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精品一区二区,濑亚美莉作品番号,aaa成人永久在线观看视频,好男人好资源在线观看视频,黑丝美女被人操,日日网站


2024-11-05 09:37 來源:福建炎黃縱橫 作者:吳邦才


·“李綱學術研究”專題· 


論鐵血丞相李綱的英雄本色

 

吳邦才

  

 邵武,歷史上被稱為鐵城。這座鐵城在宋代出了一位鐵血丞相——李綱。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每一位英雄都有其英雄本色。名垂青史的抗金英雄李綱,其鮮明的英雄本色便是:愛國愛民、無私無畏、能文能武。

 李綱可謂是愛國愛民的英雄。李綱出生在內憂外患的戰亂年代,從小立志忠義報國濟民。政和二年(1112), 三十歲的李綱進士及第,走上仕途,累官至監察御史兼殿中待御史。宣和元年李綱任太常少卿,他上的第一份奏折, 是針對京都遭水災,提出“因眾志,協眾力,濟危圖安,上以答天地之戒,下以慰億兆之心”的憂國恤民的主張。然而,忠言逆耳。李綱的進言非但不被采 納,反而被斥“所論不當”,貶職南劍洲沙陽縣監稅務。紹興三年(1133), 荊湖一帶農民因不滿朝廷對外御敵不力,對內暴斂橫征,紛紛起義。朝廷為安定后方,又重新啟用李綱,為荊湖廣南路宣撫使,兼知潭州(今湖南長沙)。

 李剛到任后采取懷柔之策,招撫起義軍,廢除苛捐重賦。不到一年,荊湖地區 “境內遂安,流移歸業”。然而,朝中奸臣誣告李剛居功自傲,“使軍民獨知 有綱,不知有陛下”。李綱又被降職為西京崇福宮提舉。李綱一生仕途多舛, 六起六落,每次都因為評擊誤國秧民之弊,主張救國恤民之舉而受政治迫害, 遭貶受挫。但是,無論蒙受多少委曲,遭遇多少磨難,李綱都始終不改初心,堅貞報國,心系蒼生。

 朱熹在親撰的《邵武軍學丞相隴西李公祠記》中盛贊李綱:“知有君父 而不知有其身,知天下之安危而不知其身之禍福。雖以讒間竄斥,屢瀕九死, 而其愛君憂國之志,終有不可得而奪者,是亦可謂一世之偉人矣!”并為李忠 定祠書匾“一世偉人”,還題聯:“孤忠偉節、垂法戒于萬世;至策大猷、奠宗社于三朝。”

 李綱更可謂是無私無畏的英雄。宣和七年(1125),金國敗盟,舉兵南侵直逼汴京,在朝文武,茫然無策。這時,李綱挺身而出,血書奏請徽宗內禪欽宗,并上“御戎五策”。徽宗恐慌,倉皇離京, 出走鎮江。欽宗下詔親征, 任李綱為尚書右丞,兼親征行營使。李綱臨危受命,帶領軍民拼死保衛汴京。 見久攻不下,金兵撤退。然而,汴京保衛戰后,朝廷竟以“專主戰議,喪師費 財”的罪名,將李綱撤職,貶到西南擔任閑職。靖康元年,金兵再度南侵,汴京城破,擄徽宗、欽宗父子北去,北宗遂亡,令李綱悲痛不已。

 南宋政權建立之初,宋高宗起用李綱為相。李綱提出了抗金建國的十大主張。然而,宋高宗聽信主和派讒言,未采納李綱的主張,反而將李綱落職 去鄂州,后流放到海南島。建炎三年(1129),金兵又大舉南侵,宋高宗為抵 抗金兵,不得不把李綱調回。李綱針對金兵渡江進犯,上奏御敵三策。宋高宗 稱贊“料敵于千里之外,制勝于三策之間”,采納了李綱的御敵之策。軍民團結奮戰取得了抗金斗爭的勝利。但朝廷卻以勝求和, 向金稱臣納貢,簽訂了屈辱的“紹興和議”。李綱極為氣憤,痛國事無可為,請辭回鄉養病,臨終前仍 念念不忘“收復失地”。李綱雖是壯志難酬,但心系社稷,無私無畏的精神永 存。明代工部尚書雷禮拜謁李忠定祠后贊嘆:“孤忠自許扶三帝,九死何為惜一身。”

 李綱還是能文能武的英雄。李綱本是一介儒生,懷有“繼往圣之絕學, 開萬世之太平”之志。只是由于時逢亂世,外敵入侵,為了保家衛國,臨危受命投筆從戎,成為領兵打仗的軍事家,但其本質上仍是飽讀詩書的儒學家。

 李綱通經學,精詩文。他對《易》學潛心研究,著有《易傳內篇》10卷,《易傳外篇》12卷,《論語評說》10卷等,成為從祀于孔廟的儒學先賢。 李綱生前書寫的奏折數十篇,不僅切中時弊,顯露真知灼見,而且行文簡約, 文詞鋒利,不失為佳作。李綱還寫了不少詩詞,多半是抒發情懷的。如《病 牛》一詩:“耕犁千畝實千箱,力盡筋疲誰復傷?但得眾生皆得飽,不辭羸病 臥殘陽。”借牛自喻,抒發以天下蒼生為已任的濟世情懷。李綱對家鄉閩北飽 含深情,寫了不少思念家鄉,贊美故里的詩詞。其中,篇幅最長的是李綱途經 武夷山時寫下的《武夷山賦》。李綱在序中寫道:“予閩人也,游宦四方,每 以未至其下為恨。”賦中對武夷山奇觀佳觀,極盡贊美,借此抒發對故鄉的無比熱愛與眷念。

 具有愛國愛民、無私無畏、能文能武之英雄本色的李綱是閩北的驕傲,是福建的驕傲,更是中華民族的驕傲。今年,適逢李綱誕辰940周年,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們緬懷李綱愛國愛民的英雄事績,更要弘揚李綱無私無畏的斗爭精神,增強能文能武的過硬本領。時代呼喚英雄,也必將造就英雄。我們相信,新時代一定會涌現出更多英雄,為強國建設構筑新的長城。

 

  作者簡介:吳邦才,武夷學院原黨委書記、武夷文化研究院名譽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