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精品一区二区,濑亚美莉作品番号,aaa成人永久在线观看视频,好男人好资源在线观看视频,黑丝美女被人操,日日网站


2019-10-04 16:28 來源:福建炎黃縱橫 作者:鐘兆云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后福建怎樣打贏統戰這一仗


鐘兆云



策反和統戰并行,陳嘉庚給新政權發賀電


  在十兵團受命提前入閩、解放福建前,地下黨已經打響了一場不見硝煙卻也驚心動魄的戰斗,密切配合著解放軍解放福建的行動。福建地下黨組織系統搜集到了國民黨黨、政、軍、警、特的組織機構,以及文教事業單位、工商業、會道門等社會各方面情況,經過整理,制作了幾千張卡片,為解放福建以及接管城市、維護社會治安、恢復生產等提供了極有價值的資料。

  其中,受中共中央社會部委派,特派員謝筱秘密潛入福州設立電臺,掌握退縮到華東、東南尤其是臺灣的國民黨軍部署情況,建立中共中央社會部福州海軍工作站,做好閩系舊海軍人員的統戰策反工作。

  據國民黨駐閩二十五軍副軍長兼獨立五十師師長李以劻回憶,蔣介石曾令福州綏靖公署主任兼福建省政府主席朱紹良在福州附近構筑一個半永久性的防御工事,以作堅固的防衛作戰準備。但中共地下黨組織及時做好了福州綏靖公署副主任吳石,告老福州且擔任過國民政府國務院代總理、福建省省長的薩鎮冰 (后曾任第一屆全國政協委員) 和國民黨原海軍總司令陳紹寬(后曾任第一屆全國政協委員),以及福州市市長何震等人的工作,并通過他們影響朱紹良。薩鎮冰、陳紹寬都希望朱紹良不要在福州作戰。從國防部下來履職的福州人吳石向朱紹良進言:上海筑有比斯大林格勒還堅固的工事,國民黨軍精銳25萬,尚且守不了半月,福州兵少將寡,南有烏龍江,東臨大海,形成背水之陣,焉能固守?何況福建的地形不利國民黨軍而有利于共產黨軍,山地作戰正是共產黨軍的看家本領、拿手戲。何震則向其陳述福州貧困,征工征料多有困難。如此這般,進一步動搖了朱紹良對死守福州的信心。雖然蔣介石三令五申,朱紹良也只是在福州西北、東北、大小北嶺構筑一線野戰工事,應付了事。這對十兵團順利解放福州大為有利。

  遠在海外的愛國僑領、南洋閩僑總會主席陳嘉庚 (后曾任第二、三屆全國政協副主席)非常關注國內的戰事。正如他所預料的那樣,國共之間打的是一場人心向背戰,共產黨得天下是早晚的事。1949年2月8日,得悉北平已和平解放,他立即托請葉劍英代轉,給毛澤東拍去一電,祝新民主政府百事順利,中央諸公政躬康泰,同時力主嚴懲賣國戰犯。在和前來拜訪的美聯社星洲分社主任馬斯特遜暢談中,陳嘉庚認為必須成立以中共為核心的民主聯合政府。隨后,他分別致電李宗仁、何應欽、白崇禧,敦促他們接受中共提出的 “和談八條”。4月9日,愛鄉心切的陳嘉庚給毛澤東再拍發一電,請求 “選擇賢能閩人,訓練多士,俾福建解放迅速,興利除弊”。人民解放軍百萬雄師渡過長江、解放國民黨統治中心南京的消息傳來,陳嘉庚在新加坡的南僑總會辦公處怡和軒更是天天車水馬龍,人們或來慶賀勝利,或來探問戰訊,紛紛贊頌他有先見之明。

  中國共產黨看到了這位閩籍僑領的卓越影響以及心向光明的一面,特地請另一位閩籍僑領莊希泉 (后曾任第五、六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作為中共中央特使,赴新加坡請陳嘉庚回國參政議政。

  5月中旬,二野一部入閩,解放了閩東北部分地方。剛從海外回來的陳嘉庚聞訊,馬上電促福建各界迎接解放,并告蔣黨官員立功贖罪。


全閩父老公鑒:


    吾閩匍匐于軍閥統治三十余年,閩人疾首痛心,無法自救。今幸人民解放大軍,橫掃江南,前鋒已入閩北,全省解放,指顧間事。庚適由海外歸來,道出香港,光明在望,曷勝歡欣!惟念閩人如欲于此后新中國占一員,新政治參一語,值此黎明前夜,宜當奮發有為,不限任何方式,各就本位努力,從速策進和平,迎接解放。在閩蔣黨之軍政大員,尤宜放下屠刀,立功自贖,保存國家元氣,減少地方損失,人民和平大道,處處予以自新,倘執迷不悟作惡到底,身敗名裂,即在目前,閩人決不寬恕。閩乃華僑之故鄉,閩人有救省之責任,坐待解放,識者之羞!懇切進言,幸速奮起!


                                 南洋閩僑總會主席 陳嘉庚 筱



  陳嘉庚的快郵代電在福建各階層產生了重大影響,引起了國民黨福建當局的恐慌,并促進傅柏翠、李漢沖、練惕生六月間領導發起了閩西起義。

  8月17日福州解放。8月20日晚,張鼎丞 (后曾任第一屆全國政協委員)率省級機關干部200余人,從建甌趕到省城福州,住北門半野軒。張鼎丞抵榕后,馬上與葉飛、韋國清、方毅等商討接管城市的方針和實施辦法,提出必須在恢復秩序、安定人心的同時,解決金融和物價,為此要爭取盡可能多的民主人士站在我們這方面。

  8月24日,福建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主席張鼎丞,副主席葉飛、方毅。福建省人民政府發出第一號布告,向全省人民表明了新生的人民政府的施政綱領。


微信圖片_20191004164258.jpg

    8月31日,陳嘉庚給新生的福建省人民政府發來賀電,熱情洋溢地說:


"

張鼎丞主席、方毅副主席、葉飛副主席兼司令員:吾閩山多田少,民生困苦,出洋者眾,回鄉者寡,日寇敗后,南洋各民族為求解放,受帝國主義武力壓迫,華僑在戰爭中財產損失重大,失業日增,省內既受抗戰慘禍,又遭外匯斷絕。繼以內戰爆發,蔣黨兇殘,苛政百出,凄慘情況,莫可言喻。中外閩民,盼望解放,若大旱之望雨。電傳大軍入閩,名城解放,目的將達,人民政府及軍區成立,公等榮膺主席及軍旅之寄,閩民咸慶得人。特此馳賀,并盼全省迅速解放,救民水火,興利除弊,無論關切。


"


  如今福州解放、福建省人民政府成立,已回國參政的陳嘉庚喜不自禁,在第一時間內發出了賀電。賀電充分表達了廣大華僑和全省人民的喜悅心情和殷切期望,在海內外造成的影響以及所起的統戰作用,不言而喻。


張鼎丞延攬民主人士


微信圖片_20191004162110.jpg

張鼎丞在福建省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上的講話


  如何接管好福建、治理好福建?張鼎丞從地下黨的匯報中,得知 “8.17”福州解放的當天傍晚,東街口、南門兜、大橋頭到處張貼一份《歡迎福州解放———敬告同胞書》,上面聯合署名的是薩鎮冰、陳紹寬、陳培錕、何公敢、史家麟等一批社會知名人士。這是謝筱和地下黨統戰策反工作結下的碩果。這份聯名告示對安撫福州民心、穩定社會秩序起到了極大作用。薩鎮冰、陳紹寬均為民國海軍名將, 張鼎丞對他們慕名已久, 如今同住一座城,共飲一江水,何不前往拜識,共商治理軍政之事?

  一天,福州城內泉山東麓仁壽堂前,一輛草綠色的舊吉普車駛到這里停下。身著灰布便裝的張鼎丞從車上下來,抬頭一望,只見仁壽堂門樓那兩扇大門緊閉,立即示意警衛員不必敲門,便順著圍墻向后門走去。

  這座仁壽堂在福州城里幾乎無人不曉。其主人便是名震四海的清末海軍大臣、國民政府海軍總長、國民政府國務院代理總理、福建省省長薩鎮冰。對這位身經四代、歷盡滄桑、愛國愛鄉、正氣浩然的中國海軍宿將晚年追求真理、追求光明、擁護革命、擁護共產黨的正義之舉,張鼎丞深為感動。

  薩鎮冰見是張鼎丞來訪,欣喜若狂,攥著張鼎丞的手連聲說 “失迎,失迎”,然后趕緊把他迎進客廳。

  “久仰鼎銘先生大名,難得拜識。今日蒙老先生允見,鼎丞有幸了!” 張鼎丞以晚輩學生的身份謙遜地說。

  “豈敢,豈敢!”91歲高齡的薩鎮冰抑制不住興奮之情,坦陳心跡, “福州解放,鄉老翹首以盼。張主席主政,薩某也是衷心擁護的。蔣介石、李宗仁、朱紹良要我去臺灣,我沒去。薩某敢于冒犯李宗仁,實在是不愿再跟蔣介石他們與共產黨為敵了。”

  所謂 “冒犯李宗仁”, 指的是這樣一件事:5月底, 蔣介石登上 “泰康號”從浙江逃往臺灣,途經閩江口時,召顧祝同、朱紹良等高級將領到馬祖訓示。蔣介石問他們在福建有什么麻煩事。朱紹良告了薩鎮冰一狀, 說:“薩鎮冰、陳紹寬、李世甲一幫人時常聚會發牢騷,說民國以來,福建被外省人搞得一團糟。閩人何以不能治閩?在共產黨那邊好歹還有個鄧子恢,國民黨這邊呢,自林森過世以后,一個個被擠走。如今剩下半拉子福建,也還要湯恩伯來做監軍,要陳誠做太上皇  ” 蔣介石聽不下去了,桌子一拍,罵道:“娘希匹!把那個老朽送到臺灣去!”于是,7月26日,蔣介石請代總統李宗仁到福建拜訪薩鎮冰。此時,薩鎮冰因小恙住在醫院里,得知此情,便故意裝作大病,不在客廳見李宗仁。李宗仁屈尊進了病房,說:“當今形勢變化莫測,福州不宜久居,蔣總裁敦請薩上將軍即往臺灣暫住。上將軍若擬乘飛機,即派專機。若擬乘軍艦,即派大軍艦。請即決定行期。” 薩鎮冰故露病態回答:“蔣先生盛意可感,薩某年老久病,步履艱難,不宜遠行,請先生轉達歉忱。”李宗仁再三催促,薩鎮冰執意拒絕,李宗仁只得悻悻而別。此后朱紹良又來醫院轉告 “蔣總裁電令”,“要薩鎮冰同陳紹寬立即同機赴臺”,薩鎮冰憤怒了:“你如硬要我上飛機,我會在飛機上斷氣  ……”

  “鼎銘先生的選擇是對的。毛澤東主席、周恩來先生讓我轉達對鼎銘先生的敬意。”張鼎丞說。

  薩鎮冰異常興奮,又諸多感慨:“我活了九十幾年,經過多少坎坷,路要怎么走,我心中是清楚的。”

  張鼎丞見老人親切、坦誠,便推心置腹地向薩鎮冰討教治理福建的大政方針,兩人談得十分投契。

  9月中旬,張鼎丞轉達周恩來的邀請,讓薩鎮冰作為特邀代表赴京參加第一次全國政治協商會議。薩鎮冰欣然接受,但因年老體弱未能成行。當他從收音機里聽到毛澤東主席莊嚴宣告 “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時,這位新選上的全國政協委員、中央軍委委員和全國華僑事務委員會委員激動得淚水盈眶,仰天吟哦:“群英建國共乘時,此日功成舉世知。  雖在耄年聞喜訊,壯心忘卻鬢如絲。”

  張鼎丞也沒有忘記另一位海軍宿將陳紹寬。

  這位國民黨海軍上將、總司令,早年曾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格羅林戰役,獲得英國政府頒發的 “歐戰紀念勛章”。回國后任北洋海軍第二艦隊司令,1927年毅然易幟歸附國民革命軍。抗戰勝利時曾代表中國海軍在美國“密蘇里”號戰艦上接受日軍投降。后來由于反對蔣介石發動內戰,憤而辭職,退隱故鄉福州南郊臚雷村。福州解放前夕,朱紹良兩次前往臚雷傳達蔣介石 “請陳赴臺,共襄國是”的電示,陳紹寬嚴詞回答:“我已逾花甲之年,心同死灰。豈不聞鳥返故鄉、狐死首丘之說?若逼我去臺,我定從飛機上躍下,葬身閩海波濤之中!”

  一個云淡風輕的日子,張鼎丞輕車簡從來到臚雷村,邀請陳紹寬進城,共商治理福建的大業。

  經歷過種種仕途風波、官場冷暖的陳紹寬,雖然深感張鼎丞相邀出山之至誠,但記憶猶新的宦海沉浮生涯告誡自己不能貿然允諾,便以諸病纏身為由婉言謝絕了。

  張鼎丞并沒有因此止步。他知道,陳紹寬是個硬骨之士,他的愛國憂民之心不會容忍自己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后依然過著閑云野鶴般的生活。三國時代的劉備尚能三顧茅廬,延攬稀世之才,而今共產黨打下了天下,治理江山,求賢若渴,請陳紹寬出山,多走兩趟臚雷又有何妨?!

  在通往臚雷的那一條窄窄的田埂上,張鼎丞一次又一次地重疊上自己的腳印。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張鼎丞求賢若渴的精神深深感動了原想告老林下的61歲的陳紹寬。他欣然出任華東軍政委員會委員,接著擔任福建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副省長兼中國人民保衛世界和平委員會福建省分會主席。

  著名公路橋梁專家王世銳、福建農學院李舜訇教授、華南女子文理學院王世靜教授……張鼎丞都一個一個地拜訪,給他們送去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去了建設新福建的期望。

  張鼎丞還特地會見了1923 年在北京師范大學生物系就讀時入黨、參加過南昌起義的黃震。黃震在動蕩的生活中與黨組織失去聯系后,堅持進步事業,抗戰后先后擔任過福建省立永安師范學校校長、 福建省研究院研究員(代院長)、福建省立農學院教授等職。解放前夕,他利用擔任省農業改進處處長和農業試驗場場長的身份,拒絕國民黨的各種誘惑,冒著危險,配合中共地下黨組織,妥善轉移和保存貴重試驗儀器、優良牲畜、作物品種及重要研究資料等,并全部移交新政府。1951年10月,經張鼎丞批準并親自簽發,黃震被聘為福建省首屆各界人民代表會議籌備委員會委員,其證號為0001號。同年12月,福建省人民政府聘任黃震為省首屆人代會代表。1953 年,周恩來簽發任命狀,任命黃震為福建省人民政府文化教育委員會委員。

  作為福建省最早的中共黨員之一,黃震即使在失去與黨組織的聯系后,仍為黨做過大量有益工作,他希望能恢復黨籍。張鼎丞和時任省委統戰部部長彭沖,都希望他留在黨外以發揮更大作用。1952年,黃震加入中國農工民主黨,擔任省委副主委兼組織部部長,他利用自己的資歷和廣泛社會關系,帶動許多社會知名人士團結在中國共產黨周圍,其中就包括后來的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農工黨中央主席、著名化學家和教育家盧嘉錫。張鼎丞調中央工作后,黃震每次去北京開會,都會主動與他聯系,或登門拜訪。

  共產黨解放福建后統戰這一仗,自然也是打贏了!


   (原載于《一路同行——慶祝人民政協成立70周年》,作者系中共福建省委黨史研究室宣編處處長,省傳記文學學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