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精品一区二区,濑亚美莉作品番号,aaa成人永久在线观看视频,好男人好资源在线观看视频,黑丝美女被人操,日日网站


2019-11-11 11:20 來源:福建炎黃縱橫 作者:林正德


北 峰 彩 云 歸


林正德


 

應約投稿給《福州晚報》我年輕時的照片.jpg

作者上中學時的照片

 

北峰位于福州北部晉安區,素有福州“后花園”之稱。這里風景秀麗,峰巒疊翠,溪瀑淙淙,是旅游度假的好去處。上世紀70年代“教育革命”浪潮中,福州市各中學還把分校辦到北峰山區。

1975年初,福州市教委要搞一個反映福州市各中學北峰分校學習、勞動、生活情況的“教育革命成果”攝影展覽,我被推薦到該攝影展覽籌備組幫忙。籌備組成員只有八九個人,負責人是陳佐洱老師(后任國務院港澳辦常務副主任)。他在籌備會上說,我們籌備組人員少,拍攝任務又要趕在各分校寒假之前完成,離現在只有十余天,肩上的擔子很重,大家要抓緊時間。接著,他將展覽內容分成幾大部分,并按此布置拍攝工作。過了幾天,我們一行人乘上中型吉普車,向福州北峰進發。

公路盤旋繚繞,九曲十八彎,而福州各中學的北峰分校又是星羅棋布,校舍都是簡陋的土木結構房,四周群山環抱,條件雖比較艱苦,但有學校領導和老師們的悉心照料,學生吃飯不用愁,比老三屆知青們上山下鄉的生活條件要好得多。我們每到一個分校,他們都主動、積極地配合我們的拍攝工作。我們發揚連續作戰的精神,不辭勞苦地奔波于北峰山區各中學分校,連續拍了十天,終于完成了任務。至于后期的膠卷沖洗、照片放大、制作展板等工作,則由福州圖片社胡國欽先生承擔。

展覽會終于如期在福州市五一廣場展覽館展出。開學后,福州市各中學都組織師生們前往觀看。我拍的許多張照片被放大成大幅照片懸掛在館內墻壁上,當我站在自己拍攝的照片面前時,心中油然充滿了自豪感。

彈指一揮間,幾十年過去了,這些往事也在我的腦海里漸漸淡漠了。前一陣子,因寫文章翻動舊相冊,發現有幾張福州各中學北峰分校的老照片,覺得彌足珍貴,趕緊將照片拿到店里掃描,然后,在電腦里細心修復。

2018年12月5日,由福州市晉安區政府、晉安區旅游事業局發起的“重拾芳華 遇見美好”晉安北峰行主題活動,并聯合福州晚報啟動向社會公開征集上世紀70年代福州北峰校區的老照片,以及與北峰相關的難忘故事。我在《福州晚報》上看到消息,即把《當年福州北峰分校剪影》一文連同那幾張老照片電郵給《福州晚報》。一周后,我接到《福州晚報》江記者的電話,她說那幾張照片拍得很好,十分珍貴,并詢問我是否愿意接受他們的電話采訪。我答應了。

2018年12月21日《福州晚報》用將近整版的篇幅發表對我的電話采訪報道《在歲月如歌中找你》,并用電影膠帶的模式刊登了先前寄出的7張老照片,還登了一幅我年輕時的照片。

2019年3月31日,應《福州晚報》的盛情邀請,我作為嘉賓,參加了以《春風得意北峰行 一日重拾芳華年——北峰分校喊您回家 鄉村振興請您獻策》為主題的專場活動,與8所學校200多名學子們一起故地重游。

車上,腦海里盤旋著另一個問題,也就是2018年12月21日《福州晚報》那篇報道的小標題:“他用鏡頭記錄北峰分校  這些老照片里有你嗎?”我希望能在今天的活動中遇見當年鏡頭中拍攝到的那些學子們。

15部中巴的車隊到達了嶺頭村的北峰中學,主會場便設在該校大操場上。主席臺背面是一幅造型別致的巨大牌子,上面寫著:“春風得意北峰行/ 一日重拾芳華年/——壽山專場發團授旗儀式”。廣播里循環播放著上世紀70年代的經典歌曲,主席臺前方及左右側豎立著一塊塊創意展板,展現上世紀70年代的老物件如黑白電視機、收音機、自行車、縫紉機等和北峰分校學子們的老照片,許多學子們紛紛和展板合影,仿佛穿越時間回到了當年在北峰分校的青蔥歲月。

大會開始,晉安區政府領導和福州晚報社領導在主席臺上集體亮相。當年福一中分校學子代表雷晉萍在大會上發言說:“在北峰分校的實踐歲月,給我們留下許多深刻的記憶。……在分校學習期間我們不僅收獲了友誼,還獲得一筆難得的精神財富,希望校友們能夠常回‘北峰老家’看看。”

隨后,舉行授旗儀式,8所分校學子代表列隊上臺接受各分校的旗幟,接過旗幟的學子們在臺前排成一排揮舞著旗幟,象征著青春的歲月永遠神采飛揚。

接下來,學子們都到北峰中學教學樓各分校教室,“重上一堂課”。我就近來到福十五中的教室,一位該校語文老師也來參加這次活動,他的年齡大約70多歲,脖子上也圍著一條紅圍巾,“上課了”,今天這堂課由他來上,同學們要他講魯迅,他說,今天我不說魯迅,我要說分校的事,我是福建師范學院中文系畢業的,畢業后分配到南平工作。上世紀70年代我從南平調到十五中,擔任班主任,第一節課就是帶學生步行到北峰分校。記得,那一天學生們列隊沿著盤山公路,步行三個多小時才到分校,這是我調到十五中后所上的第一節課,所以印象十分深刻。

那位語文老師上完課,恰巧就坐到我前排的課椅上,接受福建人民廣播電臺記者的采訪,事后,得知是劉彬龍老師,曾任十五中副校長。接著一位套著“班長”紅袖章的女生,她給班上的同學們發放《榮譽證書》。

而后,全班同學齊聲高唱《讓我們蕩起雙槳》,那熟悉的旋律把他們帶回童真無邪的青少年時代。

下午,嘉賓跟著福一中學子們到他們的貴洋分校舊址植樹去。可惜校舍早已無蹤影,學子們就在一山坡上三五成群地挖坑種樹,我則忙著搶拍他們栽樹的鏡頭。

忽然間有人喚我,我抬頭一看,原來是福州晚報常務副總編張維璟,她也是福一中北峰分校學子。

拍完照后,張維璟突然間一個人徑直往山上走,一會兒,她在山頂止步,掏出手機拍起照來。那山谷下面是當年分校的澡堂,她告訴我,當年傍晚勞動收工吃完飯后,她們女生就端著臉盆、拿著換洗衣服,到澡堂排隊等候洗澡,而今那澡堂早已沒了。

植完樹后,我們又驅車到吾洋村參觀。這村子新修了一條很漂亮的休閑木棧道,還修了觀景臺、涼亭等,好山好水好風光,正值春天時節桃花初放,我想起白居易詩曰:“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北峰的鄉村變得越來越靚麗了,是旅游度假的好去處。北峰分校學子們把這里視為自己的老家,這塊熱土曾灑下他們的汗水,記錄了他們的芳華。現在他們都在各自崗位上,為鄉村振興,祖國富強而盡自己的一份力量。

學生們在養豬場喂豬.jpg

上世紀70年代北峰的學生在養豬場喂豬 (林正德  攝)

師生們在組織政治學習、讀報.jpg

1975年北峰的師生們在政治學習、讀報(林正德  攝)

學生們在氣象站測量天氣預報數字.jpg

當年北峰的中學生在氣象站測量天氣預報(林正德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