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精品一区二区,濑亚美莉作品番号,aaa成人永久在线观看视频,好男人好资源在线观看视频,黑丝美女被人操,日日网站


2021-11-24 15:05 來源:福建炎黃縱橫 作者:蔡天初

 

從體委到體育局

蔡天初

 

1998年前后,我國體育領導機構進行較大動作的改革,我作為時任福建省體委主任和第一任福建省體育局局長,應是親歷者,見證了這個過程。

黨的十五大提出了政府機構改革的任務和奮斗目標,九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實行政府機構改革,是政治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是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內在要求,可以說是大勢所趨,勢在必行。

回憶那段時間,由于國家體委機構改革方案遲遲沒有定下來,省地市縣體委同志就一直在等。這期間,各種傳聞比較多,所以不少同志給省體委來電話、來信詢問。省體委的同志也擔心:國家體委不存在了,對體育經費來源、體育產業發展、體育設施建設、體育立法執法等方面會有影響,這些都是關系到體育事業能否持續、健康發展的大事,擔心是可以理解的。

新中國體育機構的設置,應溯源至1952年11月15日,當時,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上通過成立“中央人民政府體育運動委員會”,并任命賀龍為中央人民政府體育運動委員會主任。1954年,改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運動委員會”,簡稱“體委”,成了家喻戶曉、人們耳熟能詳的機關單位,體育運動則成了大眾離不開的一項活動。

直至1998年3月24日,“國家體委”改稱“國家體育總局”,列入國務院直屬機構,屬于第三序列,正部級。這次體育機構改革的方案一錘定音,從最早傳聞體委與文化部合并成立“文化體育總局”模式,到單列的“體育總會”模式,再到最后確定為“國家體育總局”,說明中央非常注意聽取和尊重各方面意見,是黨中央、國務院經過充分醞釀、反復協商,非常莊重地確定下來的方案。

4月6日,我作為福建省體委主任、黨組書記參加了國家體育總局在北京市東城區體育館路2號舉行的掛牌儀式。上午8點,“國家體育運動委員會”的牌匾摘下,新的“國家體育總局”牌匾掛上。隨后,伍紹祖局長將“國家體育運動委員會”的牌匾鄭重交給中國體育博物館館長趙玉亭,作為文物永久收藏,共同見證了這歷史時刻。

國家體委從1952年11月組建至今,已經走過了46個年頭。在黨中央和國務院的領導下,經各級體委和全體體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我國的體育事業創下了輝煌。如今,國家體委名稱變了,牌子摘了,印章換了,我和大家一樣,心里戀戀不舍。那天,我和兄弟省體委主任不約而同地擠到國家體委的牌子前照相留念,有的人照相時還對牌子深深一吻,流下熱淚,場面令人感動。

那天,國家體育總局掛牌儀式后,我們參加了以國家體育總局的名義召開的第一次全國省區市和新疆建設兵團體委主任、書記座談會。中心議題是在機構改革新形勢下,如何進一步做好全國體育工作。國家體育總局作為全國體育工作的最高行政管理機構,它的建立,有利于保持各級體育組織機構的連續性和延續性,有利于體育隊伍的穩定,有利于體育事業的健康發展。

隨后,福建省地方政府的體育行政管理機構也相繼調整了職能和機構。2000年4月4日,省政府撤銷了“福建省體育運動委員會”,改稱為“福建省體育局”,與“福建省體育總會”一個機構、兩塊牌子,確認為省人民政府主管體育工作的直屬機構,正廳級。省體育局致力于“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在普及群眾體育的同時,大力發展競技體育,提高本省的運動技術水平,落實體育產業政策,發展體育市場,推動本省體育事業的發展。省、地級市成立體育局,縣(區、市)級體委機構變化更大,有的合并成立“文化體育局”“文體旅局”“文體出版局”“科技文體局”“文教體局”等等。廈門市作為計劃單列市,廈門市體委也改組為廈門市體育局,為副廳級行政機構。

緊接著,2000年7月22日,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福建省體育局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省委、省政府對體育工作十分重視,在省里編制有限的情況下,也經我們努力,省編辦又相繼批復成立“福建省貴安游泳基地”“福建省游泳跳水比賽館”“福建省第二體工大隊”,規格為副處級;批復成立“福建省老年人體育工作中心”,規格為正處級;籌建“福建體育職業技術學院”,規格為副廳級。

1998年國家體育機構改革后不久,國家體育總局伍紹祖局長首站到福建調研省級體育機構的改革。伍紹祖是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核物理專業研究生,是中國第五位國家體委主任,也是第三位軍人出身、具有軍銜的體委主任,是我國最后一位體委主任同時是第一位國家體育總局局長。在1988年底到國家體委任職之前,他并不算是一名體育的“內行”,甚至“不太喜歡體育”。此前,他是國防科工委政委、一名少將。而1988年漢城奧運會之后,他被任命為國家體委主任,從此在體育系統一干就是12年。1992年和1996年,伍紹祖率領中國體育代表團兩度出征奧運會,兩屆奧運會中國均取得了金牌總數第四的好成績,鞏固了中國體育在國際體壇的地位。1998年10月8—11日,“福建省第二屆全民健身節暨98中國體育用品博覽會”在福建省體育館舉行,來自全國各省、市、自治區和美國、日本等國家及港、澳、臺地區的611家體育用品企業參加展會,國家體育總局伍紹祖局長和徐寅生、張發強、劉吉副局長,世界體育用品聯盟秘書長安德烈等來福州參會。

伍紹祖局長一下飛機就握著我的手說:“前幾個月國家體育總局成立了,今天我可是以體育總局局長身份來福建。”從機場到下榻的賓館近1小時車程,一路上,話題繞不開體育機構改革,當然也離不開體育界特別關注的申奧工作。對于第一次申奧的失敗,伍局長認為,這也不完全是一件壞事,“如果第一次申辦成功了,以當時我國的經濟實力,辦奧運會費的力氣要更大一些,而且還會影響改革開放的進程。沒申辦成功,對我國人民尤其是青年大學生也是一次極大的教育,知道世界上還有反對勢力。”經過近8年的努力發展,1998年11月25日,北京正式宣布參與申辦2008年奧運會的角逐,由此拉開了第二次申奧的序幕,終于取得成功。

說到體育機構改革,伍局長比喻:“氣候變了,衣服必須隨著變化。不能認為牌子摘了、名稱改了,體育工作就不重要了。俗話說,衣食足而禮義興,國運興,體育興。”

體育機構通過改革,逐步實現“管體育”與“辦體育”的職能分離,進一步加強對體育事業的宏觀管理,弱化微觀管理,推動群眾體育社會化,促進運動技術水平的提高。改革運動項目管理體制,進一步擴大單項運動協會管理運動項目的試點,將非重點項目和部分重點項目的直接管理工作轉移到相應的協會,并將運動隊的具體管理工作進一步落實到有關協會和訓練基地去。

省委、省政府對體育機構改革十分重視,省委分管領導何少川副書記多次聽取匯報,多次囑咐:“機構調整工作是一項非常重要和緊迫的工作,但不是我們的全部工作,我們不能把其他工作停下來。群眾體育、競技體育、體育產業,科研、教育、宣傳、外事、政治、后勤等,都要統籌兼顧起來,有條不紊地進行。”

回憶當時省體育機構改革,我們有些工作提前到位。1998年和1999年省委連續兩年召開常委專題會議研究體育工作,會議提出本省體育要打翻身仗,要統一思想,振奮精神,深化改革,打好基礎,力爭“九運成績顯著,十運進入前列”。那兩年在西湖賓館召開的全省體育工作會議,均由地縣(區)分管體育工作的副專員(市長)、副縣長(區長)、省直有關分管領導出席會議,會議傳達省委常委會議研究體育工作專題會議精神,討論部署全省體育事業改革與發展規劃,成立競技體育“十大運動管理中心”、群眾體育實施“五大工程”、辦好“十件大事”。幾位省領導被聘為首批單項協會名譽主席。

省體育局致力于加強對競技體育的統籌規劃和分類指導,本著“穩住一頭,放開一片”和突出奧運會項目兼顧非奧項目的原則,切實加強對競技體育的統籌規劃和分類指導,搞好運動項目的合理布局,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在經費投入上保證重點,發展優勢項目,充分發揮體育的多元功能和社會功能。前后兩年時間,省財政增資500萬元,啟動“全民健身工程”,修建全民健身廣場和健身路徑;開工建設省體育館、省游泳跳水比賽館;省武術院增掛“福建省武術運動管理中心”;新增“帆船OP”“激流回旋”項目;重建賽艇隊。由帆船隊、帆板隊、皮劃艇隊和OP級組建“福建省第二體工大隊”,分別在長泰、集美、東山島建水上運動管理中心基地,國家體育總局水上運動管理中心授予“福建激流回旋訓練基地”,譽稱為“福建水師”。同時,國家體育總局配合本省體育改革的進程,命名武夷山為“中國門球訓練基地”,命名莆田市為“全國籃球城市”。

回憶這一切,離不開時任福建省省長習近平對我們工作上的指導、鼓勵和幫助。習省長親自到體育館和游泳跳水館工地視察,多次參加體育工作會議,多次看望一線運動隊的運動員、教練員,深入到貴安、集美、漳州、東山基層體育運動基地調研指導……后來,我們在全省搞“全民健身路徑”工程。福州閩江邊的健身路建成后,我寫了一封信向習省長匯報,告訴他省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全民健身路徑”的建設情況,希望他抽空過來看一看。習省長很高興并給我回信,說他一定來看。記得是在2000年10月中旬,那天早上6點多鐘他就前來視察。他說,要看就早點去,看一看群眾晨練的情況。他看了我們在閩江邊搞的這條“全民健身路徑”后很高興,特意在那里坐了一會兒,還親自上前去搖了搖健身器材,還走到籃球場投了個籃,球直接進了。

省體育局于2003年籌建集培養競技體育專業人才和社會體育管理服務人才于一體的福建省體育職業技術學院。為了加強體育運動項目管理,福建省計劃成立10個“體育運動項目管理中心”,得到省委、省政府的支持,在省委常委會上順利通過。福建的這種做法很快在全國得到推廣,在國家體育總局和各省都成立了各級“體育運動項目管理中心”。

有一年春節前后,伍紹祖來福建慰問。他說他去國外考察時,發現了一種蹦床運動,但我們國家還沒有引進。他認為福建人瘦小、靈活,開展這個項目很有優勢。我和省體操技巧運動管理中心負責人杜輝雄教練一起向省領導匯報,得到大力支持。于是,福建省成立了全國第一支蹦床隊。后來,福建省的蹦床選手多次在國際大賽上為國爭光。

從機構改革起步一路走來,福建體育機構改革體現了“四個不變”:一是基本任務不變,仍是關心人民健康,增強人民體質;二是基本方針不變,還是群眾體育與競技體育協調發展;三是基本思路不變,繼續深化改革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四是基本依據不變,繼續依據憲法和體育法以法治體。還體現了“四個方面要變”:一是觀念要變,靠全民辦體育,靠社會辦體育;二是職能要變,政事分開,管辦分離;三是工作方法要變,推進體育社會化、產業化;四是工作作風要變,提高效率,多辦實事。隨著經濟發展,生活水平提高,體育將越來越成為廣大人民群眾的一種最基本的需要,在提高人口素質,形成科學、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方面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這一路走來,對我們體育戰線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遇,我們在省委領導下,抓住了機遇,迎接了挑戰,經受了鍛煉,接受了考驗,順利完成了體育機構改革,順利完成了從體委改組為體育局的任務。

 

(作者系福建省體育局原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