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精品一区二区,濑亚美莉作品番号,aaa成人永久在线观看视频,好男人好资源在线观看视频,黑丝美女被人操,日日网站


2025-04-04 00:11 來源:福建炎黃縱橫 作者:方友德



黃檗寺里追尋隱元高僧的足跡

 

方友德

 

 

從福清漁溪鎮折西而行五六公里,只見群山環抱,峰巒疊翠,郁郁蔥蔥之中,掩映著一座古樸而恢宏的寺廟。這山,就是黃檗山;這寺,就是萬福寺。

黃檗山萬福寺所以蜚聲海外,是因為明末清初這里出了一位隱元大師。他是日本佛教“黃檗宗”的開山鼻祖。隱元是繼鑒真和尚之后,中日文化交流的第二個偉大使者。

十余年前,我曾到日本旅游。在京都東南郊,也有一座黃檗山,山中也有一座萬福寺,十分恢宏開闊。建筑風格、寺廟格局、中文殿名和兩側對聯,幾乎是從福建的寺廟克隆再造的。導游是一位福建籍的留日學生,課余兼職做地陪。他笑著對我說:“這個寺的祖庭,就在我們福建福清市!在日本,福清萬福寺的下院就有500多座,黃檗宗信眾有1000多萬人!這座是隱元和尚公元1654年東渡日本后建造的,他和他的弟子,還把中國的書法、茶道、雕塑等文化藝術傳到了日本!”

隱元的名字我早有所聞,但他在日本有如此巨大的影響,卻不甚了然。從此我有個愿望,有機會一定去拜謁黃檗山萬福寺祖庭。

微信圖片_20250404124047.jpg

                                                        微信圖片_20250404124037.jpg

             黃檗山萬福寺

機會來了。這次到福清市采風,我主動請纓:到黃檗山萬福寺!

那天下午,我到萬福寺。走過有6座七級浮屠的塔院,萬福寺主持悲升法師已經站在前殿門外迎候。他把我們帶到客堂接受采訪,悲升法師不徐不疾,有條有理地娓娓道來,帶領我們一路追尋400余年前一位從這里走出去的高僧大德的足印。

 

 

隱元(名隆琦),明神宗萬歷二十年(1592年)生于福建省福清縣萬安鄉,兄弟三人,隱元行三,原名曾昺,號子房。6歲時他父親出外謀生,音信杳然,家境日蹇。隱元9歲就讀鄉學,翌年冬即退學,與兄長從事耕樵,維持生計。21歲以母親為他準備結婚用的銀錢作路費,登上了孤獨寂寞的尋父旅途。初經江西豫章至南京舅父家,次赴浙江寧波舟山族叔處,苦苦尋找兩年,父親下落依然不明。為求觀音菩薩指點,歸途中隱元遍訪浙江各地寺廟。又乘船前往舟山普陀山。普陀山觀音道場莊嚴肅穆,使23歲的少年俗念頓消,立意到觀音院旁的潮音洞充當茶頭(佛前獻茶及為大眾供茶)。翌年3月,念老母在堂,乘船返梓,勸母親誦經念佛。隱元28歲時,母親去世,由于奉請黃檗山萬福寺僧侶為母親追薦冥福,他結識了黃檗山鑒源禪師。在鑒源的規勸下,隱元打消了去普陀山出家的念頭,于萬歷四十八年(1620年)二月十九日,隨鑒源禪師在黃檗山落發為僧。當時的黃檗道場已近荒蕪,為重振黃檗禪風,隱元四方化緣,聽經問學。在各地參學聽經中,他產生了很多疑問,便慕名往嘉興府金粟山向臨濟宗高僧密云圓悟求教。

在金粟山,隱元師從圓悟禪師,修禪問答,辨道解疑,道業大進。崇禎二年(1629年)八月,圓悟應黃檗山萬福寺耆宿信眾懇請,許諾住持黃檗,并請隱元同往。翌年八月,圓悟又退居金粟山,由他的弟子費隱通容住持黃檗。隱元又從費隱禪師學道,彼此禪機相契,隱元奠定了良好的禪學基礎。崇禎十年(1637年)十月初一,師父隱退,隱元接受眾請住持福清黃檗寺。

萬福寺所處之山以多產黃檗樹為名。黃檗樹又稱黃柏,落葉喬木,樹皮可以入藥。山以樹名,寺以僧顯。黃檗寺由唐朝正干禪師于貞元五年(789年) 開創,原名般若堂,后改稱建福禪寺。唐憲宗年間,成為臨濟宗繁榮道場,后漸衰敗。

隱元住持黃檗以后,傾心重興伽藍,首先致力于新建庵塔,增置田產,確立黃檗的經濟基礎,一時僧眾達千余人。翌年春季,隱元以千日為期,開閱寺中全部藏經678函,還重興了刷印樓,開版刊印流通法物。他傾力教化,或游行諸方,或問道對酬,利眾化他,黃檗宗風聞名遐邇,重興為江南一大禪林。

 

 

順治十一年(1654年)初秋,滿鬢銀發的隱元禪師攜僧徒工匠40余人登上了日本九州的長崎港。長崎是江戶幕府唯一開放與中國、荷蘭通商的港口,也是日本吸取外來文化的門戶。居住在這里的華僑曾集資興建了興福寺、福濟寺、崇福寺,時稱“三福寺”。當時興福寺逸然禪師門下的無心性覺禪師是隱元弟子也懶性圭的禪友,恰值崇福寺住持空缺,他和該寺檀越合力邀請也懶赴日,也賴途中不幸遇大風浪,船毀人亡。無心法師在萬分痛惜之時,懇請逸然法師邀請也懶的老師隱元來日。于是,逸然和長崎通事及“三福寺”檀越等十余人聯名函請隱元禪師東渡弘法興禪。由于老師費隱的勸阻,隱元復函稱年邁難適遠行,婉言謝絕。同年8月,逸然再度作函,并附路費百金托付往來商船再次邀請,但中途遇海盜搶掠,未能送達隱元。翌年3月和11月,逸然連作兩函,并派遣弟子自恕、古石等專程回中國禮請。隱元特遣黃檗監寺良者赴長崎了解了日本方面情況,才于同年12月1日復函逸然法師,感其至誠,決心東渡弘禪。1654年5月10日辭眾啟程,6月3日經泉州到廈門,寄寓天界寺??骨鍖㈩I延平郡王鄭成功得知隱元東渡之消息后,特囑其堂兄鄭建國等前往參謁,表示協助。6月21日,隱元一行乘鄭成功預備的船只東渡。船行8天后,進入東海,遇到臺風,天氣驟變,巨大浪濤把船桅折斷,船在海上團團轉,尾艙也出現漏水,他們脫下衣服堵塞漏洞,與臺風搏斗三天三夜。隱元自己在船頭禱告佛祖,保佑平安渡海。12天后,海上風平浪靜,眾僧修復被臺風摧壞的桅帆,繼續東航。到了第13天,大船進入日本海域后,遇上兩艘正在海上尋找他們的官船。當日本幕府官員登上船時,發現中國僧人大都筋疲力盡,衣不蔽體,唯有隱元盤坐在艙內紋絲不動,感到萬分驚訝和感動。隱元東渡的消息早已在長崎等地傳開,翌晨,受到了以逸然性融禪師為首的當地僧俗貴賤、男女老幼的禮拜迎請。當天,隱元就在興福寺開堂演法,寺內外數千人跪拜聆聽其演講《生命之流—業與輪回》。隱元廣征博引,其禪凈雙修的佛學思想和廣博學問,令日本佛教界廣為贊嘆。同年10月15日,隱元于興福寺安居弘禪,仰慕中國禪師而求道者云集,達百余人。興福寺躍為長崎一大叢林。一年后,隱元攜僧徒辭別興福寺,經一個月長途跋涉,抵達大阪普門寺。隱元的到達引起當地巨大反響,頂禮膜拜者似潮水般涌來,多時達千人。嗣后隱元去京都參訪了妙心寺、南禪寺、東福寺。據《黃檗外記》載,隱元禪師蒞臨妙心寺時,京都僧侶、朝野各界人士前簇后擁,如云似霞。同年,經幕府應允,龍溪法師在普門寺為隱元興建了禪堂。隱元在江戶城晉見了德川幕府第四代將軍家綱。此外,幕府的大老、老中等輔助將軍、總理的國務、政務官員先后在江戶皈依了隱元禪師。

1659年,日本皇室決定在東京醍醐山麓,賜址330公頃給隱元建新寺,讓其振興日本佛教。1661年隱元在京都府宇治郡風景秀美的村莊別墅區動工營建新寺。新寺的山號、寺號均以黃檗山萬福寺命名。此后,日本黃檗宗尊稱中國福建祖庭為“古黃檗”,日本新寺為“新黃檗”。在興建伽藍、屋舍的同時,隱元還專門從福建泉州請來了佛像雕塑師范道生,雕塑了觀音、韋馱、伽藍神、達摩祖師、監齋、彌勒、十八羅漢等佛像。第二年1月15日,京都司統轄武士、掌管警察、軍事等官員和諸山大德、四序僧俗云集法堂,舉行了京都黃檗山萬福寺開堂慶典。

 

 

隱元對日本文化所做的重要貢獻,除了開創日本佛教新宗派——黃檗宗,還對日本文化藝術產生了巨大影響。

隱元在日本創建的黃檗山萬福寺,不僅寺名與福清的相同,而且在建筑式樣和裝飾上也體現了明代福建寺院的風格。在隱元去日本之前,日本各地禪宗寺院大都受中國南宋建筑樣式的影響,色彩淡雅,格調樸素。而隱元在建“萬福寺”時,將福清萬福寺的建筑風格和裝飾樣式搬到日本:院落寬敞,軒昂大方,左右對稱,整齊壯觀;寺院的梁、柱、椽等處都涂上艷麗的色彩,以艷紅為主,其間又夾雜著青、藍、黃、白等色,使整個寺院金碧輝煌,充滿生氣。從此黃檗禪宗聲名大振,邀請隱元及其弟子前往講經的日本寺廟越來越多,福建黃檗文化迅速在日本傳播開來。日本黃檗山萬福寺的住持有13代為中國僧人,萬福寺的佛教儀式、清規戒律至今尚保存明代遺風。

日本的雕刻,尤其是佛像的造型藝術,因隱元的到來而打上福建雕塑藝術的烙印。早在建萬福寺的過程中,隱元就請泉州的佛工范道生到日本。他塑造的觀音菩薩,神態端莊,面容慈祥和藹;十八羅漢,個性鮮明,栩栩如生,富有實感;韋馱天、伽藍神,蓄有長須,手持錫叉,守護在“三尊”身旁……福建雕塑藝術的特色,給日本的雕塑藝術注入了新的血液。值得一提的是,范道生還雕刻了一個彌勒佛像,首次把挺胸袒腹的彌勒佛介紹到日本。由于彌勒佛肥胖厚實,笑容可掬,因此很快就被日本人視為富裕的象征而備受歡迎。

隱元東渡日本時,還從福清帶去《萬歷版大藏經》(即《徑山藏》),并將它交給日本黃檗僧人鐵眼道光雕刻。鐵眼經過11年的努力終于刻成。這就是聞名于世的日本《黃檗版大藏經》。該版《大藏經》共695卷,印數頗多,遍布日本各地,對日本佛教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黃檗宗僧人多能書善畫。隱元的到來對日本書法影響頗大。在隱元等人東渡之前,日本的書法多效法王羲之、歐陽詢、顏真卿等人。隱元到日本后,將宋代福建蔡襄的書法介紹到日本。日本人把隱元傳去的書法流派稱為“黃檗流”。隱元及弟子木庵、即非等人的書法被譽為“黃檗三筆”,他們對江戶時代的書法界影響甚深,許多人臨摹“黃檗流”而成名成家。

隱元到日本后,日本的生活習俗也發生了不少變化。在隨隱元到日本的弟子、工匠、畫師中,以閩南人居多。他們都有飲茶的習慣和一整套的沏茶方法,因此,福建閩南的沏茶也漸漸從僧侶流傳到社會,對日本的茶道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在食物方面,隱元從福清帶去許多菜種,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日本人用隱元名字命名的“隱元豆”(俗稱四季豆)。直到今天,“隱元豆”還是日本的主要蔬菜之一。

此外,中國音樂特別是福建南音、福建民間醫學、福清黃檗寺的素食烹調方式和僧人會餐方式等也在日本流傳開來。

1673年(日本寬文十三年)4月3日,隱元禪師在日本圓寂,時年82歲。日本天皇為了表彰隱元禪師在日本傳法的功績,特賜給隱元“大光普照國師”的稱號,這是中國僧人獲得的最高榮譽。隱元禪師在日本傳法弘道整整20年,為福建人民與日本人民的友好往來與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的貢獻。隱元禪師作為一代高僧著作甚多。主要有《黃檗山志》《黃檗清規》《黃檗語錄》《云濤集》《松堂集》《太和集》《弘戒法儀》等。這些都是隱元禪師留給日本人民的珍貴文化遺產。

 

 

悲升法師介紹了隱元身世、東渡經過和他對日本佛教及文化藝術的影響后,我又請他談談自己經歷和近年來古黃檗寺與日本友人的交流交往經過。

  他建議我們出去走走,邊參觀寺院,邊介紹情況。

  悲升法師老家在山東濰坊,高中未畢業就出游名山大川,一年多的顛沛流離后,在山西五臺山出家。1987年到莆田就讀福建佛學院,嗣后又入廈門南普陀閩南佛學院深造。

  1991年,悲升法師來到福清古黃檗寺。經過“文化大革命”摧殘,這里幾乎只剩下一片荒野,周圍黃檗大樹被砍伐殆盡,出家人只有三個。1992年,福清籍的印尼華僑陳子煌先生鼎力支持,出資860萬元,建成山門、大雄寶殿;旅日京都華僑同鄉會,助建法堂、藏經閣;日本黃檗宗下院懷著感恩之心,獻捐黃檗塔院、禪堂、費隱亭。寺內重新移植黃檗樹種50余棵,并逐年擴大,使其茂密成林,恢復昔日黃檗山“名至實歸”風貌。

  1993年7月,日本黃檗宗監寺內藤文雄親自乘飛機恭送仿真身木雕隱元禪師像回祖庭供奉。1995年6月20日,由日本信徒山岡伉儷捐建的黃檗山萬福寺隱元紀念堂落成。

  走到隱元紀念堂庭下,我駐足在一處醒目的寬幅石碑前。一道夕陽半隱半現地照在斑駁不清的碑文上,我近前仔細端詳,這是一塊《東渡僧人供養碑》,上面鐫刻著隨隱元法師東渡僧眾的芳名,先后共有87人,下有小字刻其身份及原籍,其中40余位是福建人。僧眾不乏出身畫師、工匠、藝人等。這塊供養碑是日本滋賀縣山岡容治和夫人嚴慕娥捐建的。

  經過多年的努力,特別是日本等國的海外人士的捐資,萬福寺修建工程圓滿竣工??傞T、山門殿、天王殿、經幢、大雄寶殿、七寶塔、回向堂、法堂、禪堂等建筑逐步落成,于1997年12月8日舉行了開光慶典法會及佛像開眼法會。近年來,每逢隱元大師的誕辰或圓寂紀念日,都有大批的日本信徒組團到黃檗山萬福寺和隱元紀念堂來舉行祭奠儀式和朝拜。1979年以來,日本黃檗宗信徒多次組團到福清祖寺拜塔謁祖。2011年,黃檗宗開山350周年慶典,日本以中澤元重為團長的30余人,專程來祖庭古井汲水,帶回日本作為茶道表演供奉隱元大師之用。近10多年來,悲升法師接待的日本百人以上大團體就有12次,小團體和個人散客更不計其數。

  我問悲升法師,我們祖庭有派團赴日交流嗎?

  悲升法師一共去過4次日本。他向我一一介紹:

  1999年,日本黃檗宗眾下院發函誠邀悲升法師訪日。悲升提出要重走一遍隱元法師當年弘法路程,隱元住持過的寺院都要親歷親為參拜。所到之處,僧眾列隊歡迎,一起傳修茶道、普查料理等佛教飲食文化,接待的黃檗宗管長內藤文雄、宗務總長赤松達明、庶務部長中澤元重都對隱元大師念念不忘,感恩戴德。他們送給祖庭古黃檗寺當年隱元修訂的《黃檗清規》《獅子巖志》《黃檗寺志》4冊,《隱元法師全集》12冊。這些寶貴資料,祖庭已在“文化大革命”破“四舊”中被焚。他們還鄭重承諾,當年隱元禪師東渡從中土背去多少佛學經典,今后都要分批背回給祖庭。2006年,日本成立《大伯樂經》寄贈委員會,管長赤松達明親自背回600卷線裝版《大伯樂經》到古黃檗寺。

  2003年,悲升法師參加省佛教協會訪日友好交流團到京都黃檗山萬福寺,管長仙石泰山親自接待。參觀了文華殿和鐵眼版《大藏經》,有宣紙印刷的150多卷,是當年隱元禪師和弟子鐵眼禪師木雕石版印刷,現已列為日本國家級文物。管長答應日后復制一份送給祖庭珍藏。

  2005年,參加日本黃檗宗信徒山岡容治追思會。

  2012年,悲升法師與監院恒愿法師同行,參加日本黃檗宗開宗350周年紀念活動。

  我問:近兩年來,中日交流還正常嗎?

  說到這里,悲升法師驀地神情黯然,面容嚴肅,十分惋惜地說:“由隱元大師開創的這種中日友好交流傳統,這兩年停頓了。我想是由于政治氣候的影響。但我相信這種停頓不會長久。我曾多次給日本黃檗宗管長、部長分別寫信,說明我們的態度:信仰應該沒有戰爭、沒有國界和地域的阻隔,信仰交流的暢通不應受到政治氣候的影響。中國佛教徒和中國人民愿意和日本佛教徒、日本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臨風把筆,翹首東望,鴻斷魚沉,渺無回音。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環顧四野,追古撫今。我堅定相信,東瀛信眾、扶桑百姓,內心必然同樣燃燒著這種強烈的愿望:渴望持久和平,矢志不移;珍惜中日友誼,地久天長!盡管有人倒行逆施,踐踏正義,不問蒼生拜“鬼神”,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隱元在天之靈,一定祈望看到他開創的友誼之舟沖破駭浪萬載綿遠。

讓大師永遠放心,拈花微笑吧!

本文原載于建省炎黃文化研究會、省作協“走進八閩”文化采風系列之《走進福清》;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