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精品一区二区,濑亚美莉作品番号,aaa成人永久在线观看视频,好男人好资源在线观看视频,黑丝美女被人操,日日网站


2024-10-30 23:58 來源:福建炎黃縱橫 作者:張冬青



 

張冬青

 

 

微信圖片_20241031224431.jpg

  從北往南的八百里閩江從重重大山奔涌而來,在出海口流經福州這座美麗的濱海城市,受鼓山、旗山的左右拱衛,歇了下來。每逢天文大潮,江風浩蕩,江水和海水在這里激蕩回旋:東邊的鼓山,每塊巖石都像是擂響著戰鼓;西邊的旗山,每一列峰巒,都像是旌旗飛舞,山呼水應使這座省會城市更加生機勃勃;“旗鼓相當”這一成語仿佛原本就是為福州創造的。

鼓山作為國家五A級風景區,因有千年古剎涌泉寺,諸多的摩崖石刻,早就聞名遐邇,成為榕域首屈一指的旅游勝地,而隔江相望的旗山,卻似養在深閨的少女,近些年才逐漸揭開她迷人的面紗。客居福州多年,早聽說旗山有瀑布群、溫泉、原始自然生態林,心馳神往。終于有了這樣一個機會,初冬時節,隨省作家采風團走進閩侯采風,而且安排我走訪旗山,心中欣然不己。

這個冬陽和煦的上午,小車從閩侯城關出發,沿閩江北岸新辟不久的濱江大道行駛。藍天高遠,江水湯湯,沙灘白凈,江洲上連片的蘆葦,一叢叢粉白泛紫的花穗隨風飄蕩,好一派“蒹葭蒼蒼,白露為霜”的勝景。車過淮安大橋,沿烏龍江北岸行駛一段,過灣邊大橋,進入南嶼鎮。一路陪同走訪的是閩侯縣旅游局葉主任和旗山國家森林公園辦公室主任陳其權。

車從旗山大道往西,陳主任指著前方逶迤的高聳峰巒說,旗山因連綿起伏的峰頂遠看像是古代旌旗鋸齒形的邊緣而得名;區內五萬畝生態公益林由南嶼國營林場管轄,2000年由林業部授予“旗山國家森林公園。”

車過南嶼,便駛入景區山間公路。路兩旁滿目青山,綠竹雜樹蔥蘢滴翠,葉片闊大的芭蕉底下擺放許多養蜂人置放的蜂箱。拐彎處見一交通警示牌,上面寫著:“嚴禁七座以上車輛通行。”陳主任說,全程約25公里的景區公路在原先林場工區道路基礎上鋪設水泥修整,路面只有四五米寬,早幾年通行過旅游大巴,后因路況條件不好被叫停。如今上旗山的大多是自駕游,還有小組團的中巴車,以周末和節假日居多。景區的近期規劃里,籌資整修拓寬山間公里成為當務之急。車過一座小溪橋,橋下水流清澈;溪邊錯落一溜木構休閑小屋,名“水磨人家”。遠處峽谷間能見一規模不小的水庫。陳主任說,這里是數萬人口的南嶼鎮水源地。車再往前行駛,路兩旁所見都是連片的針葉林,大多是杉木、柳杉,間雜馬尾松、毛竹。峰回路轉間,挺抜高聳的柳杉樹叢間,能見一叢叢羽狀的蕨類植物,陳主任說,這就是國家一類保護植物“刺莎欏”。我們停車近前觀賞拍照。刺莎欏都生長在土壤肥沃,低洼的林蔭地帶,一個群落一般會有十幾、幾十棵之多。刺桫欏是與恐龍同時代碩果僅存的古老植物,有植物“活化石”之稱。我們眼前的刺桫欏群有一米多高的,也有五六米高的,羽狀披垂的葉片青綠罩眼,有如孔雀張開的尾翼,好些叢正長出毛絨絨鉤狀的嫩黃葉芯。刺桫欏對空氣、溫度濕度要求苛刻,最適合在海拔四五百米林間陰濕地帶生長。旗山方圓數里都有剌桫欏群落分布。近五萬畝的旗山國家森林公園,森林復蓋率達89%,植被主要由針葉林、混交林、常綠闊葉林及毛竹林等組成。境內有國家一、二級保護植物刺桫欏、南方紅豆杉、福建柏、濕地松等。植物種類有138科、514種,其中蕨類15科、30種,裸子植物9科、26種,被子植物114科、458種,木本植物313種,草本植物201種。

再往前,山路更加彎曲險陡;路右肩山脊高處依次閃現三個圓柱狀的巨大巖包,格外搶眼,陳主任告訴我們,當地人稱此地為“飯甑巖”。相傳古時“飯甑巖”會定時流出大米。當年有一家境貧寒的樵夫上山砍柴,偶然發現此處一巖洞時有大米流出,且流出的大米只夠他一人用餐。此后樵夫每日上山就只帶空竹筒不帶飯。后來鄉間人都知悉了此間秘密,紛紛進山掏米,從此,巖洞里再也流不出大米了。又有說這里當年曾是反清復明的農民起義軍根據地:義軍在此安營扎寨,燒竹筒飯充饑,此地便取名“飯甑山。”

車行一小時左右就到景區門口,門前坪場上停著多輛小車,想來都是到此自駕游的。有農家婦女手拿廣告牌,見有客來便上前招攬生意:牌子上寫著各色農家菜肴,問了一下,住宿一晚,標間150元。

小車從景區門口進入行駛不遠,有一處靠山的開闊洼地,一大群彌猴從四周奔跑呼嘯而來。我們忙下車觀看拍照。猴群大大小小有幾十只之多,有的佇立身前,瞳仁晶亮轉頭四顧,有的臥地懷抱小猴,有的竄到樹上呲牙裂嘴,形狀各異,憨態可掬。司機將隨帶的面包碎片、果脯花生等撒在地上,眾猴便爭先恐后嘶叫爭搶。陳主任告訴我們,景區的野猴原先只有幾十只,這幾年繁衍到三百多只,景區有專人定時投食喂養,為防習慣孤獨行動的公猴傷人,還有人值班跟蹤。陳主任介紹說,旗山境內獨特優厚的自然生態為飛禽走獸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環境,據考察統計,景區內有被列為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48種,其中一等保護動物有云豹等6種,二級保護動物有獼猴等42種,還有一些珍貴動物,如山羊、獐、蠎蛇、眼鏡蛇等。

再行駛一段,小車在一處大致有幾十畝水面的水庫旁停下,小水庫往里不遠,峽谷又橫著一道高聳的水泥大壩。陳主任說,里頭的雙峰水庫庫容達30萬立方米,在世紀之初旗山被定為國家森林公園時建成,主要為雨季調峰、下流瀑布群常年不斷而建。

從修建成廊橋狀的小水庫壩頂走過,沿著流水淙淙的溪澗岸邊,踏著落葉滿地的林間卵石小道往下行走,周圍是濃蔭蔽日的原始生態林,有高大的柯樹松樹,也有蛇蟒般纏掛的藤蘿。山勢險陡溪澗較開闊處建了長長的木棧道;小溪潭里,有著花斑紋的小魚群在巖隙間游來游去。

瀑布群是旗山風景區的華彩部分。原始生態綠色長廊走到盡頭,眼前豁然開朗,目力所及,層巒疊嶂盡收眼底;溪流從懸崖間奔涌而下,瀑聲如雷,形成一道高60多米、寬數米的雪瀑,有如成千上萬顆珍珠形成的水珠簾垂直掛落,這就是人們說的珠簾瀑布。沿陡峭的崖邊石階下行數百米,又有瀑聲傳來,只見從天而降的30多米高瀑布,中間部分被巖壁阻擋,宛如神工鬼斧橫刀劈下,水浪飛瀑翻卷重疊;在水潭下方舉目仰望,萬練騰空,飛珠濺玉。這里被稱為搗珠濺玉瀑布。

再往下不遠,又是一道更為寬大的懸崖豁口,更為激越的瀑聲在百米之下的崖底轟鳴;從圍欄邊俯身只能見到依稀的白練,正所謂神龍不見首尾。前方數百米處兩山峽谷之間橫空架起一道鐵索木板棧橋,紅漆涂染,有如彩虹飛架。腳下近70度的懸崖間開辟有百多米的棧道,稱為天梯,這里便被稱為天梯瀑布。因懸崖太過陡峭,且時間有限,陳主任沒讓我們走天梯棧橋。如果游人站在長90米、寬2米的橫空棧橋上向上望去,只見水霧彌漫,眼前的兩道一百多米的潛龍瀑布、天梯瀑布一覽無余,此景何其壯哉!

山風吹拂,能見度很好,我們佇立崖頂,沿著峽谷望去,能看到市郊南嶼一角崛起的樓群,還有更遠處的高蓋山、義序機場朦朧的輪廓。陳主任說,旗山景區開發的規劃里,將要在此峽谷底部新開一條景區公路,屆時從市區往旗山只有十五公里行程,比眼下縮短十公里。旗山景區的周邊峽谷里,還有天井瀑、飛云瀑、圓潭角瀑等十多道瀑布。

我們沿原路返回,午餐后,我們到附近的村子去走走。較廣闊的山頂平壩,一條小溪旁的山麓間沿地勢錯落著幾十戶農家樓屋。村后有座古廟,門枋上寫著“注福寺”三字,里面供奉著張天師、陳靖姑等五大威靈王神像,據廟旁碑刻記載,此廟始建于宋徽宗年間,距今已有千多年歷史。注福寺后的山頂有一突兀的灰褐色獅形山巖,當地人稱獅子巖,此地海拔800多米,山后還有海拔超千米的旗山主峰天地頂。

午后鈄陽里,我們下山。中途路過“旗山溫泉松果酒店”,我們想進去看看。松林環抱的酒店,造型裝飾典雅的門口掛著“中國綠色酒店”、“國家4A級旅游景區”兩塊牌匾。從有關材料上了解到,旗山森林溫泉日出水量1600噸,水質為偏硅酸溫泉,富含鉀、鎂、硒等十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礦物元素。酒店按五星級標準打造,擁有各式客房158間套,包括帶陽臺的獨池湖景房、帶景觀泳池的親水房、總統套房、風情木屋等;設有可容500人用餐的宴會廳、豪華KTV包廂、咖啡廳、西餐廳等。酒店不斷有游客入住,看過去多數是年輕情侶。

在下山路上,我說旗山人文景觀似乎不多,陳主任說,在清代以前,旗山僅山南山北就有“九庵十八寺”之說;據《閩都記》記載,旗山寺觀鼎盛時期,坊間號稱“鐘聲佛號聞十里,路上行人半是僧”。

車到南嶼,又回到鬧市喧囂之中。遠處傳來梵聲陣陣,陳主任說讓我們去參觀一下旗山腳下近年新建的萬佛寺。

車行不遠,迎面高聳一座飛檐斗角四圓拱的高大華美山門,橫梁上鐫刻“旗山萬佛寺”幾個燙金大字。山門后是幾十畝水面的放生湖,湖中心巨型假山上矗立著十多米高大理石四面觀音像,放生湖后是莊嚴雄偉青瓦紅墻仿唐式三層大雄寶殿;寶殿正面有十二根青石盤龍石柱,寶殿內的七尊巨大的菩薩坐像,法相莊嚴,金光閃耀,精美絕倫:殿兩旁擎天的兩座佛塔和照壁,安放成千上萬尊的佛像;再其后是始建于宋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的石松古寺。再后頭是馬鞍形的滿山松林拱衛。旗山的一支余脈逶迤延伸至此,像一只巨大的佛掌,托舉著這方占地千多畝的禪林勝地。陳主任說,該寺由當代高僧廣元方丈募資數億元建成,目前為東南亞最大的梵剎禪寺。

在夕陽晚照里,告別萬佛寺,看著殿前廣場上幾位老者領著孩童和許多鴿子嘻戲,放生湖里有成群的白鷺上下翻飛。我想起北宋名相李綱《閩中懷古》里的詩句:“無諸建國事悠悠,名殿高懸望海頭。旗鼓兩山分左右,天然形勝鎮閩州。”隨著旗山景區的進一步開發完善,“旗鼓相當”將更加深入人心,旗山這座福州自然美麗的后花園將贏得更多人的關注青睞,我由衷地祝福!

原載于福建省炎黃文化研究會、省作協“走進八閩”文化采風系列之《走進閩侯》;圖片來源于“閩侯旅游”微信公眾號,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