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鏘 (1882—1964)畫家。字菱波。福建福州人。父設私塾,幼受庭訓。清光緒二十年(1894)應童子試,〖JP2〗后隨父入貢院謄錄。自幼喜繪畫,14歲起刻苦自學書畫、詩賦。20余歲已掌握一手好畫藝。1906年始先后受聘于烏石山師范、三牧坊省立第一中學等校任圖畫教員。1917年,曾應省政府之約為農產共進會繪制《古代農產圖》20幅,頗得時譽。政府特發獎狀及金質獎章。1930年為“龍珠畫苑”發起的主要成員。1932年4月臺灣藝文社向他訂購山水畫百幅。1945年臺灣光復后,曾作旅臺文化交流。張鏘所作的人物、山水、花鳥、魚蟲皆得心應手,富有新意。他初學上官周、黃慎、華嵒。后汲取海派名家吳友如、吳石仙、朱夢廬的富有新時代畫風。曾以風俗畫形式及幽默的手法,刻畫盲人打群架的《盲戰圖》,影射20世紀初中國軍閥為爭奪政權而連年盲目混戰,給國家與百姓帶來無窮的災難。晚年喜研佛學,常與好友出入名山古剎。因他德高望重,1953年受聘為福建省文史研究館館員。畫家葉克燫、陳挺等先后皆為其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