綻放世界的菌之花
吳建華
霜降時節,我們來到慕名已久的“中國食用菌之都”古田。進入街區,一個象征著圓菇標志的造型,赫然映入眼簾,使我們感受到菌都的濃郁氣息。
雪白的銀耳、褐色的香菇和姬松茸、纖細的柴樹菇、粗壯的杏鮑菇,此外,還有猴頭菇、黑木耳、雞腿菇、海鮮菇等多種菌類,構成古田食用菌營銷的強大王國。
一
古田縣是聞名遐邇的食用菌生產大縣,全縣80%以上的農戶從事食用菌產銷活動,直接從業人員達20多萬,占全縣人口43.5萬的一半左右。目前,初步形成了從原輔材料供應到科研、制種、栽培、加工、銷售、機械設備、技術推廣乃至烹調美食、文化旅游等較為完善的食用菌產業鏈。2013年全縣食用菌產量達73萬噸、產業總產值為42億元。
在食用菌產業鏈中,營銷是重要的一環。要讓食用菌占領國內外市場,加強營銷至關重要。為此,古田縣建立起龐大的營銷網絡,依托3萬多人的營銷隊伍,在全國各大中城市開設“旗艦商店”,形成分布各地的食用菌營銷網店。同時,依托塞翁福、吉發、順達等企業,把產品打入家樂福、歐尚、世紀聯華、沃爾瑪、麥德龍等20多個大系統共500多家店超和藥超,拓展了食用菌終端消費市場。此外,依托現代物流和網絡技術及手段,大力發展網絡商店,開拓網絡市場。目前,全縣有75家食用菌網絡商店,年銷售額達5000萬元。依托益泰龍、亞西雅等出口企業,大力拓展國外市場。寧德市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的一組統計數據,就是有力的佐證:2012年古田縣食用菌出口共628批次、2900.96噸,貨值4003.40萬美元,出口品種有銀耳、香菇、靈芝孢子粉、黑木耳、猴頭菇、姬松茸等6個品種。古田食用菌產品不僅占據國內市場,還遠銷日本、東南亞、歐洲、美洲、大洋洲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早在2001年,古田縣就被國家農業部、外經貿部認定為“全國園藝(食用菌)產品出口示范區”,對外營銷業績由此可見一斑。
當物流業風靡神州大地的時候,古田縣審時度勢,加強食用菌物流業的發展,并在全國獨領風騷。食用菌屬周年性生產的物種,干鮮品產量大,所以,古田根據山區縣特點,著力吸引了6家大型物流配送企業,并建有縣級食用菌物流配送中心,從而具備強大的物流配送能力,具有快速便捷、價格低廉的特點,深受消費者的青睞。據統計,僅古田縣中鐵快運公司,每天配送鮮菇量就達到3000—4000件、干菇30—40噸,每件貨物配送到北京的價格僅12元。穩定、快捷、價格低廉的物流業,吸引了周邊縣市農副產品經古田縣配送。此外,隨著合福高鐵、京臺高速、寧德到古田二級公路等相繼建成通車,將極大地推進古田物流業的快速發展。
古田縣食用菌產業管理局的吳錦彬告訴我,古田食用菌產品的物流配送,目前主要是通過兩種方式進行。一種是電子商務所銷售的產品,通過申通、中通、圓通、匯通、韻達、順豐、天天、快捷、全峰等快遞公司,直接送達客戶手中。另一種是各類干、鮮產品,通過長安等各物流公司配送至全國各地,由火車、貨車運送,抵達全國各大中城市,既快捷又便宜。
二
由于長期在農業部門工作的緣故,我多次到古田調研,和食用菌結下了不解之緣,也和菇農們交了朋友。我曾為他們突破技術難關欣喜不已,也為產品的營銷問題感到焦慮。當時,由于古田沒有食用菌交易市場,菌農們只好肩挑車載,把產品運到鄰省的市場銷售,既費神費力,又增加成本。為解決這個問題,我向縣里提出建立市場的建議。不久,縣政府就采納了建議。
福建省古田食用菌批發市場,于2003年2月由縣工商局注冊,正式成立。批發市場總面積4.8萬平方米,建筑面積3.4萬平方米,2003年6月建成投入使用。市場信息系統、檢驗檢測系統和安全可追溯系統,都比較完善。同時,交易實行電子決算,集食用菌產品交易中心、文化會展中心、信息交流中心為一體,是目前全國唯一的食用菌專業批發市場。
晨曦初露的清晨,我多次目睹了市場開市的盛況。一袋袋銀耳、香菇、茶樹菇、猴頭菇、黑木耳等食用菌,堆積如山,品種多達30多種。熙熙攘攘的人群,日均人流量5000多人次,展現了市場交易壯觀的景象,構成菌都一道奇特的風景線。
萬籟俱寂的深夜,我來到市場,觀看新鮮竹蓀交易的情景。
為了解批發市場交易的情況,批發市場辦公室余根明主任,提供了一組數據:日交易量35噸左右,交易額4819萬元;2012年,交易量9745噸,交易額5億多元;2013年,8月份交易額為1078噸,9月份交易額為917噸。批發市場成為古田縣食用菌營銷的平臺,全縣生產的食用菌產品,基本上是通過批發市場交易后,銷往全國31個省市的超市和大賣場,并大量出口??梢哉f,在古田縣食用菌的營銷中,批發市場功不可沒。值得一提的是,37位管理人員、保安和過磅員,是他們,為服務廣大菌農付出辛勞;是他們,為批發市場的健康運轉流下汗水;是他們,為古田縣食用菌的營銷做出貢獻。
鑒于批發市場齊全的功能、完善的設施、便捷的服務,近年來,先后被國家農業部確定為“定點市場”,被團中央評為“全國青年文明號”,連續兩屆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十佳商品市場”稱號、省經貿委、農業廳、質監局、國稅局、地稅局聯合授予“福建省標準化農產品批發市場”“省農牧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榮譽稱號,并通過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的認證。
三
如果說,批發市場是古田食用菌營銷的航空母艦,那么,一個個專業合作社和公司,則是一艘艘馳騁在市場海洋中的快艇。
縣里的同志向我推薦了古田縣佳龍食用菌有限公司,于是,前往公司的所在地大橋鎮采訪。該公司成立于2013年3月,前身為古田縣大橋鎮蒼巖食用菌專業合作社,始建于2010年8月。這是一家集食用菌種植、加工、銷售于一體的食用菌專業性生產經營實體。公司注冊資金300萬元,現有員工130多人,擁有完善的人事管理、生產管理、質量管理、財務管理、營銷管理、信息管理等管理體系,年創產值3000萬元。
在公司的車間里,姚建炎總經理向我介紹了公司的生產能力,一天可加工脫水白木耳2.15噸,可生產菌菇棒10.93萬袋,為菇農提供了便捷的服務。目前,服務區域不斷擴大,輻射到大橋鎮和古巷鄉的32個村,受益菇農達3600多戶。
佳龍公司秉承誠實守信、綠色環保、和諧發展的宗旨,采取“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運用科學的營銷管理手段,贏得了廣大菇農的信任,取得了長足的發展。
四
一天下午,我們驅車前往地處廷墩村的古田縣州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辦公室主任袁公忠接待了我們。廠區的綠化和生態環境,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該公司是由注冊資本3050萬元的福州稷佳食品有限公司于2005年投資設立的,是較早在古田縣投資的農業企業,主要從事以銀耳為主的食用菌研發、栽培、生產和銷售。2011年被評為“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是全國唯一從事銀耳標準化栽培的企業,也是唯一獲得綠色食品認證的銀耳企業。公司連續多年被評為寧德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福建省農牧業產化龍頭企業,并于2006年獲得了高新技術企業認證。公司與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師范大學、上海農科院、福建農林大學等高等院校和科研單位,建立了良好的戰略合作關系,擁有多項先進的食用菌技術和研究成果,在克服傳統銀耳栽培及加工種種弊端的過程中,解決銀耳加工的保鮮、色澤、口感、脆度及深加工等問題,努力打造食用菌現代化產業。
公司以帶動古田菇農脫貧致富為宗旨,前幾年,在頂墩村創辦銀耳工廠化栽培企業,使村民年均收入從幾千元提高到萬元以上,為古田的扶貧事業做出了一定的貢獻。2010年被寧德市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評為“扶貧開發先進集體”,被古田縣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評為“農村扶貧開發先進單位”。
除了加強銀耳的研發、栽培和生產外,公司對產品的營銷尤為重視,作為整個產業鏈的重要環節抓緊、抓好,與中糧集團、華為科技、沃爾瑪、家樂福、藍天、好日子超市等多家大型企業以及海都購物網、我買網建立了良好的銷售網絡與合作關系。
如同在州洋公司看到工廠化栽培的雪白銀耳,在福建正茸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我看到了出菇房中粗壯的杏鮑菇。
正茸公司是一家集品種研發、規模栽培、鮮菇銷售和產品精深加工為一體的現代化食用菌企業,生產基地占地面積為73畝,于2013年3月建成投產,總投資6000萬元。
在生產基地,建有2500平方米的標準化凈化房、7800平方米的培育房、3000平方米的出菇房。此外,還引進了韓國全自動杏鮑菇瓶栽生產線,采用智能化控制,使杏鮑菇生產周期縮短到36天,比正常周期縮短了14-19天。同時,實現食用菌自動化、規?;?、周年化生產,日產杏鮑菇10噸左右,年產值達到3500萬元以上。
公司把國外市場作為主攻方向,產品主要銷往歐美、泰國等國家和地區。
(本文原載于福建省炎黃文化研究會、省作協“走進八閩”文化采風系列之《走進古田》;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