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精品一区二区,濑亚美莉作品番号,aaa成人永久在线观看视频,好男人好资源在线观看视频,黑丝美女被人操,日日网站


2025-01-09 09:25 來源:福建炎黃縱橫 作者:韋希成



從特供清單看時代變遷

 

韋希成

 

 

今天,在欣逢2025年新春佳節即將到來之際,回眸過往的悠悠歲月,無不感慨萬千。

在閑暇中,我翻到一份1982年春節特供清單剪報,這份清單見證了40年前的春節和那個時代的艱辛。20世紀80年代初,閩東老區人民過年都有哪些享受?

且看清單上的物品:


魚:每人一斤;雞蛋:每戶三斤;雞:每戶一只;牛肉:回民每人三斤;粉絲:每人二兩;豆腐:每人二十八塊;大蔥:每戶二斤;白糖:每戶三斤;卷煙:每戶二十五盒;優質酒:每戶一瓶;食油:每人一斤;麻醬:每人一兩;糯米:每人六斤;面粉:每人三斤;黃豆:每人一斤;蠶豆:每人一斤;薏米:每人一斤;雜豆:每人半斤;花生:每人六兩;葵花籽:每人半斤。

20世紀80年代春節特供清單剪報

微信圖片_20250109135836.jpg

這張年貨特供清單,現在的年輕人看來或許微不足道,似乎難以置信。然而這確確實實就是那個艱難歲月的真實寫照,但對當時的閩東老區人民來說卻是珍貴的享受。

我那年即將步入不惑之年,不僅親見、而且親歷了這一切。據當時寧德市政府辦公室一位壽寧籍干部回憶,1982年春節前夕,這份由寧德行署商業局頒布的、在全區頒發“春節定量供應主、副食品二十種” 清單,是經過多次研究后定下的。為精心組織、統籌安排、保障供給,行署商業部門實行全區“一盤棋”,統一規劃,提前派出行業供銷、農資人員南下北上,從省內外調撥、采購貨源,確保全區各縣春節期間滿足按量供應。當年,這份特供清單被老百姓視為人民政府專為全區人民過好春節而送上的一份年貨大禮。

要知道,1982年春,雖然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后的第三個年頭,但仍是百業待興的初創時期。歷經多年磨難的人們,生活勤儉節約、艱苦樸素,仍在勒緊褲腰帶度日,生產資料與市場銷售依然供不應求,日常生活所必需的主、副食品匱乏也就不足為奇了。而且,十幾年來,國家實行物資定量、限量供給制,平時每個人都必須憑本(戶口本)、憑票(購物券)購買物資。也就是說要持糧證到糧食購銷站(點)購買糧油主食品;用購物券向供銷社(店)購買按量分配的魚肉糖布匹等副食品和日用品。至于緊俏的煙酒類稀缺物資,更是要限量或按券供應。

平心而論,那個時代,那種年頭,在那么艱苦的條件下,寧德行署能夠體恤民情,給全體閩東人民這么一份人人平等、戶戶有份、平價供應的過年厚禮,真的是費盡心思的。盡管以今天的要求來看物品尚不夠豐盛,數量也有限,不能盡如人意,但勤勞樸實的閩東人還是體諒國家暫時困難,家家戶戶懷揣獲得感與知足感,男女老少臉上都綻開舒心的笑容,歡歡喜喜地過了個平安年。

撫今追昔,憶苦思甜。且不說新中國成立前那暗無天日的悠悠歲月,閩東勞苦大眾過著牛馬不如的生活;就是解放初期,山溝海角的平民百姓的日子也還是清苦的,“三年困難時期”生活艱難困苦的狀況更是令人無法想象。那時媒體報道閩東特困鄉壽寧下黨的一對夫妻合穿一條粗布長褲的現象并非特例。

記得我14歲那年初夏,跟著母親翻過幾座山到偏遠的厝基大溪頭村作客。舅母忙里忙外接待我們母子,滿桌子的菜干、豆干、筍干、苦菜干,唯一一道葷菜擺在桌中央,是咸豬肉,還是過年時腌過留下待客的。舅母從一個瓷甕里拿出一塊腌肉,切了幾片用一個小碗倒扣在另一個碗里,將切好的咸菜作鋪墊,然后把生肉片一片一片鋪蓋在菜干上面拿去蒸熟。開飯時,飯桶里一邊是地瓜米飯、一邊是白米飯。舅母盛著白米飯端給我母子倆,給舅公的是混合飯(即地瓜米、白米飯各一半),而表哥表妹吃的是清一色的地瓜米飯。連續幾餐都是這樣。聽我媽說,這已經是上等的禮節,也是最好的待客禮遇了。

不知往事苦,哪覺今日甜!改革開放以來,國家實行經濟體制改革,短短幾十年間,中國經濟飛速發展起來。各種各樣的農貿市場、經合實體、連鎖商店、超市、飯店、餐館如同雨后春筍般蓬勃發展。連年物阜年豐,商品琳瑯滿目,貨物應有盡有,任人選購,市場日益繁榮昌盛,世人擺脫貧困安居樂業,過上和諧祥瑞健康幸福的生活。

最近,我作了兩戶經濟調查:一戶是家住閩東農村的親戚,老中少6口。父親是大半輩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莊稼漢,如今在家栽茶種菜;老伴摘茶操持家務;兒子種糧食,農閑外出打工掙錢;兒媳當村婦女干部,平時育兒養豬;大孫子讀小學,小孫女上幼兒園。原先使用多年的老式電視機也換成32英寸的液晶彩電。全家年收入有十來萬元,扣除日常開支,連年都有節余,日子過得稱心如意,是個勤勞致富的新型農家。

另一戶是我住家對門的鄰居,一家5口。父母從鄉鎮企業退休后隨子安居,老兩口每月5000余元退休金;兒子當教師,月工資近6000元;兒媳婦當私營企業會計并兼職保險業,月均收入不下4000元;孫子就讀中學。全家月收入15000元左右(不包含獎勵金之類)。日常生活中,兒子兒媳每天在家鼠標一點,借助淘寶等現代化網購工具,足不出戶就能購買新鮮貨物以及所需日用品,既省時又便捷;每個月除去各種生活費用以及水電物業上學開支,尚有五六千元的積蓄。平時,父母倆白天逛公園散步、夜晚出去唱歌跳廣場舞,歡度快樂的晚年;逢年過節、寒暑假期,一家人自駕游,住賓館、下菜館,每次外出游玩三五天,一家人過著愜意的小康生活!

斗轉星移,時過境遷。這今非昔比的生活和和美美、其樂融融,讓我這個比新中國還年長5歲的人,伴隨新中國的痛而痛、樂而樂、成長而成長的人,怎能不感慨復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