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精品一区二区,濑亚美莉作品番号,aaa成人永久在线观看视频,好男人好资源在线观看视频,黑丝美女被人操,日日网站


2019-10-18 15:42 來源:福建炎黃縱橫 作者:秦友蓮


參知政事 一路同行

——民革福建省委參政議政二三事


秦友蓮



2018年11月,民革中央常務副主席鄭建邦{右三)一行在福建調研期間前往泉州“優秀民革黨員”蔡立忠家中看望并慰問。.jpg

2018年11月,民革中央常務副主席鄭建邦{右三)

一行在福建調研期間前往泉州“優秀民革黨員”

蔡立忠家中看望并慰問。

1948年4月30日,一個由毛澤東主席親自修改和簽署的偉大口號——“五一口號”在中國大地響起,從此,中國民主政治建設和政黨制度建設揭開了新的一頁。剛剛成立4個月的民革中央,由李濟深主席為代表,率先在擁護“五一口號”,通電全國的宣言上簽字。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開始公開、自覺地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定地走上新民主主義、社會主義的道路。

1949年9月21日,全國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期間,郭沫若、李濟深等44人聯名提出了人民政協的第一件提案——《請以大會名義急電聯合國否認國民黨反動政府代表案》。人民政協從一開始就用提案的形式展現出其獨有的智慧和制度上的優越性,成為中國人民愛國統一戰線的組織,成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重要機構,成為我國政治生活中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同時也在我國的外交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1954年11月18日,在民革中央的關心和指導下,民革福建省第一次代表大會召開,選舉產生了民革福建省第一屆委員會。1955年1月14日,福建省政協一屆一次會議召開,民革福建省委主委劉通當選為省政協副主席。從此,在省政協的大家庭中,福建民革成為多黨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積極參與到國家政治生活和經濟社會發展中,在大團結、大聯合的旗幟下,為促進世界和平發展、祖國和平統一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在省政協與省委統戰部的指導與幫助下,民革成立了社會聯系工作委員會,積極聯系社會上與之有聯系的原國民黨中上層人士,對他們進行團結、教育、改造,引導他們參加到社會主義建設中。已經耄耋之年的劉通主委隨政協考察團到三門峽考察后,參照黃河治理的做法,提出“根治九龍江等主要河流的建議”。在國家遭遇連續三年嚴重自然災害,左傾思潮嚴重的時候,民革黨員柯凌漢在省政協會上提出,“自留地、自由市場、自負盈虧有利于調動群眾的生產積極性,可以長期存在……資本主義里面的一些制度能為社會主義服務的,不妨加以利用”,表現出民主黨派與中國共產黨肝膽相照的諍友關系。

20世紀60年代初期,省政協根據中共中央統戰部長李維漢的建議,采取“神仙會”的方式,根據“三自”(自己提出問題、自己分析問題、自己解決問題)、“三不”(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辮子)方針,以和風細雨的方式組織學習,讓黨外人士了解國內外形勢和中共的方針、政策,通過擺事實,講道理,在學員們中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這種和風細雨的學習方式使大家在輕松活潑的氣氛中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增進了團結。時隔50年之后,民革老黨員、省政協委員陳庭煊在回憶“神仙會”的學習方式和政協委員生活時說,這是一段“留在心中的真誠與信任”,“起到了團結教育的作用”。

1977年省政協恢復組織活動后,對這種學習形式進行延續和改進,“神仙會”發展成暑期讀書會。1983年,根據省民建、工商聯主委劉永業的建議,將學習地址定在鼓嶺,修建固定的省政協暑期學習基地,這就有了后來的柳杉別墅。民革福建省委亦采用省政協的讀書班形式,將每年的省直支部暑期讀書班安排在柳杉別墅。

“文革”期間,政協的工作遭受重大挫折,撥亂反正后,恢復組織活動不久,省政協就開始為民主黨派人士落實政策,還為去世的民主黨派人士劉通、練惕生、秦望山、陳宏泰等舉行隆重的追悼會,會后派專車護送他們的骨灰到閩侯林祥謙革命烈士陵園安放。福州文林山革命烈士陵園修建完成后,這四位民主人士的骨灰被移送文林山。

1983年起,全國范圍開展的落實黨外人士政策大檢查是政協發展史上具有重大意義的事件,對撥亂反正、調動各界人士的積極性產生深遠影響。省政協與省委統戰部一起篩選了黨外人士反映強烈的案例進行匯報,通過中央檢查組的過問,推動民主人士產權、名譽、子女就業,民主黨派政治生活待遇等問題的解決與落實。當時,極“左”思潮尚未肅清,這項工作遇到了很多阻力,有人甚至將它說成是“反攻倒算”。但是,在黨中央政策的正確指引下,省政協和省委統戰部頂住壓力,積極幫助民主黨派解決了各種困難,恢復組織活動,建立健全機構,促進了大團結、大聯合良好局面的形成。

2017年春節前夕,民革福建省委專職副主委董良瀚一行前往霞浦縣崇儒鄉長坑村看望駐村干部時慰問困難群眾。.jpg

2017年春節前夕,民革福建省委專職副主委董良瀚

一行前往霞浦縣崇儒鄉長坑村看望

駐村干部時慰問困難群眾。

1985年六屆全國政協召開第一次提案工作座談會,提出了“三不限制”的原則,即時間不限、內容不限、人數不限,其核心是發揚社會主義民主,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為新時期的總任務和總目標服務。“三不限制”對提案工作起了積極推動作用,提案數明顯增加。

1988年1月,由第一提案人、福建省黃埔同學會原會長楊立,福建省政協原副主席、民革福建省委原主委林夢飛等提出《關于請求修復大湖抗日將士墓的建議》的提案。他們在文中寫道:“大湖戰役是勝利的……這場戰役是國民黨中下級官兵在其他守軍不戰而退情況下主動請纓殺敵的,尤其可貴。”“這一戰役的參加者,相當一部分官兵是陳嘉庚、秦望山等僑領在南洋動員回國參戰的熱血青年,(大湖戰役)是我省華僑有特殊光榮的愛國主義行動。”經過10年努力,這座建于1943年,毀于“文革”期間的歷史遺跡,于1999年修復,2001年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成為愛國主義的教育基地。

1994年,民革中央聯絡部和民革福建省委聯合開展為期約半個月的閩臺經貿調研。在這基礎上,1995年3月,民革福建省委向省政協七屆三次大會提交的《關于在晉江圍頭設立臺商貿易區的建議》,獲評省政協優秀提案。接著,省政協組織召開提案實施座談會,促進該項提案的落實。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圍頭成為對臺小額貿易試點鎮,成為最早實現閩臺民間往來的港口。如今,圍頭港區擁有1萬噸級泊位及3000噸級工作船泊位各1個,可以停靠15000噸級船舶進行作業。

進入2000年之后,提案工作有了快速發展,成為政協委員和政協參加單位為社會獻計出力,堅持和完善基本政治制度的一種重要方式,成為實現決策民主化、科學化的一條重要渠道。2001—2002年,省委、省政府、省人大、省政協四套班子牽頭組織開展四項專題調研。省政協負責的專題是《關于福建省精神文明建設調研》,民革福建省委在專題中擔任子課題《關于行政官員職業道德建設調研》。次年,民革福建省委又在繼續深化四個專題調研中擔任子課題《關于社區公民道德建設調研》,分別在福州、泉州、廈門、南平各選一個社區進行。調研的形式有座談會、問卷調查、個別采訪,發出600份問卷調查,收回560份,收回率為93.3%。

2003年7月22日,省政協提案委、經科委和民革福建省委的同志頂著盛夏高溫到福州連江可門實地考察。一個星期后,民革福建省委就將提案送到省政協提案辦,由省政協提案辦提交福州市政府辦公廳。半個月后得到答復:“已與省計委業務處聯系爭取列入省電源點建設規劃。”一年后,省政協與民革聯合調研組的同志再次來到可門港經濟開發區,看到這里已“五通一平”,省政協與民革福建省委的聯合調研,促進了福州可門港火電站建設的提前落地。

2014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登臨嵐島時指出,“旅游是平潭最大資源,一定要好好保護,建設國際旅游島”,一句話給平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如何打造、如何聚焦、如何旅游……一系列的發問在福建民革中波瀾疊起,最后匯聚成一個思路——《打好區位政策牌 加快平潭國際旅游島建設》。“加快平潭國際旅游島建設”成為2015年度民革福建省委重點調研課題。省政協非常重視這一提案,副主席楊根生帶領提案委員會負責同志、部分省政協委員、相關提案單位及承辦單位負責同志,前往平潭召開提案辦理協商座談會,并了解提案辦理的進展情況。在提案辦理過程中,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省旅游局多次來電溝通協商提案辦理工作,針對提出的問題和建議,充分舉例,有針對性地答復辦理情況。

實地督辦提案不僅進一步推動提案辦理協商工作,而且為民主黨派知情參政、有效履職提供了很好的平臺。在中共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民革福建省委進一步拓寬思路,更加注重雙向發力,用好議政形式。近幾年,民革福建省委在關注生態保護問題、“三農”問題,以及有關海峽兩岸共同發展,促進祖國和平統一等重大課題上都作了許多深入的調研。由此提出的不少意見與建議,多次得到省領導的批示。有的提案被列為省政協重點調研課題,由省領導督辦。

民革福建省委和省扶貧兩會聯合到屏南縣開展送醫送藥和專家義診活動。圖為啟動儀式。.jpg

民革福建省委和省扶貧兩會聯合到屏南縣開展

送醫送藥和專家義診活動。圖為啟動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