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精品一区二区,濑亚美莉作品番号,aaa成人永久在线观看视频,好男人好资源在线观看视频,黑丝美女被人操,日日网站


2025-04-23 17:53 來源:福建炎黃縱橫 作者:汪毅夫



·汪毅夫說兩岸·

兩岸學術交流合作之正道

 

汪毅夫


 

陳孔立《臺灣歷史綱要》(九州出版社1996年版)之部分章節敘事方式的亮點之一是,用臺灣學者的話說事。

茲以該書第一章第一節之《早期住民》為例而言之。

1、《早期住民》全文3400字,卻至少引用和參考了6位臺灣學者的6部著作:林朝棨《概說臺灣第四紀的地史并討論自然史和文化史的關系》;衛惠林《臺灣土著族的淵源和分類》;陳國鈞《臺灣土著社會始祖傳說》;張光直《中國東南海岸考古與南島語族的起源》;陳奇祿等著《中國的臺灣》;凌純聲《臺灣先史學民族學概觀序》。

2、《早期住民》記:“1971年,在臺南縣左鎮鄉發現人類右頂骨殘片化石,1974年,又在同一地點發現人類左頂骨殘片化石,經學者研究,是屬于晚期智人,即現代人,其年代距今大約3萬年,被命名為‘左鎮人’。這是至今發現的臺灣最早的住民。考古學家認為,在3萬年前更新世晚期,臺灣和大陸相連,‘左鎮人’是從大陸東南經過長途跋涉到達臺灣的”。大陸學者不曾參與左鎮人的發現和研究,這段論述完全用臺灣學者的話說事。然而,臺灣學者2015年的研究結果,又將“3萬年前”改寫為“3千年前”。我想,《臺灣歷史綱要》若出增訂本,則當仍然本著尊重臺灣學者的成果和意見的態度而改寫之。

3、《早期住民》提及臺灣“泰雅、賽夏、布農、朱歐人的祖先”,也提及臺灣“現在魯凱人、排灣人、雅美人、阿美人卑南人的祖先”。《臺灣大事紀要》(時事出版社1982年8月版)記:1954年3月14日,“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擬定高山族九族漢語統一名稱為:泰雅族、賽夏族、布農族、曹族、魯凱族、排灣族、卑南族、阿美族、雅美族”。臺灣文獻委員會擬定的“高山九族漢語統一稱呼”,《早期住民》一一照用(唯關于“曹族”,除稱“曹族”外還稱“朱歐”,以其記音更近于其族人自稱也),相當尊重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的學術意見。

4、《早期住民》提及“從南洋群島移民來的南島語族”、“東南部各土族與南島語族的關系”、“南島語族及其文化起源于中國沿海而向南洋一帶發展”、“與南島語族有密切的關系”,相關論述基本上乃出于臺灣學者凌純聲等人的著作。這里必須介紹的是,凌純聲(1902—1981),歷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民族學組主任,國立邊疆教育館館長,教育部邊疆教育司司長,中央大學教授、系主任。1948年,凌純聲在《中國教育年鑒》(第二次第四冊)之《邊地教育》里寫道:“中國邊疆民族,依其語言的系屬,可分為漢藏、阿爾泰、印歐、南亞及南島五系”,“在臺灣之太么、薩衣設特、蒲嫩、朱歐、派宛、阿眉、野眉等族均屬南島系之高山群”。當時,他是教育部邊疆教育司司長,是最早用南島語給“在臺灣之太么、薩衣設特、蒲嫩、朱歐、派宛、阿眉、野眉等族”命名的大陸學者。1949年,凌純聲赴臺,成為大師級的臺灣學者。

在我看來,《早期住民》用臺灣學者的話說事,表現了一種真誠的態度:尊重臺灣學者的研究和意見。學術乃天下之公器,兩岸學者互相尊重、共同推動學術進步和祖國統一進程,是為兩岸學術交流、學術合作之正道也。

作者系全國臺灣研究會會長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