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精品一区二区,濑亚美莉作品番号,aaa成人永久在线观看视频,好男人好资源在线观看视频,黑丝美女被人操,日日网站


2024-12-24 12:51 來源:福建炎黃縱橫 作者:陳國發


·“李綱學術研究”專題·

 

李綱民本思想及其當代價值

陳國發


       我的故鄉邵武是個好地方,好山好水人杰地靈。古往今來,多少仁人志士為江山社稷和黎民百姓甘于奉獻。最著名的應為宋代名相、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抗金英雄李綱,他在58年的生命歷程中,經過了宋徽宗、宋欽 宗、宋高宗三朝,從政數十載,為“南渡第一名臣”。在家國危機空前嚴峻的時代,他屢次直言進諫,卻宦海沉浮,遭六次貶謫,三次外放,足跡踏遍四川、河北、福建、江西、江蘇、湖南、湖北、海南等地,行程一萬一千余公里。然而他初心不改,尤其在被貶謫的崗位上,他始終貫徹“愛民為民”的民 本思想,并將之化作具體行動,結出累累碩果,被受益地區的人民永恒地傳頌。

 

    一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政治品格

紹興二年(1132),李綱謫居時,運用比喻和擬人手法,以詠物為名,自喻為實,寫下了《病中》這首形象生動、立意高遠的千古絕唱:“耕犁千畝實千箱,力盡筋疲誰復傷?但得眾生皆得飽,不辭羸病臥殘陽。”八百多年之后的20193月,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訪問意大利,在羅馬會見時任意大 利眾議長菲科的談話中有一句:“我將無我,不負人民。”映照出人民領袖的 赤子之心,真切表達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與李綱“但得眾生皆得飽, 不辭羸病臥殘陽”高度契合;與儒家思想中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寧”,朱熹 理學的“國以民為本,社稷亦為民而立”一脈相承。林則徐對李綱給予高度評 價:“進退一身關社稷,英靈千古鎮湖山?!崩罹V一生,雖壯志未酬,自號“梁溪病叟”,但他不論在什么崗位,都把愛民為民的思想付諸實踐,為增進民生福祉,開創性地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二為民請愿、無私無畏的愛民情懷

宣和元年(1119)六月,北宋國都開封暴雨傾瀉,大水成災,渺漫如 湖,漕運不通,災情嚴重。但朝廷上下歌舞升平,大臣們全面噤聲,李綱絕然不顧自己官微言輕,滿懷一腔熱血上疏《論水災事乞對奏狀》,指出災情來臨,“積水暴集,浸民居”,本應“群臣竭智效力,捐軀報國”,可奇怪的是“累日以來,傾耳以聽,缺然未聞”。災民遲遲得不到救濟,是當權者不負責 任的失職行為。之后再次進諫宋徽宗皇帝,請求朝廷積極采取措施,“安集民 居,借貸賑濟,務令復業,無使失所”,減輕人民負擔,減免當年賦稅,賑濟 災民。“凡營繕工役,花石綱運,有可省者,權令減罷”,并指出要停止擾民,懲罰玩忽職守的官員,提拔重用關心人民疾苦的有識之士。

李綱兩次上疏直擊朝政的弊端和要害,對粉飾太平的帝王宋徽宗及群臣,無疑是當頭棒喝。李綱很快遭受打擊報復,被貶到福建南劍州所轄的縣,任稅務小官兼武平知事。

 

    三、除暴安良、興學教化的社會治理創新

《武平縣志 ·名宦》記載,宣和元年(1119),李綱來到武平,看見的景象是“伏莽滋漫,草木皆兵。四鄰多壘,雞犬靡寧”,整個社會動蕩不安,人心惶惶。他旋即展開社會治安整頓,以“團結民心,安內攘外”,使“不軌之徒, 聞風星散, 四民成登衽席之安,商賈得免裹足之患”。社會秩序很快好轉,老百姓有了安全感。與此同時,李綱經過充分調查研究,得出問題之癥結:“人君之治莫大于道德教化?!蔽淦健叭怂厣形洹泵耧L彪悍,且文化落后;要“止邪行于未形”,在“嚴吏治”的同時,更重要的是“敦教化”。

于是,李綱選擇了風景奇秀且幽靜的縣城西郊靈洞山,創辦了“讀書 ”,并親自授課傳播“仁、義、禮、智、信、忠、孝、廉、恥”等儒家思想和文化。同時為“讀書堂”作詩一首:“靈洞山清仙可訪,南巖木古佛同居,公余問佛尋仙去,贏得工夫剩讀書?!币驐l件所限,“讀書堂”第一期僅收了十名學子。辦學之初,紀律嚴明,規定學生不準游山玩水,不得返家攜帶米、菜,僅允許父母七天送一次,到山腳下的相會嶺交接。由于治學嚴謹、教學相長,之后十名學子中有九人考中了秀才,“讀書堂”從此名聲大噪。

宣和七年(1125),李綱官復太常少卿之時,《武平縣志》記述:在李“去任之時,攀轅臥轍,截蹬留鞭,恨不能阻”。父老鄉親感念李綱的惠政仁德,拉住李綱的馬車,抽掉馬車的蹬板,奪下馬鞭,甚至臥到車輪下,不讓他離去。長亭外,古道邊,百姓十里相送,惜別之情天地可鑒。從此,讀書”里飄出的書香,在武平大地上久久回蕩,催生了文廟、梁山書院,書香飛入尋常百姓家,生生不息,代代相傳。

 

    四大愛無疆、拯救百姓的崇高境界

南宋建炎四年至紹興二年(1130 1132),宋宣撫副使大將軍韓世忠奉命率軍進攻建州(今福建省建甌市),平定范汝為起義。用火炮攻破建州城之后,韓世忠懷疑城內有居民幫助過起義軍,想要屠城,卻拿不定主意。于是,他先趕到福州拜會老上司李綱,說明建州平亂戰況和屠城的想法。李綱聽罷,神情嚴肅地指出:建州城的老百姓是無辜的,不能屠城。韓世忠接受了李綱的忠告,李綱的一句話使建州全城十萬生靈免遭涂炭。待到韓世忠回師建州,城中老百姓感恩戴德,熱烈歡送,場景壯觀,韓世忠卻對他們說:“讓你們活命的是李綱相公啊。

 

    五、扶貧濟困、為民解憂的實干作風

李綱一生四次回到故鄉邵武省親。紹興八年(1138)正月,李綱數次申請退居閑職,終獲宋高宗批準。他隨即從江西南昌出發返回福州,途經邵武,第四次回到了故鄉。走親訪友期間,他看見至親鄉鄰中有不少的貧困戶,他便立即策劃實施,成就了一項慈善義舉——置義莊。他拿出個人俸祿購置田產糧食,用田租贍養族親中的貧困戶。《忠定公年譜摘要》記載:“九年己未,公年五十七,是歲置義莊——孔潭坵,載骨米五十石?!边@與宋代名相范仲淹在故鄉蘇州置義莊的善舉不謀而合。紹興十年(1140),李綱好友資政殿大學士李光,在祭奠緬懷李綱時寫道:“庇族金錢盡,談兵玉帳空。”這兩句詩高度概括和評價了李綱置義莊的善舉。

紹興二年(1132)二月,宋高宗恢復李綱觀文殿學士之職,啟用他任湖廣宣撫使兼知潭州(今湖南省長沙市)。當時的亂世,數萬匪盜猖獗,導致民不聊生。李綱到任后,采取不同政策,對“小民迫于衣食”者, 以撫為主;對頑固的盜匪,則盡皆蕩平。不到一年,湖南“境內遂安,流移歸業”,一解民憂,老百姓得以安居樂業。

縱觀先賢李綱的一生,除了政治、軍事、文學等領域的卓越才能之外,愛民為民的民本思想始終與他如影隨行。尤其是在被貶謫的人生低谷中,這種思想更是得到了充分的發展,且成效卓著,在歷史長河中,持續閃耀著人性的光芒。他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政治品格,為民請愿、無私無畏的愛民情懷,除暴安良、興學教化的社會治理創新,大愛無疆、拯救百姓的崇高境界,扶貧濟困、為民解憂的實干作風,歷經近千年的沉淀,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 重要組成部分,與當代中國共產黨“以人民為中心”的執政理念完全一致,應為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黨和政府的管理者所傳承與借鑒,不斷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作者簡介:陳國發,福建省投資開發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原黨委副書記、董事、高級政工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