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屆海峽兩岸神農炎帝文化民間交流活動在山西高平舉行
5月5日,“問祖炎帝 尋根高平”第十屆(乙巳年)海峽兩岸同胞神農炎帝故里民間交流活動在山西省高平市舉行。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副主任潘賢掌,山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長湯志平,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會長李玉賦;臺灣代表有中國國民黨前秘書長、臺灣中華神農大帝協進會創會理事長李乾龍,臺灣中華神農大帝協進會理事長李火炎,馬英九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全國臺企聯常務副會長張新政等出席。福建省炎黃文化研究會由林贊堅理事等應邀前往,與海內外炎黃子孫共拜華夏始祖,共促民族偉大復興。
炎帝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一直受到華夏子孫的敬仰。炎帝文化是發源于人類從原始狩獵文明到農耕文明初期,是中華民族農耕文明的精神象征,其核心以神農播五谷、嘗百草的傳說為載體,突出和諧、共享、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承載著華夏先民對自然規律的認識與生存智慧的集體記憶,是解讀華夏文明基因的關鍵密碼。高平市神農炎帝歷史遺存豐厚,祭祀活動源遠流長,擁有比較完整的炎帝文化體系,是兩岸同胞尊崇的神農炎帝故里。近年來,高平市持續深入挖掘、傳承、弘揚炎帝文化,連續舉辦的海峽兩岸同胞神農炎帝故里民間交流活動,已成為增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文化認同和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
當天上午,在莊嚴肅穆的炎帝陵前,當地民眾和臺灣同胞、海外僑胞以傳統儀規拜祭始祖。活動包括拜祖典禮和文化交流、青少年交流、婦女同胞聯誼交流、經貿交流等內容。臺灣島內有關神農炎帝宮廟同期舉辦祭拜活動,線上“云拜祖”平臺同步啟動。
本次活動由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山西省炎黃文化研究會主辦,高平市炎帝文化研究會承辦。(謝麗芬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