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毅夫說兩岸·
福建省參議會的故事
汪毅夫
福建省參議會的前身或者說第一階段是福建省臨時參議會,《福建省志?大事記》(方志出版社2000年版)記:1939年“5月15—28日省臨時參議會第一次議會在永安召開”。
福建省臨時參議會會址設于福建戰時省會永安之吉山。福建省臨時參議會歷經兩屆,第一屆任期為1939年5月—1943年6月,第二屆任期為1943年6月至1949年8月。福建省臨時參議會議長鄭祖蔭,陳培琨擔任過副議長,林希謙擔任過副議長、代議長。福建省臨時參議會有會刊《會務通訊》(后改名《民意》),該刊主編黃哲真、趙家欣。
福建省臨時參議會各屆各次會議通過議案500余件。其中,涉臺議案《擬請中央恢復臺灣省制案》尤可注意。該案“理由:臺灣為我國東南屏障,清初原屬本省之一府,光緒十一年因防列強覬覦改為行省,設三府一州十一縣六廳,甲午戰后割讓于日,自是臺灣同胞即淪為日人之牛馬奴隸??箲鹨赃€,中央曾一再表示收復臺灣決心,惟至最近始經開羅會議承認戰后歸還我國,現距勝利之期不遠,亟應從速恢復臺灣省制,以正視聽,并堅定臺胞內向之心。辦法:建議中央依東北四省例,在陪都或本省設立臨時臺灣省政府,以號召臺胞并策劃收復接管等準備”,“提案人:陳村牧、黃謙若、曹挺光、葉慕賢、張述、郭薰風、高迎魁、陳維”。
又,1944年12月,福建省臨時參議會副議長林希謙關于協助中央收復臺灣的講話亦頗可注意,略謂:“自從盟機不斷的轟炸臺灣,美軍在菲律賓大舉登陸后,太平洋我敵形勢為之一變,而臺灣收復的時期,亦更迫近。關于臺灣收復后的復員及一切的措施,中央固然籌之已熟,可是閩臺原屬一家,我們福建人士,對于臺灣的一切,實負有‘兄弟相扶持’的先天義務,同時中央亦正需要我們福建人士作更進一步的幫助。這是兄弟今天要補充說明的第一點”。
福建省參議會于1946年4月在福州正式成立,《福建省志?大事記》記:1946年4月“福建省參議會正式成立”。福建省參議會議長丁超五,副議長陳聯芬,秘書長王孝泉。福建省參議會一屆一次會議有涉臺提案《擬請由省參議會推派代表往赴臺灣》,其文略謂:“臺灣為海疆重地,與八閩沿海為鄰,千百年來移民墾殖,成為富庶之境,敵人占領以后銳意經營,已成為工農業發達之區,與八閩人民唇齒相依,關系密切。光復以還,不啻福建多一分省,今后經濟交流影響者至巨,應即組織團體前往慰問、考察,他山之石,有以提供本省建設之參考也”。
(作者系全國臺灣研究會會長,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