,獨樹一幟。豪情逸興,揮灑自如。蓋其靈感覃思,素養精湛有以致也。愛拈七絕二首,藉抒觀感。然僅蠡測之見,未足以統窺淵海。讀者捧誦斯編,自可左右逢源,以資沾益焉。是為序。附七絕二首。其一:唱罷鯤鵬唱雪花,關西鐵板轉紅牙。芬芳藻雅真名士,逸興豪情兩不差。其二:形象思維匯九流,寄情花鳥樂優游。葩經比興騷人賦,薈萃成章罕匹儔。丁丑冬日,郁達夫于榕城。
吳秋山(1907—1984),福建詔安人?,F代作家、學者、書法家。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