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資本論》
陳 征
我今年已九十七歲了,雖然也做過一些行政工作,但一輩子主要是當教師。圍繞著《資本論》,學習、研究、講授、傳播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直至運用、創新和發展。我的一系列的學術活動大都是圍繞著《資本論》轉,可算是同《資本論》結了一輩子不解之緣。回首往事,歷歷在目,擇其要者,聊志鴻泥。
我祖籍江蘇省泰縣(今泰州市姜堰區),祖父是秀才,父親是中醫。我四歲讀書,白天上小學,晚上讀古書,到十歲時就讀完了四書、《詩經》《左傳》《楚辭》《古文觀止》等經典著作。進中學后不久,因日寇入侵,學校停辦,我輟學在家,其間還做了一年小學教員??箲饎倮螅既霟o錫國專(后更名為中國文學院)學習文史。學習期間,與進步同學一起讀了不少進步書籍,除了讀《中國革命與中國共產黨》《論持久戰》外,還讀了《聯共(布)黨史》《資本論》等。當時看不懂《資本論》,說不上有什么印象。有次正在偷偷地看《資本論》,一位同學從身后拍我一掌說:“你想做資本家嗎!”我說:“這書是反對資本家的,我怎會當資本家呢?”當時,只知道有《資本論》這本書,但書中的意思,并不完全清楚。
1949年5月,我參加革命,在蘇南公學做教育干事、組織干事等行政工作。蘇南公學是一所革命大學(學校的前身是設在蘇北解放區的華中大學,無錫解放時遷錫,當時江蘇省人民政府還未正式成立),該校主要任務是對將輸送到蘇南解放區的干部進行培訓。當時接管的大企業很多,需要一批經濟管理干部,為此,蘇南公學特設企業財務管理系培養經濟管理人才,規定該系不學資產階級的經濟學,要學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但由于師資缺乏,領導要我邊學邊教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課程。我雖然沒有學過,但領導決定、重任在肩,我就滿腔熱情和十分大膽地承擔了這個光榮任務,力爭做好。當時沒有統一規定的教材,只選了狄超白著的《政治經濟學講話》,該書包括從商品到資本主義經濟危機部分,參考書只有薛暮橋的《大眾經濟學》。但這些都是從《資本論》中來的,因此,要備好課,講好課,就要先讀懂《資本論》。這樣,由于工作需要,我一遍又一遍反復閱讀、鉆研、思考、表述,從不懂到基本上懂,從摸不清楚頭腦到能通俗地介紹其基本內容,并說明其來龍去脈,不知反復學習研究多少遍,才摸進了《資本論》的大門。由于我勤奮努力,加上學員認真學習,成績顯著。此班三個月一期,我先后講授了第三、四期,得到了同學們和領導的廣泛好評。1952年,有著近二萬人的蘇南公學開展模范工作者運動,我被評為全校五個“模范工作者”之一,學生們還專門開了課代表會討論我的教學特點,并寫了《我們的陳征老師》一文,在蘇南公學鉛字版《學習周報》1952年12月27日第4版刊載。這時,我一方面感到慚愧,一方面又感到這是極大的鞭策,這就為我終身學習和研究《資本論》打下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1953年,郭大力、王亞南譯的《資本論》一、二、三卷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三卷定價不高。當時實行的是供給制,雖然我享受的標準已由每月一斤豬肉、四兩黃煙增加到兩倍以上,但也還是無錢購買此書。思考再三,下決心開幾個夜車,寫一篇文章。文章寫完寄出后,有幸很快發表。拿到的稿費除買了全套三本《資本論》外,還買了一件襯衫。這也是一個有趣而難忘的插曲。
1952年底,領導把我調到華東黨校理論研究班學習兩年,這成為我繼續深造的極好機會。有名師的講授指點和同學們的相互切磋,還獲得了廣泛閱讀有關書籍和資料、獨立思考、認真鉆研的機會。兩年的學習成效甚大,我對《資本論》有了更加深刻的體會,逐步堅定了深入研究的決心,同時也增強了信心。學習結束后留校工作。不久,中組部又于1955年調我到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工作,主講政治經濟學等課程。省委黨校理論班有培訓地縣理論宣傳干部的任務,既包括學習當前政策,也包括學習基本理論。當時,《資本論》是該班重點課程之一,由我負責講授。課后,我根據學員聽課情況以及討論時提出的問題,反復研究并及時整理講稿。既要通俗而準確地講清楚有關原理,又要通過討論幫助他們弄懂疑難問題,還要把這些資料不斷充實到下一次的講稿中去。這樣多次反復,教學相長,經過七八稿修改,講稿內容逐步充實、完善。這時,省委宣傳部開辦了一個《資本論》業余學習班,委派理論處鄭奇方處長負責,由省直機關的部長、處長、科長們參加,晚上授課每周一次,要我主講其中的三分之二課程。因學員經常公務外出,要求我發講稿。我同意了,省委宣傳部將講稿鉛字排印,除了發給學員,還發給各縣的講師團作參考。他們反映:不聽講課,看講稿也基本上可以看懂《資本論》了。這些講稿,就是后來我出版《〈資本論〉解說》一書的雛形。至此,我經歷了對《資本論》的學習、研究、備課、講授、寫出講稿和教材到基本勝任作為一名教師的初期階段。
1958年前后,忽然來了一陣狂風,說什么“我國當前是建設社會主義,應該學習毛澤東思想,不必要再讀《資本論》”。反“右派”后又接著“反右傾”運動,理論班暫停,《資本論》課程也停止了。之后,我被派往農村搞“四清”,上午勞動,晚上開會,下午休息時間恰好用來學習。我把帶下鄉的《資本論》和有關資料,晚上當枕頭,下午拿來讀,同時也了解和研究我國當時的農村情況,較深入地研究我國農業和農民問題。
不久,“文化大革命”發生了,帶給社會和人們的是一場災難。我真是個幸運兒,初期因為生肝病住院治療數月,沒有受到運動的迫害。但聽說東街口有我的大字報,說王亞南是翻譯《資本論》的反動學術權威,我是福建的小王亞南,是修正主義的接班人。我聽后欣然一笑,想不到竟有如此“美譽”,反而更加堅定了我對王亞南的景仰和研究《資本論》的信心。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確立了改革開放的路線,一時有如大地回春,草木復蘇。大學復課了,有不少人都開始讀《資本論》,一時間洛陽紙貴。為什么?據說,有人去請示鄧小平同志:改革開放怎么搞?小平同志說,你不要問我,應該去問馬克思,去讀《資本論》。因此,人們就把視線轉移到這本書上來了。這時候,解釋《資本論》的書,已出版的有王思華的《〈資本論〉解說》,解說了《資本論》第一卷相關內容。在《中國經濟問題》月刊上,每期還刊有王亞南等對《資本論》第一卷相關內容的講座。此外的輔導讀物幾乎沒有?!顿Y本論》的學習已經形成熱潮,但《資本論》比較難懂,人們在學習上存在很大障礙,迫切需要通俗而具體地解說《資本論》三卷的讀本。有人曾看過我給省直機關講課的講稿,感到通俗易懂,對學習《資本論》很有幫助,建議修訂出版。應客觀實際的需求和出版社的熱情約稿,我迅速將《資本論》講稿進一步整理、修改,命名為《〈資本論〉解說》,起初分五冊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1978年出版第一冊,解說《資本論》第一卷的前半部;第二年出版第二冊,解說《資本論》第一卷后半部;1980年出版第三冊,解說《資本論》第二卷,1981年和1982年解說第三卷。由此,至1982年,對三卷《資本論》的解說全部出齊。后為與《資本論》全三卷對應,將《〈資本論〉解說》五冊合并為三冊。在本書出版前后,上海復旦大學的張薰華、洪遠朋教授也編寫出版了《〈資本論〉提要》三冊。
1982年,《光明日報》發表文章指出,《〈資本論〉解說》是全國解說《資本論》全三卷的第一部著作,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由于我自幼攻讀文史,中文基礎較好,寫出的文字簡明扼要,準確清晰,重點突出,通俗易懂;又由于反復多次講授《資本論》,通過解答學生提問,把難點、難句等摸得深透,并用通俗易懂的文字插入有關講稿之中,又經過若干次的反復修改,雖不算是千錘百煉,至少也是十余遍深入往返研究,整理補充,對初讀者確實很有幫助。因此,《〈資本論〉解說》受到讀者的普遍歡迎。記得有一天,我到火車站去接一位客人,在火車進站后出來的人群中首先看到時任福建省委宣傳部部長黃明同志。他和我熟悉,見我后搶著說:“告訴你一個好消息,這次在北京開會,研究學習《資本論》,部長在大會上說,大家都說《資本論》看不懂,的確也是。但如果對照陳征寫的《〈資本論〉解說》,一段一段地對著認真看,就完全可以弄懂了?!辈块L在全國會議上的講話影響力很大,不久,《〈資本論〉解說》一印再印,由初版三千余冊增印到14萬余冊。不少人通過《〈資本論〉解說》看《資本論》,收到很好效果。有的大學生通過《〈資本論〉解說》學習《資本論》考上碩士、博士研究生,后來成長為著名學者。有人說,《〈資本論〉解說》培養了“一代經濟學人”。有的人把學習《資本論》的收獲運用到從政從商實際工作中,取得很大成就,成為創造財富的著名企業家或重要部門的領導干部,這就充分顯示了《資本論》巨大的學術威力和思想作用。《〈資本論〉解說》作為教材被全國各地學校廣泛使用,先后獲得國家級全國高等院校優秀教材獎、福建省“六五”重點科研項目優秀專著獎、“光明杯”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優秀學術著作獎等國家級、省部級大獎。
陳 征 教授
這一時期,我于1979年組建了全國高等師范院?!顿Y本論》研究會,并被選為會長;1981年中國《資本論》研究會成立,我被選為副會長;1981年和1985年兩次被評為福建省勞動模范,同時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和“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稱號;1983年開始,我連續當選為全國政協第六、七、八屆委員;1983年教育部直接批準為教授,1990年批準為博士生導師。1983年我由系主任被直接任命為福建師范大學校長,真是盛名之下,其實難副。重任在肩,很難擔當,雖夙興夜寐,也難補遺漏于萬一。
為什么改革開放要讀《資本論》?《資本論》與改革開放究竟是什么關系?這是人們一時弄不清楚的問題。資本與勞動的關系是《資本論》的中心問題,不能否定。但不能因此將它絕對政治化,視為“只是階級斗爭的教科書”。資本主義發展有兩個階段,即自由競爭資本主義階段和壟斷資本主義階段(列寧稱為“帝國主義階段”),馬克思處于19世紀中期,從自由競爭資本主義階段實際出發,分析研究當時以市場為主體的商品經濟,研究其經濟范疇、客觀規律等運動和發展情況。現在看來,其所研究的一些范疇和規律,不僅適用于自由競爭市場經濟,對壟斷時期經濟,對社會主義經濟也是適用的。
君不見,《資本論》中研究的范疇,如商品、貨幣、價值、價格、工資、利潤、資本的循環周轉和再生產過程中各個環節的經濟分析,以及有關經濟規律如價值規律、競爭規律、供求規律、貨幣流通規律、再生產規律等,不僅還適用于當今壟斷時期的資本主義,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也是適用的。當然,由于社會主義經濟有許多新情況、新特點,對具體問題還要做具體分析。因此,我大膽地提出了一個新的理論觀點,這就是:《資本論》是馬克思對自由競爭資本主義時期市場經濟經驗的總結,對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仍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大家想想看,如果我國社會不按價值規律實行商品交換,直接進行產品調配,那將是怎樣的結果!實踐證明,不按照經濟規律辦事是行不通的。我想,小平同志是精通馬克思主義的、有高瞻遠見的領導者,提出要讀《資本論》,就是要從《資本論》的原理出發研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大量吸收其中有用的成分,作為我國改革開放、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理論基礎。實踐也越來越證明,《資本論》中的一些范疇、規律和基本原理,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經濟,仍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的經濟工作實踐,完全證明了鄧小平同志的高瞻遠矚,證明了鄧小平思想英明的預見性和正確性,也證明了馬克思主義至今對我國仍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同時也是對所謂的“《資本論》過時論”謬論一個很好的批駁。現在看來,馬克思的理論由于鄧小平的正確認識而得以貫徹于中國經濟發展的實踐中,鄧小平的正確指導使當時中國經濟在正確思想指引下得以迅速發展,二者相得益彰。也可以說,鄧小平同志是當代善于將馬克思主義理論和實際密切結合、正確運用的杰出的馬克思主義者。
20世紀80年代,我國實行的還是以計劃經濟為主的政策,商品經濟還未得到充分發展,而要真正搞好改革開放,就要充分發展商品經濟。這時我寫的有關大力發展商品經濟的數篇文章陸續發表,強調發展商品經濟的重要性。如《〈資本論〉與社會主義經濟——兼論〈資本論〉過時論》一文,提出了“社會主義商品是社會主義經濟學研究的出發點和立足點”“要大力發展商品經濟”等觀點,文中未提計劃經濟,以突出發展商品經濟的重要性。該文在《福建論壇》1987年第3期發表后,引起了國內外學術界很大反響?!缎氯A文摘》于同年第4期全文轉載。英國《國際社會經濟學雜志》(IJSE)把該文譯成英文,轉載于1991年第9、10期合刊。
至此,我對《資本論》只能算是“讀懂”。要在讀懂的基礎上進一步達到“讀通”的目的,還要作更大的努力。讀通《資本論》,就是要研究《資本論》中的若干理論,如商品理論、貨幣理論、工資理論、再生產理論等,弄清楚這些理論的來龍去脈。例如商品理論,馬克思以前的經濟學家提出和解決了哪些問題,哪些是正確的、哪些是錯誤的;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怎樣創造性地解決這些問題,有哪些新創造、新發展;馬克思以后百余年來我國學術界對上述問題有哪些研究、爭論和新貢獻,當前還有哪些重要的、迫切需要研究的問題;等等。一個個專題分別進行,采用歷史和實際相結合的方法分析研究。這就是對歷史發展過程進行縱向研究,目的是了解過去并為指導當前工作做進一步研究以解決問題。由于工作量大,我帶領幾位研究生共同編寫了《〈資本論〉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運用和發展》一書(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年出版),冀圖在“讀懂”的基礎上進一步達到“讀通”的目的。這是我國理論界用研究歷史發展過程的方法研究《資本論》有關理論專題的第一部著作,雖然還有不少缺點,但確實具有創新意義。后來我看到遼寧劉朝等同志寫的《〈資本論〉與當代若干經濟理論熱點問題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出版),也是采用這樣的寫法,該書比我編寫的書遲幾年出版,也很有特色,有的章節比我們寫得好。我看了以后,十分高興。
為了達到讀懂讀通的目的,我主編了兩套叢書:一套是《資本論》研究叢書,另一套是《資本論》研究資料叢書。
在《資本論》研究叢書中,《〈資本論〉解說》和《〈資本論〉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運用和發展》,一橫一縱,在掌握《資本論》基本原理的基礎上弄清這些理論的來龍去脈,及時提出當前需要研究的新課題?!秾Α促Y本論〉若干理論問題爭論的看法》(上、下冊,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1990年出版)則針對當時存在的爭論情況,編選了我們研究《資本論》的有關專題論文,著重提出我們自己的觀點?!对u價國外部分學者對〈資本論〉的研究》(陳征、嚴正、林述舜編寫,福建人民出版社,1986年2月出版)收集介紹了國外如英、美、德、日等國學術界對《資本論》的研究狀況括包研究學者、學派、主要著作和觀點以及學術動態等,并提出我們的評價意見,作為了解國外對《資本論》研究的參考。此書當時在國內來說是第一部,在國內一時也很難找到此類材料,因此該書出版后,受到研究生教學的普遍歡迎。據北京師大原副校長楊國昌教授見告,他們的政治經濟學博士點指定該書為博士生的必讀參考書。以上這兩部書,著重研究介紹了當時國內外對《資本論》研究的情況和爭論的問題。當時,我們還擬編寫《〈資本論〉和社會主義經濟》和《〈資本論〉和當代資本主義經濟》兩書,著重用理論分析當前的現實經濟問題,前者已出版(《〈資本論〉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研究》,陳征著,山西經濟出版社,2005年9月出版),后者因特殊原因,雖已邀請了作者,但至今未能出書。此兩書擬著重解決《資本論》在當前社會主義社會和資本主義社會中的應用問題。同時,還編寫出版了《〈資本論〉辯證法探索》(李建平著,福建人民出版社,1986年出版)。該書是將《資本論》提升到哲學和方法論高度來研究,當時在國內這類書只出了三部,這需要既懂《資本論》又有哲學專業背景的人來擔任。《資本論》研究叢書的出版,對《資本論》理論的來龍去脈、國內國外的相關研究情況,都提供了較為系統的資料和最新觀點,十分有益于弄通《資本論》。
為了幫助研究者了解我國過去對《資本論》研究的情況,節約讀者查找參考資料的時間,我們在大量收集、研究的基礎上進行取舍,將當時我國已發表的有關文章選編為《〈資本論〉研究資料叢書》(共五冊,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形成一套研究資料叢書。該叢書包括:《〈資本論〉研究的目的、對象與方法》《〈資本論〉創作史研究》《〈資本論〉第一卷研究》《〈資本論〉第二卷研究》《〈資本論〉第三卷研究》等五冊。選錄了我國學術界已發表的有關研究《資本論》的論文,其中有老一輩的名家如郭大力、王亞南,以及當代名家如蘇星、衛興華等寫的有關《資本論》的研究文章,也有當代學壇新秀有見解、有價值的文章。一書在手即可通覽過去和當代,為研究《資本論》的同志提供了方便,不僅為他們節約了時間,也為他們提供了有些是花時間也難以找到的文章和資料。
上述兩套叢書(都已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既為學習和研究的人弄通《資本論》提供了方便,又開闊了《資本論》研究者的視野,還能進一步推動他們對《資本論》作更深入的研究。這兩套叢書的選編都是由我帶領我當時的研究生嚴正、林述舜、郭鐵民以及李建建、蔡秀玲等同志進行的,只是個別書請有關專業人員寫作。
我認為,只是讀懂、讀通《資本論》是不夠的。不能為讀書而讀書,還要學以致用。讀懂讀通《資本論》后不能到此為止,而是要運用,要做進一步的研究。那么,怎樣進一步研究呢?現在看來這種研究主要有三個方面:其一是對《資本論》版本、譯文的研究,要求能有正確的文本提供給人們學習。這是很重要的基礎工作,但研究的人不需要太多,有適度的專業理論和高級外語人才就可以了。其二是對《資本論》原著內容不同理解的研究,如對書中的某些原理有不同看法,通過爭論,要求達到統一認識,正確理解,這也是完全必要的。但到一定階段,大家通過研究、討論,理解和認識差不多一致了,也就不需要進行太多這方面的工作了。特別要注意的是,對于那些別有用心的人有意曲解《資本論》原理,攻擊馬克思主義,我們必須引經據典、有理有力有節地進行批判,以維護《資本論》的真理性。例如,在20世紀中期,國外有一種思潮,說什么“馬克思的絕對地租理論過時了”。理由是,馬克思在《資本論》中說,由于農業有機構成低于工業有機構成,產生了絕對地租。現在,發達國家的農業發展很快,農業有機構成不比工業低,因此,“絕對地租理論過時了”。甚至有人因此說:“馬克思主義過時了?!币粫r風云變幻,烏云漫天,有些人信以為真。對此,我及時撰文指出,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三卷中曾說,如果農業經濟發展了,農業中有機構成等于工業,上述絕對地租不再產生,但絕對地租還是存在的,來源于壟斷價格。這就有力地捍衛了馬克思地租理論。其三,由于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不斷向前發展,出現了新情況、新問題,這就要在運用《資本論》有關原理的基礎上,提出新的理論、觀點,實現創新性的發展。即在堅持運用中發展,在運用發展中堅持。這方面的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學習和研究《資本論》的最終目的和最高要求。為此,我的后半生主要做了兩件事:一是創建了社會主義城市地租理論;二是創建了現代科學勞動理論。
我撰寫的《社會主義城市絕對地租》和《社會主義城市級差地租》二文,先后在《中國社會科學》1993年第1期和1995年第1期發表。接著,《論城市地租的特性》(《當代經濟研究》1995年第1期)以及《論社會主義城市壟斷地租》(《經濟學家》1995年第3期)也相繼發表,引起學術界的重視?!吨袊鐣茖W》于1995年第5期發表了郭鐵民、劉春雷、趙振華撰寫的專文《陳征經濟學思想述評》,指出有關城市地租理論的系列文章在運用《資本論》地租原理研究我國社會主義城市地租方面,填補了學術空白,是對《資本論》地租理論創造性的新發展。之后,我撰寫的《社會主義城市地租研究》一書由山東人民出版社于1996年出版,這是我國研究社會主義城市地租的第一部著作,也是當時該專題唯一的一部著作。該書創造性地建立了社會主義城市地租的理論體系,提出了一系列新觀點、新理論,為城市土地市場的建立與完善提供了理論基礎,對完善市場體系,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有重要的理論意義與實踐意義。這就更加引起學術界的重視?!吨袊鐣茖W》1997年第6期為此專門發表了郭鐵民對《社會主義城市地租研究》的書評。該書于1998年先后獲福建省第三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全國普通高校第二屆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二等獎。
這一時期,我于1991年被評為我國首批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先后被評為福建省有突出貢獻的專家和首批優秀專家(1987年、1992年),1995年又被評為全國勞動模范(全國先進工作者),1997年獲“培養德才兼備高質量的研究生”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和福建省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在研究生教學中堅持在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基礎上,聯系實際進行創新性的運用和研究,成為我們培養博、碩士生的重要特色之一。
我寫的《現代科學勞動探索》一文在《經濟學家》2004年第2期發表后又被譯成英文,刊載于《經濟學家》2005年第1期。《重視現代科學勞動的作用》一文在《人民日報》2001年11月27日發表后,又被收入中宣部編的《在解放思想中統一思想》一書中(學習出版社,2001年出版),受到國內外的重視。后來,我從前后發表的有關這方面的40余篇文章中,選了26篇編為《勞動和勞動價值論的運用與發展》一書,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于2005年2月出版。當我寫的《論現代科學勞動》一文提交中國《資本論》研究會討論時,時任教育部社科中心主任田心銘認為這一觀點和理論很有價值,他主張用“教育部鄧小平理論研究中心”的名義發表,我則作為執筆人,以此引起社會的重視。此文按上述意見刊登于《高校理論戰線》2002年第11期,并被收入《勞動和勞動價值論的運用與發展》一書中。在該書所收的26篇文章中,《當代勞動新特點》等五篇系列論文與《現代科學勞動探索》等五篇系列論文,在2003年11月和2005年11月分別獲福建省社科第五屆、第六屆優秀論文一等獎(因不知申報信息未能參加申報全國獎)。
2004年12月福建省評我為“杰出人民教師”,省委、省政府獎勵小轎車一輛。1999年與他人合作撰寫的《黨的十五大報告對鄧小平經濟理論的運用與發展》一文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優秀論文獎,名列榜首。2000年3月獲得“五個一工程”先進工作者稱號。另外,我在數十年的教學工作中,以《資本論》和社會主義經濟為研究方向共指導培養博士生50余人、碩士生70余人,其中,現有8人擔任省部級領導,20余人擔任廳局級領導,近30人被評為教授、近20人兼任博導。他們在從政、治學、經商等實際工作中都取得一定的成績,這些也都是在《資本論》引領下所產生出的成效。以上一切不僅表明新時期對《資本論》進行理論聯系實際的研究所取得的新成果受到了當代社會重視,還充分說明《資本論》不會過時,它的巨大光芒將永遠照耀著我們勝利前進。
1983年《〈資本論〉解說》再版時我曾作《感懷》一首,現改動三字,作為本文的結語。詩曰:筆走龍蛇畫彩箋,分明非夢亦非煙。翻云覆雨難為手,學海書山苦著鞭。白水早曾盟素志,黃金何處買芳年。老來猶作雞鳴舞,小石雖頑可補天。
(原載于《炎黃縱橫》雜志2025年第2期,作者為福建師范大學原校長,中國《資本論》研究會顧問、原副會長,全國高等師范院?!顿Y本論》研究會原會長)
參考文獻:
[1]馬克思:《剩余價值理論》第二冊,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2]《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3]郝喜義:《社會主義城市土地有償使用費的理論形成》,《天津社會科學》1986年第6期。
[4]《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5]《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24頁。
[6]陳征:《要區分兩種不同意義上的絕對地租》,見《陳征選集》,山西經濟出版社1996年版,第166-167頁。該文原載于《學術月刊》1982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