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精品一区二区,濑亚美莉作品番号,aaa成人永久在线观看视频,好男人好资源在线观看视频,黑丝美女被人操,日日网站


2019-10-07 23:44 來源:福建炎黃縱橫 作者:洪燕珍




福建農工黨活躍在政協舞臺上


洪燕珍



    農工黨福建省委是福建省政協組成單位之一,具有悠久而光榮的歷史。1930年底,農工黨就已在福建省成立干事會,1950年成立了農工黨福建省工作委員會,1954年8月成立農工民主黨福建省委員會。從第一屆委員會到第十二屆委員會,農工黨省委會始終高舉愛國主義與社會主義旗幟,與中國共產黨風雨同舟,肝膽相照,在政協舞臺上積極參政議政,為福建發展貢獻出自己的力量。在人民政協成立70周年之際,回顧農工黨福建省委會在政協舞臺上走過的光榮歲月,展現多黨合作取得的優秀成果,有助于深化廣大農工黨員對中國新型政黨制度優越性和重要性的認識,不斷鞏固多黨合作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礎。

微信圖片_20191007234223.jpg


(一)

    

    1949年9月21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基本政治制度的確立。從此,中國共產黨同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的合作,由以往的帶有統一戰線性質的政黨關系發展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政黨制度。1949年11月,農工黨在北京召開了第五次全國干部會議,明確提出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以《共同綱領》為行動綱領,表示要 “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 “努力鞏固人民民主專政,努力于新民主主義的建設”。1955年1月,政協福建省第一屆委員會產生后,農工黨福建省委員會的李述中任省政協副主席,汪盈科、盧浩然、鄭靜安任省政協常委,練惕生等12名農工黨員任省政協委員。他們認真履行職責,圍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的福建省衛生、教育、交通、民政、工業、農業、商業等在恢復和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意見和建議。尤其是練惕生領銜提出的《定期接見民眾,保障下情上達》 一案,為各級黨委、政府廣開言路,激勵人民群眾參政熱情,減少決策中的失誤,提供了借鑒,受到大會的贊賞。

    1956年,我國社會主義改造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社會主義制度基本確立,中國共產黨在總結我國多黨合作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同民主黨派 “長期共存、互相監督”的方針,在這一方針的指引下,農工黨努力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做出新貢獻。


(二)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在改革開放進程中不斷創新和發展。1979年10月,鄧小平同志指出:“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實行多黨派的合作,這是我國具體歷史條件和現實條件所決定的,也是我國政治制度中的一個特點和優勢。” 多黨合作被納入政治制度的范疇。1989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意見》 頒發,明確了民主黨派的參政黨地位。1993年,全國人大八屆一次會議把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將長期存在和發展”寫入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成為國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的合作從此走上了制度化、規范化的發展軌道,極大地調動了農工黨福建省各級組織和廣大黨員努力發揮參政黨職能的熱情和積極性。

    1996年,農工黨福建省委委員們反映當前醫藥企業采取回扣手段達到促銷目的,引發了許多弊端,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省委會王傳琛副主委敏銳地意識到這個問題的重要性,省委會為此召開了專題座談會,走訪有關單位并開展了聯合調查,形成了《加強醫藥市場的整頓與管理刻不容緩》 調研報告,并在省政協第三季度協商會上發言,受到與會領導和專家學者的普遍肯定,被省政協收入當年重點調研課題 “加強我省衛生工作改革與發展研究”中。1996年,王傳琛副主委在全國政協八屆四次會議上作題為《加強醫藥市場管理,制止藥品回扣風》的發言,這是福建省政協委員中第一個走上人民大會堂講臺發言的,在福建省引起了強烈的反響,推動了全國范圍內醫藥市場的整頓。

    2003年,中共福建省委、省政府在醞釀制定福建省 “十一五”發展規劃時,提出了 “建設對外開放、協調發展、全面繁榮的海峽西岸經濟區” 的戰略構想。農工黨福建省委主動融入,找準位置、發揮優勢,為實現這一戰略構想獻計出力。2004年,在省政協九屆三次會議上,吳新濤主委代表省委會作的《構建綜合交通樞紐,推進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大會發言,受到盧展工書記的高度重視,他批示說:“此建議很好,省政府已積極運作,希望此一設想能夠成真,將為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議又增加一個戰略性的條件。請代表我們向蔣正華副委員長及農工黨中央表示衷心感謝,期望共同努力,推進此事能夠最后落實?!?隨后,省委會力邀農工黨中央主席蔣正華帶隊的考察團來閩考察調研。11月,以蔣正華主席為團長、陳宗興副主席為副團長、國務院有關部門領導參加的農工黨中央考察團,對福建省沿海6個設區市的港口和交通建設進行考察調研,與中共福建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就促進海峽西岸發展交換了意見?;鼐┖?,蔣正華主席多次在中共中央召開的各民主黨派領導人座談會上提出:為促進祖國統一大業,應在福建增加一個全國綜合交通樞紐,打通內地到福建沿海的大通道;將海峽西岸港口群列入國家沿海港口發展規劃;把海峽西岸經濟區列入國家  “十一五” 規劃重點發展區域,進一步明確其在區域經濟布局和推進祖國統一進程中的重要作用,并給予適當的優惠政策等建議。農工黨中央還向國務院報送了題為《從祖國統一高度加快福建港口發展的建議》調研報告,得到胡錦濤總書記、溫家寶總理高度重視。在 “十一五”規劃綱要中, “海峽西岸” 被寫入了中共中央文件,福建在全國發展大局中的重要地位被確立,這為福建跨越式發展奠定了基礎。


(三)


    從2004年到2006年連續三年跟蹤調研形成的《關于從2004年開始把戶用農村沼氣建設列入省政府為民辦實事》等3件調研報告、提案提交省政協九屆二次會議后,經時任省委書記盧展工等省領導批示,其中建議不僅被吸收到福建省 “十一五”規劃中,而且農村戶用沼氣建設還被列入2006年省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有力地推動了福建省農村戶用沼氣事業的發展。

   2006年到2009年連續三年推進城鎮居民醫保制度。2006年底,福建省的醫療保障已經能夠覆蓋全省約70%的人口,但是存在政策盲區,仍有一部分城鎮居民沒有被醫療保障政策所覆蓋,而這一部分未參保人員,往往都是困難企業職工、下崗失業人員、個體戶和少年兒童,醫療費用全部自費。他們就醫難、看病負擔重,已經成為一個突出的社會問題。為此,農工黨福建省委會組織專家廣泛調研后形成提案《解決未參保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障問題的建議》,并作為省政協九屆五次大會發言,建議分步驟地推動福建省全民醫保建設,建立多層次的醫療保障體系,解決未參保城鎮居民醫療保障問題。這在當時是具有前瞻性的建議,得到了時任福建省委書記盧展工、省長黃小晶的批示。2008年,農工黨福建省委會向省政協十屆一次會議提交《關于全面推進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工作的建議》。提案促進了省委、省政府將以大病統籌為主的城鎮居民基本醫保列為2008 年為民辦實事項目。2009年,農工黨福建省委會再次向省政協會議提交了《完善政策措施,促進我省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全面實施》提案。農工黨福建省委會連續三年推進城鎮居民醫保制度,取得了很大成效。據資料,2009 年底,全省所有市、縣(市、區)都建立起城鎮居民醫保制度,參保人數達到630多萬人,參保率達到90%。參保居民得大病時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狀況有所緩解。

    2005年,中共中央審時度勢,與時俱進,在認真總結歷史經驗的基礎上,頒布了《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意見》。2006年,又頒布了《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人民政協工作的意見》和《中共中央關于鞏固和壯大新世紀新階段統一戰線的意見》,將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原則、內容、方式、程序作了進一步的科學規范,進一步提升了我國多黨合作制度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開創了多黨合作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建設的新階段。這一系列的決策,為農工黨施展才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發展空間和廣闊舞臺。

    農工黨福建省委會為適應新時期的履職要求,不斷加強自身建設,創新工作機制。制定和完善了《農工黨福建省委會關于加強參政議政工作的意見》《加強對口聯系工作的意見》 等工作制度,建立了由省委會各專門工作委員會、設區市委會和機關參政議政專職干部有機結合的參政議政工作隊伍,形成了良性互動的工作機制。農工黨參政議政的課題不斷向福建省社會經濟生活各個領域拓展,顯示出了宏觀決策、前瞻性問題研究與解決社會熱點難點問題相結合。同時,注重發揮農工黨界別優勢和專業優勢,把醫藥衛生事業的改革與發展作為農工黨參政議政工作的重點。

    中共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人民政協工作,出臺了《關于加強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建設的意見》《關于加強人民政協協商民主建設的實施意見》?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民主監督工作的意見》等重要文件,把協商民主作為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提出推進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政黨協商基本實現了有制可依、有規可守、有序可循。

    農工黨福建省委會在新時期,更加積極參加黨委和政府的協商座談會、情況通報會、征求意見會,參與中共省委、省政府大政方針和重大問題等重要議題協商議政,為推動福建經濟社會發展發揮更大作用。農工黨員還擔任各級政府和行業特約檢察員、監察員、審計員、督導員、行風評議代表,積極參加執法檢查、行風政風評議等活動,認真履行民主監督職能。農工黨員在各級人大、政協任職的比例得到充分保證,更多農工黨員擔任了各級政府的領導干部,還有一些同志擔任了行政正職。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全省黨員中,共有17名擔任廳級職務,129名擔任處級職務,141名獲選各級人大代表,526名獲選各級政協委員。

    農工黨福建省委會繼續爭取農工黨中央在人才及建言獻策渠道上的優勢,支持福建科學發展、跨越發展,取得顯著成果。2012年至2017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農工黨中央主席陳竺2次來閩就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情況等開展調研。農工黨中央常務副主席何維來閩調研 “醫保管理體制改革”,形成的《關于推廣福建醫保改革經驗 完善國家醫療保障制度供給的建議》調研專報件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的批示。2014年,全國政協副主席、農工黨中央常務副主席劉曉峰,農工黨中央副主席龔建明來閩就 “福建省及寧德地區經濟社會發展” 作了3 次深入考察調研。2015年,農工黨中央向中共中央報送了《關于支持福建寧德創辦全國軍民融合深度發展試驗區的建議》專報件。隨后,在當年3月召開的全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上,又以團體提案形式予以報送。在國家發展改革委辦理該提案中,劉曉峰常務副主席親自督辦,促成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為辦好該提案,赴寧德作專項調研,保障了建議的落實。

    農工黨福建省委會繼續把反映社情民意作為拓寬參政議政渠道、提升參政議政水平的一項經常性、基礎性工作。省委會強化信息工作機制,成立了由專職副主任委員為組長的信息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日常的信息收集與反饋工作。在此基礎上,重視專題策劃,以提高信息質量,一批信息先后獲省委、省政府及省相關部門領導的重視。在本省9個設區市委員會、省直專門工作委員會之間開展 “比學趕超”活動,形成濃厚的信息工作氛圍。信息的上報量和采用量,年年名列本省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第一位,年年被省政協、省委統戰部評為信息工作先進單位。

    政協這個大舞臺為農工黨福建省委發揮參政議政職能提供了廣泛的空間,農工黨的建議、提案能得到進一步重視與落實,參政黨的作用能在政協這舞臺上進一步得到發揮。


     (原載于《一路同行——慶祝人民政協成立70周年》,作者系農工黨福建省委會宣傳部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