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精品一区二区,濑亚美莉作品番号,aaa成人永久在线观看视频,好男人好资源在线观看视频,黑丝美女被人操,日日网站


2023-09-23 22:46 來源:福建炎黃縱橫 作者:沉 洲



汪洋大海的一滴水

 

 

 

 

 

知曉南宋有過一位叫宋慈的人,是1986年,當時,我在福建鷺江出版社修改一部描寫福建歷史名人的長篇小說。記得,責編給了我一本新鮮出爐的《神驗》,推薦一讀。這部歷史長篇小說的作者是福建文學新銳王宏甲。近三十年過去了,小說里的具體細節大多模糊不清,但宏甲兄精到、嫻熟的結構設置,充滿藝術感染力,依然深深烙印腦海。我因此記住了:閩北建陽的歷史上曾經出現過這么一位神奇人物,他擅長斷案,名字叫宋慈。

七百年后,歷史這樣蓋棺定論:宋慈編撰的《洗冤集錄》,集中國宋代以前尸體外表檢驗經驗之大成,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統的法醫學專著,是世界法醫學的鼻祖。《洗冤集錄》的出現比西方國家的法醫專著早三百五十多年,從15世紀開始,它主要以改編書的形式廣泛外傳,被翻譯成朝鮮、日本、荷蘭、法國、德國、英國、俄國、美國等多國文字出版。1950年,蘇聯法醫學教授契利瓦科夫寫出《洗冤錄研究》,隨后在《法醫學史及法醫檢驗》一書中專門刊印了宋慈畫像,尊稱他為“世界偉大的法醫學家”。中外法醫界普遍認為宋慈在13世紀中葉開創了法醫鑒定學,并深刻地影響了世界各國法醫學的發展。

當年,南宋皇帝理宗看罷《洗冤集錄》,倍加贊賞,下旨頒行天下,使之成為辦理刑案官吏案頭的必備之書。據《宋史翼》記載,宋理宗惋惜于宋慈的病逝,賜贈朝議大夫,稱贊他為“中外分憂之臣”,還“御書墓門以旌之”。

有當朝皇帝參與造勢,宋慈的身前生后可謂風光無限。就是如此耀眼的一顆星宿,光芒普照大地、閃耀中外之后,便從此隱沒于浩渺蒼穹。煌煌二十四史中的《宋史》不見其人之傳,也無《洗冤集錄》的蛛絲馬跡。清乾隆年間纂修的《四庫全書》子部雖收錄《洗冤集錄》目錄部分,卻曰“宋慈始末未詳”。清道光版《建陽縣志》“宦績”詞條下有過宋慈百余字簡介。清代著名歷史和考據學家錢大昕的《養新錄》,也僅知《洗冤集錄》這樣一本書,而不知著者為何方人氏。晚清學者陸心源編撰40卷《宋史翼》以補充《宋史》,終于把宋慈列入“循吏傳”,內容基本抄錄南宋著名詞人劉克莊所撰《宋經略墓志銘》,因為出現人名和卒年兩處關鍵性錯字,恐怕連他本人也不知道宋慈究竟為誰。

在傳世的《后村先生大全集》里,《宋經略墓志銘》的墓主人為宋普,七百多年來,后人始終沒有把這個刻錯字的“宋普”與宋慈聯系起來。

倘若不是當年有過隆重的傳播,元明清三朝也紛紛把《洗冤集錄》用作審案必備的參考書,在我國沿用六百多年之久,成為后世各種法醫著作的主要參考藍本,這部偉大著作失傳的幾率肯定還要增大。如今,曾經頒行天下的宋版《洗冤集錄》渺無蹤影。藏于北京大學圖書館善本室的,僅是現存最早的元代刻本。

宋慈生活的年代,可是進入了活字刻版印刷的時期呀,遙想此前那些竹簡編史的朝代和秦始皇的焚書坑儒,更是讓人黯然神傷。

宋慈的臉顏無法挽回地消失于歷史深處,他豐裁峻厲、望之可威的形象,是今人根據歷史文獻中關于他形象、職位、品德、行為的記載造像而成。

應該說,宋慈為后人所知,得益于當時的建陽縣令劉克莊,他撰寫的《宋經略墓志銘》僥幸流傳下來,盡管其中有兩處要命的錯刻,但后人總有一天能夠勘誤,使之變成了解宋慈生平最主要的史籍。

時間到了20世紀50年代,中國法醫界的宋大仁教授在研究中國法醫史時,從卷帙浩繁的史書堆里考證出了宋慈的生平,寫出《宋慈年譜》《偉大的法醫學家宋慈傳略》等一系列文章。就這樣,從七百年前的時光隧道盡頭,宋慈依稀的身影開始朝我們踽踽走來。

 

 

歷史人物常常擁優劣于一身,千秋功罪只能留待后人去評說。譬如秦始皇以鐵血暴政最終統一了六國,譬如漢武帝通過窮兵黷武總算驅逐了北方強敵匈奴。而像宋慈這樣的本色角色,無論過了多少年,褒揚始終如一。他那一身神驗絕活,仿佛就是和解民于倒懸、為天下洗冤澤物相匹配的。

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32歲的宋慈中進士乙科,授浙江鄞縣縣尉,后因父病喪而未赴任。閑居在家期間,劉克莊到建陽任縣令,兩人一見如故,遂成莫逆之交。41歲那年,宋慈首次踏上仕途,出任江西信豐縣主簿。

1228年,南安軍遭遇嚴重災荒,饑民揭竿而起。江西提點刑獄使欣賞宋慈才能,聘他為差遣官。兩年后,經太學恩師真德秀推薦,宋慈被南劍州知州陳韡聘為幕僚,參加平定閩中爆發的民變。

1231年,宋慈升為長汀知縣。當時,長汀百姓食用的海鹽,皆溯閩江航運,不僅翻山越嶺,前后還要換兩次船舟,等鹽運達往往隔年。再加上官商克扣斤兩,從中漁利,鹽價奇貴。此前兩次參與平亂的經歷告訴他,百姓就是大海汪洋,可載舟亦可覆舟。民怨要疏導,無視就可能釀成激變。蒞任之初,宋慈考察后改變運鹽路線,從潮州往返只需三個月,節省運費再以平價出售,慈恩惠及百姓。長汀應該是宋慈最早進行斷獄之地,《長汀縣志》言其在任期間,“獄無冤囚,野無流民”。而今,汀江邊的宋慈亭,就是當地人對這位父母官愛民如子的緬懷。

1237年之后的兩年,宋慈任邵武軍通判期間,為當地百姓做了許多有益之事。《邵武府志·官志》留下了如下文字:“通判邵武軍,攝郡,有遺愛。”這可不是通常之舉,他已經關愛到子孫后代了。

1239年,浙西饑荒,宋慈奉詔入境主持賑災。他了解到當地豪強大戶不但逃避賦稅,還趁天災囤糧圖利,激化矛盾。宋慈頒布法令,按貧富分民戶為五等。最富者拿出存糧的一半救濟災民,另一半平價出售;較富有者拿出存糧平價出售;中等不濟也不售,自己管好自己;四等的自己解決一半口糧,另一半平價購買;五等的全部接受救濟。貧者得以度過荒年,拯救了眾多生命。與此同時,宋慈還免除一半稅賦,鼓勵和扶持災區百姓恢復生產。浙西人感恩戴德,集資為他建造生祠(為活人建祠廟進行祭祀),留下“居官所在有聲”的贊語。

同年,宋慈被任命為廣東提刑,開始了他主管司法、刑獄和監獄的執法官生涯。據《宋經略墓志銘》記載,當時廣東疑難積案很多,甚至有拘押獄中數年的案犯尚未得以核實,這些疑案很多是地方官吏不履職和舞弊營私造成的。宋慈“下條約,立期程”,把證據不足、需要重新勘察的案子發回地方,限期重審。年已五十三歲的宋慈,不辭辛勞,奔波于廣東各地,據狀斷之,參會歸一。他昭雪了一批冤假錯案,抓捕真兇,懲處貪贓枉法、制造冤案的官吏。經過八個月的辛勞,處理了兩百多件死刑案子。

還未干滿一年,1240年,宋慈又奉命移任江西提刑兼知州,去贛州救火。當時,贛南私鹽問題嚴重,武裝走私猖獗。他通過推行“保伍法”,強化基層治安控制,解決了贛閩粵三省交界處武裝販鹽的問題,使得道路通暢、鹽價穩定。

1241年,宋慈調任常州知州。正是在這個時期,深感于基層辦理刑案的官吏經驗不足和冤案迭出,他博采近世所傳法醫書籍,如《內恕錄》《折獄龜鑒》等,取精華剔謬誤,再結合自己積累的豐富經驗,開始編撰《洗冤集錄》。

1246年,宋慈再任提刑官,地點是廣西。《宋經略墓志銘》寫道,宋慈走馬上任后,深入廣西各地雪冤禁暴,路遙途艱那是家常便飯。就是一些邪惡勢力猖獗的兇險之地,他也一定要親往查明核實,唯恐百姓蒙受不白之冤。

次年,宋慈被任命為直秘閣、湖南提刑。是年冬,他以四任法官的豐富經驗,總結了宋代以前的法醫學檢驗知識,編撰成實用性很強的《洗冤集錄》,刊刻出版,提供給同道們參考。

1248年,宋慈升為寶謨閣直學士,奉使四路,勘問刑獄。《宋經略墓志銘》有這樣的字眼:“聽訟清明,決事剛果。撫善良甚恩,臨豪猾甚威。屬郭官吏以至窮閭委巷、深山幽谷之民,咸若有一宋提刑之臨其前。”劉克莊不愧為南宋著名的文人墨客,通過他的描寫,宋慈恩威相濟的形象已經栩栩如生,躍然紙上。

一年后,宋慈被提拔為煥章閣直學士,出任廣東經略安撫使,同年病歿,終年64歲。

 

 

《洗冤集錄》,顧名思義,就是一本為人平反昭雪冤假錯案的書籍。有趣的是,法國人1910年把書名直譯成《改錯誤的書》。無獨有偶,1981年,美國夏威夷大學教授也將之譯為《洗除錯誤:十三世紀的中國法醫學》。

可是,全書五卷五十三條的主要內容卻與之南轅北轍,書的內容由三大部分組成,第一、宋代頒布的關于現場勘驗和尸體檢驗的各項法令;第二、詳細論述檢驗各類尸體的方法和注意事項;第三、保辜及各種辟穢、救急和解毒處理方法。

這就是一本指導勘查檢驗的書,取《檢驗大全》這類的書名不就名副其實了,宋慈為何偏偏要選擇這么一個好似暗藏什么深意的書名呢?

客觀而言,宋慈一生二十余年的官宦生涯中,先后四次出任高級刑獄法官,后來進直寶謨閣奉使四路,也是“皆司皋事”。長期的司法刑獄工作經歷,使他見多識廣,“南吏多不奉法,有留獄數年未詳覆者”,好友劉克莊講到的這種事,宋慈不僅耳聞而且也親眼目睹了太多。天下蒼生斷然少不了冤枉、冤屈之人,執法者必須聽訟審慎,斷獄公道,通過洗冤還他們清白之身。

宋慈在《洗冤集錄·序》中也直言不諱地針砭時事,揭露冤案產生的緣由:州縣總是把年輕的官員委派去調查案情,他們缺乏經驗,加上仵作、吏胥收受賄賂,其中的匿真報假很難明察。即使是聰明的官員也常常被欺騙,何況臨場勘查的官員,往往高座遠離,對尸首掩鼻而不屑一顧。這怎么能弄清案情的細節呢

《建陽縣志》對宋慈的評價非常中肯:“居官以民命為重,謂刑獄一有不決之疑,必多所失。”從主觀方面而言,手握生殺大權的宋慈,對民命懷有一顆敬畏之心。他認為,人犯是生是死,斷案是曲是直,冤屈是伸張還是鑄成,全都取決于根據尸體檢驗而得出的結論。他經常自我反省,案獄之所以會出現誤判,很多都是緣于細微之處出現偏差,而勘查驗證失誤,則是因為辦案馬虎、經驗不足造成。他進而強調,獄事中最重大的莫過于定殺頭之罪,定此大罪的依據最重要的莫過于弄清第一手案情,而要弄清第一手案情最重要的莫過于檢驗。故此,斷案時他總是審之又審,不敢萌一毫慢易心。一旦發現案情中存在欺瞞行為,就嚴厲矯正,絕不留情。如果有謎團難以解開,也一定要反復思考找出答案,唯恐因為自己的輕率,讓施暴者逃脫恢恢天網,讓冤屈者死不瞑目。

每次讀《洗冤集錄》的序言,我總是會情不自禁地企圖揣摩、還原宋慈當年的心緒,想著想著就血脈賁張。我們應該感謝宋大仁教授,感謝他為今天的社會找回了一面高懸的明鏡。作為后來者,我們必須自慚形穢而且羞愧難當。七百年前,執政當局并沒有形形色色的條例和各種嚴厲的“八項規定”,好像也無需特別強調什么公仆意識,宋慈就已經懷揣了一顆執法為民的赤子之心。而時逾今日,我們還在防患刑訊逼供、草菅人命的事件發生,努力杜絕那些匪夷所思的“呼格吉勒圖案”和“聶樹斌案”。

洗冤,這是宋慈對自己和同道的一種警醒。只有以民命為重,格物窮理,公平公正,才可能杜絕繼續釀造冤屈,像醫生一樣對每一條生命救死扶傷。

一句話,在尊崇生命的宋慈眼里,他發現了太多的不白之冤,他看到了太多的冤假錯案。

大宋對北方的游牧民族割地賠款稱臣,讓后人痛恨其軟弱無能,但對世事卻還是懷有大胸襟、大格局的。起碼在宋朝歷史上,還從來沒有人對當紅的《洗冤集錄》有過什么竊竊私語,當朝皇帝也看得非常入眼,欣賞有加。

1955年,宋大仁教授提供史料線索,呼吁尋找宋慈墓葬。建陽縣政府首次普查未果,第二次再查找,果然在建陽崇雒鄉昌茂坊附近鳳山嶺的茂密草木間,發現一塊斷碑,對照《建陽縣志》“宋惠父慈墓,在雒田里昌茂坊”和《宋史翼》宋理宗手書墓碑“慈字惠父宋公之墓”的記載,再經有關專家核實,確鑿無誤。一代宗師百年后的安眠之地大白于天下,這讓無數中外同道的精神從此有了泊附之所。

我曾想,這應該不是墓主人本意,體恤民情的宋慈是否一定要心懷青史留名的欲望?他從蕓蕓眾生里脫穎而出,圖的是為民洗刷冤屈,最終回歸百姓大眾。就像一滴純凈剔透的水珠掉落到大海,從原本有別于水體的甘霖,融入母體成為一片汪洋。

我們早已步入了更高級的社會形態,為何整個社會的人道關懷卻不見祈盼中的大飛躍?宋慈的一生,不僅讓后人掩面赧顏,至今還成為我們的標桿。

本文原載于《走進建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