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精品一区二区,濑亚美莉作品番号,aaa成人永久在线观看视频,好男人好资源在线观看视频,黑丝美女被人操,日日网站


2024-12-26 23:07 來源:福建炎黃縱橫 作者:吳衍連



 

吳衍連

 

 

白馬山位于松溪縣城東北20千米處,是福建省級自然保護區。兩峰十三景的白馬山與三峰十六景的湛盧山齊名,是松溪境內兩座歷史名山之一。白馬山風景秀麗,移步換景,云蒸霧繞; 山中奇石星羅棋布,古樹參天,翠竹連綿;奇花異草,馥郁芬芳,藏珍稀瀕危野生動物。山中有久福寺、獅子巖、孕猿觀月等十多個景點。

條條大路通白馬:你可以驅車從官村對面銅缽的鄉間公路直達久福寺;可以驅車到項溪村步行上山;還可以從祖墩嶺完村的圃場上白馬山。

白馬山是松溪八大山頭之一。白色是浪漫和純潔的象征,常常給人養眼、養心的美感。白馬山就是一匹英俊瀟灑的白馬。

白馬山何以成名一直是我心中的困惑,問及老人,大抵有兩種說法:一是說遠眺俊俏的山峰猶如馬的體格,它騰空的一只后腿交叉在前腿,而如彎刀一般弓起的山脊正是馬背,山脈的弧線巧妙地勾勒出馬的風度、山的氣魄,所以叫白馬山。另一說法是相傳元末明初,陳友諒與朱元璋爭天下,陳兵寡不敵眾失敗,后在紅巖嶺被明將斬殺。他的三個女兒聰慧,看大勢已去,后面又有追兵,急中生智倒騎白馬往山中進發,說也奇怪,白馬竟順從地倒著往深山前行。原來那馬是神仙的坐騎,專來救三姐妹的, 三姐妹躲在山上織麻度日,后來得道成仙,她們的故事在民間流傳,于是該山便叫白馬山。

深山藏古寺。白馬山上的久福寺始建于元朝至正二十五年(1365),明洪武二年重修(1369),清康熙九年(1670)擴建。風雨滄桑,世事嬗變,再一次到久福寺我見到的是用大塊條石豎起的新大門,大門上用紅色書寫的“久福寺”三字格外顯目,而旁邊用金粉書寫的“唯心凈土何時悟,自性彌陀不用參” 更是道出了參禪悟道的哲理。進入大門轉個彎可看到被歲月侵蝕的舊大門框,大門旁立著一塊青色花崗石,石上刻有“蓬萊境” 三字,橫楣刻“別有洞天”四字,兩邊有副楹聯“廟貌重新結福地、佛光普照成洞天”。白馬山是洞天福地。

福是修來的,久福寺供奉的吳公老佛是當地善男信女修行最為靈驗的一尊佛。傳說吳公老佛上白馬山路過祖墩古油村,不小心損壞農田里三棵稻穗,于是自罰留在祝員外家當長工三年。吳公老佛在祝員外家三年,祝員外對他倒是好,但祝員外的老婆卻是百般刁難。佛是要吃齋的,可東家嫂卻偏偏和他唱反調,每逢吳公去田間勞作要帶飯菜時,她就故意在飯菜里埋下泥鰍。吳公看到此景就用筷子把泥鰍一條條放到田里,口里說:“畜生,你去吧!”說也奇怪,這些被放到水田里的泥鰍立馬就搖頭擺尾地
游起來,只是在被筷子夾過的部位留下白痕。至今在古油的田里還可經常發現頸子上有兩道白痕的泥鰍呢! 

 第134頁-51.PNG

                                             第135頁-52.PNG

             白馬山日出(王大偉  攝)

東家嫂的惡行處處顯現,吳公去耘田時,要把田里的水放干,她就不準上丘的水流過下丘。老吳為了不與她爭吵,只好另辟蹊徑,讓水另尋出路。古油的農田至今還常發現漏水的窟窿, 田水不知流到哪里去了,田里的窟窿就是吳公當年留下來的。

邪不壓正,惡行終將被揭穿。吳公三年期滿,祝公交代備辦酒席為吳公餞行,本性難改的東家嫂依然煮了一碗淡一碗咸的菜,但是卻端錯了,把淡的端給祝公吃,祝公吃了一口覺得很淡,就罵道:“你這女人真黑心,煮菜都不放鹽,叫人怎么吃?”吳公聽了知道是端錯了,說:“東家,你這么不會忍,一口都咽不下,我這三年頓頓都是吃沒放鹽的菜呢。”祝公這才知道老婆三年里都這樣虐待吳公。

三年期滿,吳公要回白馬山做佛,與祝公道別,祝公也想隨吳公到白馬山做佛,吳公說那你等會用我的洗澡水洗澡吧。祝公照辦,打點完畢,準備隨吳公上山,在門口遇到他的老婆回來。問及去向,祝公說明去意,他的老婆也執意要跟隨。祝公說那洗澡水已被我倒入陰溝里了,他的老婆毫不猶豫地跳到陰溝里滾了兩圈,起來時一身泥巴,已變成了一頭豬。當祝公隨吳公上山時,走到半山腰,吳公回頭對他說:山上的位置已滿,你就在半嶺做土地公,受頭炷香吧。從此,祝公成了半嶺土地公,燒香的人頭炷香先敬土地公,而祝公的老婆永遠是頭母豬。世間一切皆有因果,善惡報應如影隨形。說到底,白馬山的特點和靈性易于他山。置身山巔,云霧在身邊游走,若隱若現的山崖如一群奔騰野馬。而陡峭的懸崖邊一頭雄獅仰天長嘯,叫聲響徹云霄,久久回蕩,這便是獅子巖。相傳呂洞賓騎獅過此,遇狂風暴雨,下騎避雨。等雨過天晴,他發現天獅已變成石頭,只好騰空而去,原來坐騎看到這里風光旖旎,流連山色,幻化成石,與山日月守望。

愛是世間永恒的主題。邂逅一個心儀的知己,成就一段完美的婚姻,這是多少年輕男女心中的渴望。如果具有神話般的傳奇那更是奇遇,他會讓生活增添奇異的色彩和浪漫。松溪許多適齡青年都會上白馬山的媒人巖,投石問婚。媒人巖在獅子巖附近,形如人,據說站在媒人巖對面山頭,向媒人巖連擲三塊小石,若能投中頭部者,必遇月老為之牽線,成就美滿姻緣,永結百年之好。

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是最能體現中華民族幾千年祈福文化的寫照。在白馬山獅子巖附近,山頂上有這么一塊奇石——觀音浴盆。這塊青石中間有一水槽,長1.3米、寬0.9米、深為3米,常年積水。相傳盆水直通南海,永不干涸。如遇干旱,當地老百姓上山把盆水掏干,天空就會降雨。

站在觀音浴盆頂上,你會感覺天離你很近,真是“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記得幾位同學合影,因大石三面凌空,攝影師只能站在靠山的一面,加上采用仰拍,把我們拍得個個凌空, 讓人覺得伸手就能觸碰到天。

站在山頂,俯瞰群山,阡陌縱橫,公路如線蜿蜒,溪流交匯,民居錯落。遠處云霧縹緲,山崖若隱若現。此時放飛心靈, 自由徜徉,你也可以飄飄欲仙。 

第138頁-53.PNG

白馬山獅子巖



紗帽巖位于久福寺西北,是白馬山最邊遠的景點。該處地勢險要,因形狀酷似烏紗帽而得名。相傳唐人韓湘子,唐長慶三年(823)進士,官至大理丞,但他淡泊名利,一心向往自由,得漢鐘離、呂洞賓授以仙術,修成正果,為“八仙之一”后,將其紗帽拋棄至此,去云游山川。有詩《紗帽巖》云:

 

俗人酷愛求名利,我欲成仙萬里游。

紗帽風成此中景,笑吟歲月幾春秋。

 

因特殊地形地貌,白馬山中怪石嶙峋,形成好多天然的石洞,有清風洞、蝙蝠洞、鳳凰洞、觀音洞……這些洞或立于懸崖絕壁間,或藏于大石塊下,洞中有洞,涼風習習,是天然的避暑勝地。此外山中還有仙人夢床、孕猿觀月、磨米巖等景點,春夏繁花似錦,蝶舞紛飛;秋冬山色繽紛,光影婆娑,山坡鋪滿落葉似棉被安靜冬眠。蘊藏珍稀物種千年紅豆杉,枝干粗壯,枝繁葉茂;還有烏岡櫟,五子登科樹等。

白馬山不僅風光秀麗、資源豐富,還富有靈性,如一位哲人帶給人啟發。獅子巖威猛中蘊含著柔情,守護家園就是守護美好;媒人巖把愛的主題續寫;紗帽巖的傳說可謂是一個自由的靈魂看世界,令人向往。回過頭看久福寺吳公老佛的修行經歷,它卻告訴我們佛的自由也是有邊界的;而祝公夫妻行徑的明顯對比,更說明善良認會有好報,與人為惡終將被惡制服。做人應該要有道德的底線,自律、行善才能修成正果,達到思想和靈魂的遠行。游完白馬山走下山時暮色已降臨,轉身回望白馬山,緋紅的晚霞籠罩了整個白馬山麓,此時我不禁思緒萬千,一股詩情涌上心頭,輕聲吟誦《白馬山所見》:

 

古寺悠悠勝境藏,常聞鐘鼓誦經忙。

參天紅豆虔誠立,迎客赤松端正妝。

獅子巖邊碧波涌,仙人洞外紫云翔。

媒人牽線無王子,白馬至今情未央。

 

原載于福建省炎黃文化研究會、省作協“走進八閩”旅游景區?松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