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精品一区二区,濑亚美莉作品番号,aaa成人永久在线观看视频,好男人好资源在线观看视频,黑丝美女被人操,日日网站


2023-02-09 22:48 來源:福建炎黃縱橫 作者:方友德



仰望第一百座高山

——憑吊一甲子君子之交章武兄

 

方友德

 

 

 

壬寅歲暮,彤云密布,朔風凜冽。

2022年的最后兩、三個月,由于堅持三年的疫情防御戰轉入全面反攻,我們經歷了一場黎明前的黑暗時刻。朋友圈和微信群不斷有訃告惡訊傳來,太多的長者,親密的愛人摯友,一個個倒在病魔魍魎的襲擊之下,還有更多的青壯兄弟,也經歷了一場割喉塞鼻被“陽”的深重災情之中。

1月10日中午,打開手機,一條微信幾乎把我擊倒,這是章武嫂子汪蘭發來的:

章武因褥瘡引發全身感染,早就建議他住院的,他堅持過完節再去。終于釀成呼吸衰竭昏迷,送醫院搶救又被耽誤,終成悲劇。

翌日她又發來《哭夫君章武》一文:

2023年1月9日(農歷臘月十八),不堪回首。燉好的人參湯擺在桌上,還沒來得及喝一口,你就這么匆匆地走了。因為全身感染,呼吸衰竭,搶救無效,不治身亡。年僅81歲的你,走完了漫漫人生路……

不啻一顆潛藏多年的炸彈,突然在身邊引爆。

我連忙在手機上搜索章武自己(雅稱“老馬”)的微信,這里記錄著我們近幾個月來的交談聊天節日祝賀:

老方:我是老馬章武,請多指教。

我屬馬,愛馬,退休后曾用筆名馬南山,故以馬頭代表自己(注:微信圖標是一個英駿的馬首雕像)。此馬頭乃馬來西亞紅木,日本人雕刻,為德國船長室案頭清供。舊船拆賣時流入高雄海洋之家小店,標價一百美金,我恰好路過,以90美金購回福州,現置放客廳電視背景墻上。

我的書齋命名驥齋,丁仃大篆題匾。

驥者駿馬也。平生羨馬愛馬,常恨自己堂堂七尺之軀,未能馳騁疆場。

如今馬失前蹄,只能癱坐輪椅,憑窗看世界,臥床游天下。

我的回復: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章武老兄,最近福州疫情吃緊,不知貴體無恙否?十分掛念!

我新近出了一部拙著《方友德集郵文存》,匯集我50年來在郵刊上發表的文圖,350余碼。一半為懷念郵壇名家散文,一半為郵學論文,主要記錄了海峽兩岸半世紀通郵史的雪泥鴻爪。原擬親自送到府上,但因新冠疫情日益嚴竣,不能外出。

請再告以府上地址及手機號碼,爭取近日順豐快遞送奉祈正。順祝您全家平安健康快樂!友德頓首

章武回復:祝賀巨著問世,期待從容拜讀。

收閱兩天后又來信云:

煌煌巨著,如五彩云霞自天而降。圖文并茂,令人愛不釋手。當此疫情肆虐之時,我困守家中,處于兵臨城下四面楚歌之際,有此巨著讓我大開眼界,不亦樂乎?何其快哉!人生短暫,弟只敢在散文這斗笠丘蓑衣田里精耕細作,而兄多才多藝,居然能在文學、新聞、攝影、集郵四大領域先后取得豐收,令人由衷敬佩。

兄乃引領我步入文壇的第一位編輯,從20歲初識至80歲,已遙遙60年, 一個甲子過去了,而友情依舊,殊為難得。借用魯迅贈瞿秋白的辭曰: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當以同懷視之。

陳章武 2022年秋

2023年元旦,我還發一視頻《2023如約而至》向他祝賀新禧,愿2023的所有美好如約而至,所有的幸運不期而遇,所有的努力都有好的結果,生活應該被熱愛的人和事物填滿!

但是人生無常,世事難料,我多年來所擔憂的事就在不到9天后出現了。他相信自己還可以活下去,但似乎又有“時不我待”的預感。我完全沒有想到這是他獻予我的最后一課和最后的心跡表白。這是何等寶貴的知音絕響啊!如今,他長眠在翠綠之中,再也呼喚不起。他聽不到我心靈深處的嗚咽,也不會想到我在悲痛之中正在回憶他生命中那些快樂的時刻,并且為他記錄下來,留給后代。

微信圖片_20230209225811.jpg

陳章武

章武兄和我六十年相交,惺惺相惜,是我良師益友。他臨終前的聊天,情真意切,有鼓勵有寄望,我們終生是君子之交,如同一泓澄水清澈透明。

前些日子,我有一本新作問世,原想親自送到金山友蘭苑府上給章武兄。當時我是想去和久違的兄弟坐坐,推著他的輪椅一起到他家的小露臺上,這是他苦心經營的小花園,手植多種花草。我們可以在那里觀賞花蕾的綻放和綠葉的葳蕤,再聽聽他的聲音,看看他喜悅的神情。遺憾當時福州疫情加劇,老天無情,使我們失去最后告別的機會!

大約在十多年前,章武寫了一篇《良師益友五十年》滿懷深情地回憶他和福建日報幾位編輯半世紀來的相遇相知相惜之情。文中說:“我在學生時代遇見的第一位大編輯是福建日報副刊的方璞,我在省報發表的第一篇小文章《白鴿展趐》也是方璞編后印成鉛字,這對我有很大鼓舞。

他的文字打開我回憶的閘門,飛回半個世紀之前那青蔥歲月。那年我22歲,剛上調到福建日報文藝副刊“海潮”任編輯。章武20歲,在讀福建師院中文系二年級。他們有一伙男女同學,都是愛好文學,經常寫稿的青年學生,經常在長安山上聚會、論文談詩。因為師院是培養教師的,所以不贊成學生想當作家,舞文弄墨。他們處于一種半公開半秘密情景。章武文中回憶說,“當年方璞騎著一輛舊自行車,從東街口的報社,翻過解放大橋上梅塢斜坡,再踩上長安山師院找我們約稿,一路上要蹬一個半多小時,到的時候已經滿頭大汗。那時正當困難時期,我們又都是窮學生,沒有東西招待大編輯,只能端出一牙缸開水,為了表示誠意添點味道,開水中放了一些醬油。好在君子之交淡如水,這種純凈的交往,延續了五十多年,還在心中回蕩,時時不能淡忘。”

 

 

昨夜星辰昨夜風,章武兄,如何才能挽住你匆匆的行蹤?

在你一生旅程中各個站臺都有許多耀眼的亮點,不停閃爍,為人們嘖嘖贊頌:

1960年18歲時,你是福建省高考首位作文滿分的考生,成為全省文科高考狀元。

1964年22歲時,從福建師范中文系畢業后,你歷任福建第二師院中文系教師《福建文學》副主編仙游縣副縣長省文聯秘書長省文聯副主席兼省作家協會主席等銜頭。

你先后出版過《海峽女神》《飛越太平洋》《東方金薔薇》《一個人與九十九座山》《策杖走四方》《標點人生》等十一部文學作品集。

你有六件佳作《北京的色彩》《武夷撐排人》《天游峰的掃路人》《病的快樂》《吐魯番的葡萄熟了》《多瑙河之波》先后入選全國高中、初中、小學及中專語文課本。

20歲開始,你用近50年功夫,先后爬過火焰山賀蘭山阿里山、富士山等130座中外名山。寫了99篇上乘文章,出版《一個人與九十九座山》名篇。

2007年,你患上腰椎骨膠質瘤后,依然策杖、坐輪椅堅持參加“走進八閩”叢書采風團,到全省各縣、市采風。十年來,你走過福建50個縣,完成50篇紀實文學,出版個人專集《策杖走四方》。

2017年你在輪椅上創作《走進人民大會堂》獲得全省征文第一名。

……

許許多多的榮耀和光環,全國各地的網站、報刊已有連篇累牘報道,我就點到為止,不再贅述。

我要更為細談的是你生命交響樂的最后一章。后十年中,我們一起在采風團中共同跋山涉水,走遍八閩大地山川村莊共享造化美景,同嘗辛勞憂患。

你說,你常常夢見拐杖丟了。為了趕上采風團的隊伍,萬分著急,沿著彎彎曲曲的小路,滿山遍野地尋找……

日有所思,夜有所夢。這是你參加采風,怕趕不上隊伍焦慮的心情真確的寫照。

你和拐杖相依為命七年多后某一天,你聽到省炎黃文化研究會和省作家協會要聯合組織一個大型采風團,將走遍全省80多個縣市,每縣出書一本。這是一個極為浩大的文化工程,領導要你出山參加指揮謀劃。你真是又喜又憂。喜的是再有第二個春天為你降臨,讓你重新投入自然懷抱。憂的是你身患重恙,能否參與完成這個福建當代史上前所未有的文學長征?是否因為你的加入,拖累別人的步伐?在艱難抉擇中,你終于不再猶豫,因為你的生命是屬于文學的,當然也屬于山水的。如果讓你從此與文學絕緣,無異于立即要你的命。如果只讓你坐在輪椅上寫些應景文章,扭曲懷抱,那也雖生猶死。

你勇敢無畏地“走進”了,如同一片綠葉,一縷林嵐,你的藝術感覺永遠年輕。一些明媚如水的佳作在流連山水中汩汩流出。使人不能理解,你身上背著萬分痛苦的十字架,居然能輕松地寫出燦若云霞的文采,心靈是如此澄澈和靈動。

當然,能完成這個萬分艱難的跋山涉水工程,全團從領導到團友,從采訪對象到地方官員,都把你當成“熊貓”國寶一樣重點關照。你忘不了在廈門火車站,因電梯“正在維修中”大家只能拖著行李步行爬階梯進動車站臺。團長何少川逢人就問:“章武上車了沒有?”他一直等看到你,自己才進車廂。在武夷山大紅袍樹下,你腳下踩住的石塊松動了,比你年紀大的季仲沖上一把抱住你,免得你一同跌倒在山坡上。在龍海采訪荔枝海時,天降大雨,登山石階又濕又滑,當地副鄉長爭著要背你上去。老伴汪蘭以團友身份,伴隨一路同行,出門時一個提著兩人行李。上衛生間,她總守在門外,以防發生意外。全團老老少少,相親相愛。一路走來,都是喜悅,一起分享。只有采風時光,能讓你暫離病痛煩惱,感受肌體的生機和活力。

微信圖片_20230209225823.jpg

陳章武和何少川等采風團成員

當采風工程即將竣業時刻,大家依依不舍。你曾有一個大膽的設想。團里大多數成員都已退休多年,七八十歲年事。世上還沒有一個人,最終不要成為黃土一抔。你曾對我說,想建議老齡朋友,共同在福州三山陵園購買一塊墳地,將來有個共同歸宿。山包上可立一個石碑,記載這次重大的文學采風活動。將成為文學史上一段佳話。這是一個很浪漫而長遠的設想。可惜未曾兌現。

愛朋友,愛母親,愛兄弟,經常勝過愛自己,你在《東方金薔薇》這部成名作的扉頁上就放著一幅棠棣合影。那是2006年11月,全國文藝界“兩會”期間,你和胞弟陳章漢分別代表福建省和福州市文藝界出席大會的得意寫照。同在此書的《跋》里你寫道:

當然,還有本書的第一讀者—我的84歲的老母親,是她戴著老花眼鏡,為我一字一句審校了書稿的全文。“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請允許我把“金薔薇”當成康乃馨,作為母親節的禮物,獻給我最親愛的母親吧!是為跋。

2007年5月13日母親節

感恩時代,感恩生活,感恩師友,是一種人性的光輝。冰心說:“愛在右,同情在左,走在生命路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途,點綴得香花彌漫……”

 

 

福建省在現代文學史上就是一塊盛產散文大家的風水寶地。一連串響當當的名字:冰心、林語堂、許地山、廬隱、林徽因、何為、郭風……都是一座座巍巍的高峰。

陳章武是他們之后矗立而起的一座新的高峰。是繼承了冰心、郭風的親炙教誨的入門弟子。他在《一個人與九十九座山》的前言中說道:“每座山都象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精神氣,都有說不完的故事,看不完的風景。”“人生征途都要爬山無數,我爬過了九十九座高山,最后第一百座留給自己,此書出版,我算已征服自己!”

林則徐有一副佳聯:“海到無邊天作岸,山登絕頂我為峰!”

章武兄登上第一百座高山,他自己就成為“絕頂高峰”!他不僅在文學上有很高造詣,很大貢獻,而且他為人謙虛低調,品格高尚。

就如他在微信聊天中對我所言:“人生短暫,弟只敢在散文這塊斗笠丘、蓑衣田里精耕細作”。他精耕細作的收獲是豐碩的美果佳釀。他有六篇精品入選中小學語文課本,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許多作家的作品可以在某時某地成為熱搜頭條,可是過了一個時期,便寂然無聞,后代子孫更無一問津。而當你的作品被選入語文課本,便將一代一代流傳下去,你的名字和精神將永垂不朽。你將會與魯迅、茅盾、冰心諸位大師一樣,永遠活在億萬后輩心中!

這篇含淚的祭文,斷斷續續寫了多日,寫到這里,我忽有所悟,我不是在和平起平坐的兄弟對話,而應該仰起頭來,瞻望這第一百座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