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烏烏 地方民間音樂。閩南童謠,描繪了一個充滿孩提幻想的童話世界。流傳在泉州、漳州、廈門的17個縣和臺灣各地。它的唱詞有兩種:一是描繪海龍王娶親,一是描繪河蝦魚蟹娶親,前者流傳在靠海的泉州與其諸屬縣及在廈門的泉州客丁中,后者流傳在靠山的漳州與其各屬縣及在廈門的漳州客丁中。閩南雖瀕海,然亦是旱區(qū),所以它們都把“天烏烏,要落雨”作為起句,表達祈盼甘露的心情。傳到臺灣后,歌名改為《天黑黑要下雨》,由李安和記譜,林福裕改編。漳州的《天烏烏》是宮調(diào)式,泉州的《天烏烏》開頭宮調(diào)式,落音用徵音,臺灣的《天黑黑要下雨》改為角羽調(diào)式,又加一個小結(jié)尾結(jié)束,唱詞中加了襯詞“依喲灰嘟嘟當叱當嗆,哈哈哈”,為歌曲增添了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