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精品一区二区,濑亚美莉作品番号,aaa成人永久在线观看视频,好男人好资源在线观看视频,黑丝美女被人操,日日网站


2025-02-07 22:03 來源:福建炎黃縱橫 作者:陳支平



    莆仙戲《御史江春霖》

  與江春霖的家國情懷

 

陳支平

 

 

莆仙戲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充分運用地方戲的藝術表現形式,塑造家鄉足以垂范后人的歷史人物形象。例如宋代抗元民族英雄陳文龍、海神媽祖林默娘、名臣陳經邦、修筑木蘭陂的李宏,大唐梅妃江采萍,明代三教先生林龍江,以及鄰近的臨水夫人陳靖姑、明代理學家蔡清等。新編歷史劇《御史江春霖》則講述了清代敢于直言進諫的御史江春霖一生清廉、不畏權貴的故事。這部作品曾榮獲福建省第十屆百花文藝獎三等獎、第八屆福建藝術節暨第二十八屆全省戲劇會演優秀劇目獎。本文就《御史江春霖》一劇中所體現的江春霖家國情懷,做一延伸性的敘述。

 

    一、江春霖的錚錚鐵骨與《御史江春霖》一劇梗概

 

江春霖(1855—1918),字仲默,號杏村,福建莆田人。光緒二十年(1894)考中進士,名列第一。選庶吉士,歷充翰林院檢討、武英殿纂修、國史館協修、撰文處行走。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一說光緒三十年),補江南道監察御史。不久,掌新疆道,歷署遼沈、河南、四川、江南道監察御史。他以屢劾權貴聞名,曾彈劾過袁世凱,“直聲震天下”[1]。宣統二年(1910)棄官回鄉養母,并盡力于家鄉公益事業。其著有《江侍御奏議》《江春霖文集》《梅陽山人詩文集》等傳世。

莆仙戲《御史江春霖》的開頭部分,講的是江春霖在翰林院任職時,由于敢于直言,許多上僚很不待見,有意壓制他的升遷。光緒二十九年(1903)慈禧太后親自主持廷選御史,江春霖志在必得,不得不改換字體筆跡,試圖避過上僚的壓制。劇本寫道:

江春霖:“因下官直聲敢言,得罪權貴。此事朝野盡知?!蓖榻毫氐泥]傳部尚書岑春煊為江春霖辯護:“筆跡是假,文章為實,怎說欺瞞?”慈禧:“哀家奇了,內閣軍機、六部九卿,朝廷要職多了去,江卿為何對五品諫官情有獨鐘?”江春霖答:“天下事關乎庶政得失,須宰相秉忠執政,更須諫官秉正執言。所以唯宰相知無不為,唯諫官知無不言。臣愧非宰輔之才,卻抱定諫官之志。內憂外患,民不聊生,太后立意振興,正需言官出力之時,所以臣此番志在必得?!?/span>[2]雖然許多主選官反對,但是江春霖最終為慈禧看中。慈禧:“江愛卿,你憑文章取勝,改筆跡不算過錯,哀家當殿欽點你為第一記名御史?!嫉澜毫刂甭暩已裕袢找姷桨Ъ遥泻卧捴v?”江春霖既為慈禧所欽點,按照常理應該說些感恩奉承的話,不料江春霖把直言的矛頭直指慈禧太后。江春霖規勸道:“臣請太后慎用洋胭脂?!筚F體安康,乃天下福份,洋物西來,若只貪其粉飾顏容、膚色還春之功,卻不察其毒素隱患,必為其害,請太后慎用!”慈禧一時無語。眾朝臣錯愕。眾朝臣對唱曰:“江春霖出言無顧忌,膽大包天無人及?!贬红樱ㄅ猿骸皺M空出世剛直臣,是我清流真無疑。”江春霖(旁唱):“圣心若無從善意,百廢待興盼無期?!鞭葎粒ㄅ猿骸耙灾毖麑櫢珊?,今日叫他死無全尸。(白)太后,江春霖出言無狀,觸犯天威,罪該萬死!”朝臣(考官等部分朝臣):“是啊,罪該萬死!”

江春霖的此次犯顏直言,竟然得到慈禧太后的寬宥,躲過一劫。岑春煊等少量同情江春霖的官員都為他捏了一把汗。江春霖以為慈禧太后是一位愿意納諫的好君王,于是當場彈劾起掌握軍事大權的直隸總督袁世凱,說袁世凱拉幫結派結黨營私,望朝廷加以裁抑!第一軍機大臣、慶親王奕劻為袁世凱辯護:“太后,袁世凱創新軍,興洋務,一向以務實求振興?!苯毫厮餍园褢c親王奕劻一道彈劾。江春霖:“太后啊!袁氏世凱借新政,舉薦私屬,糾結疆臣,門生故舊尊為首,貝子載振兄弟稱。……權貴一旦威名甚, 黨同伐異朋比興。 朝廷若無事裁抑, 兇國害家貽患深?!?/span>

慈禧太后從維護自家皇權的立場出發,本來就對袁世凱兵權過重心懷顧忌,于是借江春霖彈劾之由,薄懲了袁世凱,免去他直隸總督的職務,轉任軍機處副大臣。慈禧唱道:袁氏世凱勢擴張,三分忌憚曾醞釀。江卿彈劾矛頭正,借他奏言警告彰。 

江春霖  吳清華飾(莆仙戲《御史江春霖》劇照)

微信圖片_20250207163138.png關于江春霖彈劾袁世凱、慶親王奕劻等權貴大臣的事跡,《清史稿》中也有記述:(光緒)二十九年(江春霖)轉御史,首論都御史陸寶忠干煙禁,不宜為臺長,劾親貴及樞臣疆臣,章凡數十上。德宗季葉,袁世凱出督畿輔,入贊樞廷,權勢傾一時,春霖獨論列十二事,謂:“洪范有言:‘臣之有作威作福,其害于爾家,兇于爾國?!蹲笫蟼鳌吩疲骸芫摚且跃埸h,有黨而爭命,罪孰大焉?……今不獨為國家計,宜加裁抑,即欲使世凱子孫長守富貴,亦不可無善處之法?!彼檬羌m彈世凱及慶親王奕劻父子,連上八疏,皆不報,然朝貴頗嚴憚之。宣統改元,醇親王載灃既攝政,其弟載洵、載濤分長軍咨、海軍,頗用事。春霖謂:“……慎終于始,要宜杜漸防微。”又謂:“景皇帝以神器付之皇上,沖齡踐阼,軍國重事,監國攝政王主之。治同其樂,亂同其憂,國之不保,家于何寄?”……明年又劾江西巡撫馮汝骙謾欺狀,效宋臣包拯七上彈章,末復言:“是非不明,請將前后章奏明詔宣示敕部平議?!闭Z至戇直,被訶責。復劾奕劻老奸竊位,多引匪人;非特簡忠良不足以贊大猷、挽危局。詞連尚書徐世昌,侍郎楊士琦、沈云沛,總督陳夔龍、張人駿,巡撫寶棻、恩壽等十數人。朝旨再責之,令回原衙門行走。春霖遂稱疾歸。越八年,卒。[3]

清朝末期,朝中言官敢于如此毫無顧忌彈劾權貴的,除了江春霖之外再無二人。《清史稿》撰者在《江春霖傳》之后論曰:“有清列帝,家法最嚴,迨至季世,創制垂簾,于是閹寺漸肆,而親貴權要亦聲勢日著,雖有直言敢諫之士,無補危亡,……春霖連劾權貴,言尤痛切,當國者終于不悟。”[4]

微信圖片_20250207163124.jpg

袁世凱設宴拉攏江春霖(莆仙戲《御史江春霖》劇照)

江春霖冒死彈劾慶親王奕劻和袁世凱等人,自然遭到慶親王奕劻和袁世凱等人的強烈反彈,他們二人多次密謀,試圖對江春霖去之而后快。奕劻唱道:慰亭話語如雷霆,一下驚醒夢中人。朝堂江湖,不進則退,豈能枉費多年經營。(白)這事,決不能讓他(江春霖)得逞。

袁世凱則先采用拉攏的辦法,試圖軟化江春霖。他設下酒宴,盛情邀約江春霖赴宴敘舊。袁世凱:“請坐。(同入座)袁某久仰才華,早想拜訪一敘。聽說仲默善飲,今日特備好酒,與你把酒言歡。”袁世凱(唱):“定海之內無私仇,勿因前事結冤仇。我同慶王爺,愿與和好修。但愿干戈換玉帛,消舊怨,化敵為友。從此消舊怨,化敵為友,化敵為友。”接著,袁世凱以高官厚祿相引誘。袁世凱:“‘仲默苦心孤詣改筆跡應試,豈甘止步小小御史之職?袁某但有一日,仲默的高官厚祿又有何難?”袁世凱(旁唱):“我以前程相勾,不信他不入彀。若能為我所用,如虎添翼,許他封侯?!苯毫兀ㄅ猿骸靶?/span>將憨直譽并延,何況為五斗米折腰。笑他野心膨脹,惱他意滿志驕。擊鼓罵曹,且借烈酒澆。……休怪江某言耿直,為官宜該秉正氣。莫效漢霍光明居正,破家滅族何哀戚。驕縱太過滿招損,古人有訓當記取?!痹绖P惱羞成怒,威脅江春霖曰:“江御史,你可知螳臂當車的后果?”江春霖針鋒相對:“我早存蜉蝣撼樹之心!”江春霖雖然屢遭壓制,但是他始終不改初心,毅然表白:“我不信,烏云終蔽天,我不信,正道求無盼。我要逆流而上,哪怕孤忠犯龍顏。 拼著官身前途, 誓為社稷除權奸。要學那包希仁,七彈奏章,奏章七彈?!?/span>

雖然屢受挫折,江春霖毫無畏懼,繼續彈劾慶親王奕劻等黨伙。在確鑿的證據面前,慈禧也感到慶親王奕劻一伙太離譜,決定懲罰他們。慈禧:“將御前大臣、農工商部尚書載振開缺,將奕劻押下!”在這關鍵時刻,慶親王奕劻看準慈禧太后的軟肋,即誣告江春霖暗中幫助光緒皇帝和革命黨人。奕劻:“太后,江春霖自任御史,連上奏折幾十道,彈劾去職十幾個大臣;此次彈劾老臣,又牽涉官員幾十人,其中不乏皇族貴戚,他這是巧借反貪之名,挖我愛新覺羅墻腳,毀我大清朝的根基?。∑鋵?,江春霖是受岑春煊指使!……岑春煊此番返京,蓄足野心,明知皇上記恨老臣和袁世凱,便借江春霖之手彈劾我二人,意欲扳倒障礙,迎回康有為、梁啟超。 ……臣還聽說,岑春煊當初勤王,就是受康梁指使,明為太后,實為扶皇上?!歼€知道,岑春煊與康梁還有聯系?!贝褥笤谵葎恋墓幕笾?,心情大變,“指望江岑挽危局,誰知更添亂云卷。康梁紛擾又重猖,驚悸突來怒生怨……細思量,奕劻雖有過,多年追隨榮辱共。江春霖彈劾涉者眾,耳目盡棄,誰為愛新覺羅保萬全?(氣極,欲倒)……挖我墻腳心不軌,毀我根基猶難容。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快刀亂麻莫惶恐。(斷然)下旨!……岑春煊身為朝堂重臣,授意言官,陰結外援,禍亂朝堂,立即開缺郵傳部尚書之職?!毫?!你與革命黨關系曖昧,暫停御史之職,念你忠直,暫不罰罪,回原衙門行走”。民國對此事有記載云:“奉上諭,御史江春霖奏參慶親王奕劻一疏,牽涉瑣事,羅織多人,朝廷早鑒其誣妄。其中謂陳夔龍為奕劻之干女婿,朱家寶之子朱綸為載振之干兒,尤屬荒誕不經。當經諭令明白回奏。茲據覆奏率數十年前捕風捉影之事,及攻訐陰私之言,皆屬毫無確據,恣意率扯,謬妄已極。國家設官言官,原冀指陳得失,有俾政局。若如該御史所奏,實屬莠言亂政,有妨大局。親貴重臣,固不應任意詆誣,即內外大臣,名譽所關,亦不當輕于污蔑。似此信口雌黃,意在沽名,實不稱言官之職。江春霖著回原衙門行走,以示薄懲。欽此。”[5]江春霖想不到證據鑿鑿地彈劾慶親王奕劻,竟然會出現這樣的結局,他心灰意冷,幾于崩潰,(唱):“瞬那間,跌落九天,肝腸斷,心膽寒,淚目難張。原以為,案揭權奸除,到頭來,宵小得逞意氣揚。原以為,太后矢志圖改良,卻原來,家天下只為?;蕶唷T詾?,盼來新政救華夏,誰知力挽狂瀾空一場。(白)大清無望,我報國無門了。寒窗十載,夙愿深藏,修身齊家,抱志不忘。盼能勵精圖治助補天,誰知寸心煉石已無望。只落得心神耗盡,步履蹣跚,四顧惘然,一夜白發生蒼蒼。……”

江春霖自光緒二十年(1894)中進士入仕至宣統二年(1910)棄官回老家莆田奉母,不過十六年時間,而從光緒二十九(1903)擔任御史一職,為時僅有七年。在這七年中,他不懈地與權臣貴胄做毫不妥協的爭斗,試圖以自己的儒者之學,振作朝綱,挽狂瀾于既倒。但是他的這一腔熱血卻收效甚微,最終化為烏有,一切付之東流。盡管如此,江春霖這種堅持正義,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精神,正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一種具體體現。2011年9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 2011 年秋季學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中指出:“歷經磨難而不衰的中華文明,蘊涵著豐富而寶貴的思想文化遺產。諸如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開拓精神,艱難困苦、玉汝于成的頑強意志,舍生取義、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海納百川、虛懷若谷的博大胸懷,修齊治平、治國安民的政治理想,‘載舟’‘覆舟’、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革故鼎新、自強不息的執著追求,等等。在我國歷史長河中,許許多多先賢和仁人志士都對高尚的精神追求作出了闡釋。諸如孔子的‘朝聞道,夕死可矣’;孟子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賈誼的‘國而忘家,公而忘私’;諸葛亮的‘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杜甫的‘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顧炎武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林則徐的‘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秋瑾的‘他年成敗利鈍不計較,但恃鐵血主義報祖國’,等等。魯迅先生在《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一文中指出:‘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梁?!瘡囊淮淮姸嗳嗜酥臼康娜松鷮嵺`中,從中華民族傳誦千古的詩文里,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偉大的民族精神、高尚的社會風尚以及那些治國理政的思想精華。”[6]

從這一方面上看,江春霖似乎是秉持著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孤忠”精神來只身奮斗的。但是如果我們僅僅是從這一方面來評述江春霖這一“憨直御史”的話,那么對江春霖理想追求的理解是不夠的。事實上,在清末王朝腐敗日甚、備受外國列強欺凌的當口,他已經十分清楚地認識到,寄希望于大清王朝的重新崛起,已經毫無可能了。他內心的一部分,已經同情甚至盼望反清運動的勃起乃至取得成功。正因為如此,當他在朝為官的日子里,他與革命黨人于右任等交往甚密,惺惺相惜。這大概是他于宣統二年借奉母為由棄官回鄉的一個重要原因吧?劇中安排了江春霖與革命黨人于右任的相會場景:

于右任:“仲默(即江春霖)”。江春霖:“啊,你是于先生?!庇谟胰危骸罢恰V倌眠`了?!薄毫兀骸坝谟胰蜗壬?,乃《民呼報》主編?!蔽迨澹骸啊睹窈魣蟆罚繃喲剑褪菍懤蠣斘恼碌膱蠹垼俊庇谟胰危骸罢?。在下欽佩仲默的直聲,文章便出于在下手筆?!苯毫兀骸埃崆榈兀┒嘀x抬舉,仲默有禮了!”……于右任:(唱)“蠹蟲橫行欺弱小,親貴弄權肆荒唐。不甘良善遭荼毒,求見江御史訴冤枉?!庇谟胰危骸斑@腐朽的大清,還有公道人心嗎?它早就無望了!春霖,我一定要揭開黑幕!”……江春霖(白):“右任兄,你說得對,大清無望了,大清無望了!”于右任:“仲默兄,孫中山準備再次發起革命,大清滅亡只在朝夕,你跟我走吧!”江春霖  (邁一步,猶豫,搖頭):“走?我走不動了。有人打天下,有人守民心。我該回故里了?!?/span>

江春霖的這一思想轉變,從一位腐朽王朝體制內官員的盡忠職守到對王朝的徹底失望并希望有新興的力量取而代之,乃是發乎他對于國家民族的高度責任感和無限摯愛之情。

 

    二、江春霖的最后八年時光

 

莆仙戲《御史江春霖》的結局為宣統二年(1910)棄官回鄉。而江春霖回家鄉莆田之后,他的作為依然令人感佩和敬仰。莆仙戲《御史江春霖》在全劇的末尾,有這樣的幕后音:1911年,孫中山發動了辛亥革命,次年,大清滅亡。江春霖回歸故里后,對家鄉莆田的公益事業無不竭力以赴。募集各界捐資,主修、興建九里洋水渠、鎮前、南埕海堤等水利工程,又募建萩蘆溪大橋和林尾、唐安、泮洋等地石橋,造福鄉梓,萬人德之!

江春霖的為宦生涯,基本上是在翰林院和監察科道任上,這種官職是所謂的“清水衙門”,只要是不枉法,官俸收入是比較微薄的。所以當他出京返鄉之時,行囊羞澀。京中一些同情他的官民,湊了一些銀兩給他權當路費,贈金“二千兩贐其行,概卻之。都下開會送者數千人,春霖行李蕭然,惟書箱十余篋而已”[7]。“春霖歸囊無余錢,同列臺諫劇一千二百元為贈,春霖辭,賣書而歸。京津上海福州到處開會歡迎,到會者均數萬人,為御史臺未有之榮譽。”[8]

微信圖片_20250207163132.png

江春霖離京回鄉(莆仙戲《御史江春霖》劇照)

1911年辛亥革命之初,袁世凱竊國成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一度企圖籠絡江春霖出山為其所用,“辛亥革命起,特簡為福建宣慰使,丕赴。民國元年,岑春煊入閩宣撫,袁世凱命以禮征春霖,春霖婉辭謝絕。三年,巡按使許世英以春霖有修韓灞堤功,請授四等嘉禾章,春霖蓄發為道人裝,笑曰道人不需此也。覆書謝之。”[9]辛亥革命之初江春霖的這一經歷,民國《莆田縣志·通紀六》所載尤詳:

革命之役,十月十九日,福州革命軍起,閩浙總督松壽奉朝旨,促江春霖就宣使職。春霖潛往黃檗寺辟(避)之……十一月,袁世凱派岑春煊來閩,鎮撫彭壽松逃走,余文藻解職,以蔣忠銓權興化府事。岑春煊派前福寧鎮總兵吳鼎函請江春霖招撫黃濓。蔣忠銓召集各界在興化中學校開會議撫剿事宜,議論不一。春霖入城寓梅峰,孫葆镕、蔣忠銓堅請,一行到溝尾村,濓來見跪曰:大人救我。春霖諭先解散脅從,后請政府授軍職并赦前罪。濓自以不諳國語,且各界意見不一,仍懷疑懼。但三十六鄉人經春霖勸令納糧,各鄉老具不再從匪  切結,復命濓眾遂離壺山。岑春煊函春霖書略云:奉函,亂由激成,非民之罪。先生一出,片言感動,納糧者千余家。當即電達總統,以見國有君子,民實賴之。今者總統來電文曰:據福建鎮撫使岑春煊電稱,興化土匪均屬無知抗糧,攻城實由激變。前專使致江紳春霖,請其開導解勸。數日之內,納糧者千余家。閱電之余,深為嘉慰。該紳直聲素著鄉望,尤孚為大總統所深悉,此次投袂解紛,片言弭亂,具見忠信篤敬素裕平時,故感化閭里如響斯應,務望顧全大局,勉事拊循,以成克終之美。事竣之后,并望惠然肯來資我。矜式置醴擁簪跂予望之。春煊竊惟民國成立,匹夫有責,先生誼篤維桑,躬親排難,母亦謂父母之邦不忍坐視,推而廣之,四海皆兄弟也,載胥及溺豈恝然。昨得黃濓申訴一呈,歷數佘文藻虐政以自明非匪,或決意投誠,又得吳委員鼎報告知招撫條件已經公決,并限定期。先生認為可行,益感維持之盛意。春煊雖責在剿匪,私心自矢,不愿妄戮一人,況變由激成,但能悔悟投誠,亦應末減。其罪惟先生審慎而行之。[10]

從這段記載可以知道,江春霖返鄉后肯于應岑春煊之情而出面彌寇亂并勸令各鄉納糧,一是因為江春霖在朝廷時,岑春煊多方回護,不無報恩之念。再者鄉梓動亂不安,于心何忍?故江春霖不避艱險,出來安撫鄉眾。岑春煊把此事上報袁世凱,袁世凱著實把江春霖褒獎一番,允以升官為報。但江春霖早已認清袁世凱的狼子野心,無動于衷。民國二年(1913)癸丑一月,岑春煊離閩,江春霖以歲暮歸梅陽。春霖覆岑春煊略云:

信使遠臨,委以解散土匪,誼關桑梓,責無可辭,勉效馳驅,豈求聞達。不謂薦之大總統,乃以納糧之眾為春霖功。無論民之納糧懾于兵威,功不可冒,即使真實無妄,籍為要功之地,不幾盡舉其生平而棄之哉。大總統來電曰直聲素著眾望,尤孚一土匪耳,春霖出撫而眾主剿,則聲直而望未孚也。曰投袂解紛、片言弭亂,三十六鄉雖已解散,而黃濓潛伏嘯聚則紛解而亂未弭也。曰忠信篤敬素裕平時見信于鄉人,而不見信于士大夫,則反身有不誠也。曰勉事拊循以成克終之美,則匪方解散,眾復請辦,欲拊循之無可拊循也。執事引四海兄弟之義責春霖,不過為春霖不出執事,則既出矣,出未二月而引疾以退,其果疾乎?抑亦眾口謠諑,而事之掣肘者多乎。春霖伏處山林,雖使無益于時、無聞于后,猶庶幾存廉退之節。聞執事已辭職回滬攝養,而大總統之電,實寄執事望俯念神交,善為辭焉。[11]

江春霖對于在袁世凱治下復出為官毫無興趣,堅決不為所用。但是對于家鄉莆田的民間疾苦,他依然是關心備至,不遺余力,或予以抗爭,或倡導興學,或修建種種公益事業。民國《莆田縣志》載云:“邑人御史江春霖具奏莆田田賦不均,廷旨交總督松壽議覆。初民人林應同赴都察院具控田賦苛勒,批立案不行。遞解回籍,斃于按察司獄內。已而舉人陳玉章、生員俞桂科等續控不已。春霖具奏莆田田賦不均,請重訂稅則。省派委員黃逢年到莆數次,與玉章等會紳會議未定。九月初六日,江春霖奏請飭限期清理田賦。莆田丁糧皆吏胥包辦,年征四萬三千兩,分十一柜按卯完糧。城涵東陽柜大戶糧差先支繳卯,每兩額納銀二元,小戶則有每錢納數元者,糧差借端苛勒。至是省委召集縣紳會議,不論大小戶,每兩納銀幣二元,另加三角為征收費。裁通判缺,將糧米并由縣征收米,每石五元五角征收費,每石米加四角議定?!?/span>[12]江春霖的堅持,使得莆田田賦征收的艱難多少有所緩解。

光緒二十八年壬寅(1902),蔣唐佑派捐操切,廩生翁桐豫,生員劉玉麟、陳步瀛、廖春聲、鄭金聲等訴于省,當地官員不負責任,拖延多年,閩浙總督以事不干己褫革之。時邑紳江春霖在籍,仗義執言,挺身而出,囑士紳續告以救被革諸生。舉人蕭浚頥、武舉鄭廷憲、老民林以惠,率眾數百人赴府具訴。在江春霖等人的聲援下,民困稍紓。

興學和修橋堤是江春霖晚年在家鄉做的另外兩起重要善事。據民國《莆田縣志》記載,清末光緒年間,受維新新學的影響,“邑人涂開渠設立礪青小學校堂,李樹本設立普通小學堂。光緒三十年(1904)甲辰五月,大雨傾注,木蘭陂水回瀾。冬十月,邑人御史江春霖電興化府寶康,設立興郡中學堂。光緒三十一年乙巳(1905),寶康調建寧府,以賴輝煌署知興化府事,命莆田縣寧云漢、仙游縣楊文瑩合籌經費,設立興郡中學堂。光緒三十二年(1906)丙午四月初五日,興郡中學堂開學,招學生八十人?!?/span>[13]據此,原興化府屬的“興郡中學堂”,最早是在清末年間由江春霖倡導興建的。

據民國《莆田縣志·交通志》記載:“待賢里橋三迎仙橋,舊為迎仙渡官道所經,宋建炎三年(1129)僧祖遜募建廝水為二十四道,榜曰龍溪橋。后官道改,橋廢。岳守嘗取其名補造江口橋、桃源橋,在迎仙市西十里,今廢。滄波橋,在霞墩溝西通下林澄墩,宋紹定間司理陳秉建,永禾間裔孫訓導祿重建。待賓里橋、二駟馬橋,元至正三年(1343)僧古月募建,今廢。萩蘆溪橋,在興數里與廣北界,原系舟渡,雍正三年(1725)間邑人謝明遠倡募造橋,六年仙紳徐萬安創建,計十二門,翼以石欄。后圮仍以舟渡,宣統二年(1910)侍御江春霖度地就下流數十步建橋,未及興工而卒。民國十七年(1928),江春澍及侄袒筵等出而募建以鐵筋。”[14]

民國三年(1914)閏五月大水壞溝尾堤。溝尾堤為北洋眾水所趨,縣派陳清薌督修。清薌就上游窄處筑之,兩次不成,費四千余元。省派工程師測量修石堤,估費十六萬元,款無出,涵商家請江春霖督修,相度形勢,就陳橋筑堰以截白塘西行之水,次筑吳橋蝘以截北來之水,次筑東墩堰黃溝港堰樟橋堰五堰成,然后修堤,閱時四個月十一月堤成。“八月二十四日堤工合港,是夜大風雨,吳橋堰崩,大水直沖新堤,堤又壞,越日再修,十月二十四日二次合港,溝尾堤工完。此次堤崩二十三丈,惟三年江春霖所修一段屹立如故。工程之巨與三年相同?!?/span>[15]民國四年乙卯(1915)福建巡按使許世英以修堤功請授江春霖四等嘉禾章,辭不受。春霖辭勛章略云:

奉九月初二日鈞函,此次莆邑堤功深勞擘劃,克底于成,造福農民,實非淺鮮。呈奉大總統給予四等嘉禾章,不虞之譽,猥荷上陳,賞赍有加,榮幸無既。但春霖輾轉思維,有必不敢受者。霖自歸養日已有之,推隱綿之句,近蓄發道裝,形骸自放,若以事受賞,內不顧其言,外不稱其服,不敢受一。莆田僻在一隅,此堤又一隅之一,而得四等嘉禾章,功小賞大,不敢受二。貪功竊財,皆謂之盜,堤功需費取諸官民眾人捐輸,一人得獎,跡類竊財,不敢受三。好利真小人,好名偽君子。偽之與真相去有幾,不敢受四。官制久更,前清資格豈宜藉以邀新邦之賞?名曰等級相符,實則僭濫莫甚,不敢受五。木蘭韓壩,春霖皆欲引為己任,遽以此邀賞,設再任事,人或疑再覬三等二等一等之賞,終南捷徑,何辭自解?不敢受六。名器者國家所以奔走天下士,自問何人,敢懷芥視屣脫之心?而出處殊途,取合有義,推之薜蘿鮮恥芳杜厚顏,不免北山移文之誚。弗推則委大總統之惠于草莽,恐輕褻名器,而傲慢不恭之罪,無所逃于兩間也。敢布下忱代達,務懇收回策令,俾春霖得援黃冠備顧問之例,優游林下,侍老親以天年,則受賜多矣。[16]

從《辭勛章》中,我們可以再次見到江春霖對于袁世凱的執政心懷堅定的抵制之意,但是莆田北洋修堤,關系到莆田農村數萬以至數十萬人民的生計,他不計得失,依然承擔其責,充分體現了江春霖一心為民的寬闊胸懷。

我們綜合概括江春霖自中進士以來的功業,主要分為在朝中不畏權貴恪盡御史職守,以及棄官回鄉后盡力為家鄉的穩定和諧平安進步做出自己的努力。江春霖在朝中的作為,我們或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理解為清王朝盡忠,但是他的這一盡忠,切不可認為僅僅是為了愛新覺羅氏的王朝的長治久安,他之所以不顧一切地彈劾慶親王奕劻及袁世凱等權貴,其中也包含著為天下蒼生計的情懷。至于他晚年回鄉之后,為家鄉盡力,則是更為直接地以老百姓的利益為出發點。因此,我們可以這樣評述江春霖的一身功業:家國情懷是他永遠秉持的儒者最高理想。

本文原載于《炎黃縱橫》雜志2025年第1期,作者為廈門大學國學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注:

[1](民國)《上杭縣志》卷33, 民國二十八年鉛印本。

[2]本文所引《御史江春霖》劇本,由姚曉群先生撰寫。

[3][4](民國)趙爾巽撰:《清史稿》卷451,列傳二百三十二·江春霖傳,中華書局1974年版。

[5][7][9](民國)《莆田縣志》卷31,江春霖傳,鈔本。

[6]習近平:《領導干部要讀點歷史》,《學習時報》2011年9月5日。

[8][10][11][12][13][15][16](民國)《莆田縣志》卷3,通紀六,鈔本。

[14](民國)《莆田縣志》,《交通志》。本書為鈔本,卷目安排尚未完備,故《交通志》無卷數標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