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精品一区二区,濑亚美莉作品番号,aaa成人永久在线观看视频,好男人好资源在线观看视频,黑丝美女被人操,日日网站


2025-04-11 10:32 來源:福建炎黃縱橫 作者:汪毅夫



·汪毅夫說兩岸·

臺胞老連到京領生日大禮


汪毅夫

 

 

臺胞老連,名橫,又名雅堂,生于1878年正月十六日。老連從小在臺灣臺南城里住,“日本仔時”(日據臺灣時期)卻同眾多的臺灣同胞一道,從1897年5月8日起被動地喪失了中國國籍。這是因為“日本仔”的“臺灣總督府”《臺灣住民之國民身份令》有強制規定,1897年5月8日后未離開臺灣之“臺灣住民”,“根據《馬關條約》第五款第二項”即被動成為“日本國臣民”、被動喪失中國國籍。

1895年5月8日是中、日雙方約定的《馬關條約》的批準、換約之期,馬關條約》第五款第二項規定:(自批準、換約之日起)“限兩年之內,日本準中國讓與地方人民愿遷居讓與地方之外者,任其變賣所有產業,退在界外。但限滿之后尚未遷徏者,酌宜視為日本臣民”。

辛亥革命,民國肇建。臺胞林季商率先向北京政府內務部提出“回復國籍”的“聲請”,并得奉準。1913年十一月十八日,北京政府內務部頒給林季商《復籍執照》(許字第壹號)。1914年1月31日,老連也向北京政府內務部提出“回復國籍”的“聲請”;1914年2月5日,北京政府指令福建民政長:“據連雅堂呈稱原籍福建龍溪縣,現籍日本臺灣臺中廳臺中街,茲依中華民國國籍法第十八條所規定出具愿書、保證書請許可復籍等情前來,查連雅堂所請回復福建龍溪縣原籍,核與國籍法第十八條相符,業經本部批準注冊,除將復籍執照填給外,合行令仰該民政長轉飭該縣備案,此令”;1914年2月10日,老連興沖沖地來到北京政府內務部領取《復籍執照》,并留下“承領”收據。

微信圖片_20250411103545.jpg

                                (作者供圖)

經我查考發現,1914年2月10日為農歷正月十六日,恰是老連的36周歲生日。老連飽讀中國詩書,這時已經是有名的詩人和報人,正在為撰寫《臺灣通史》收集史料。他到北京政府內務部領取的“復籍執照”,是一份生日大禮。

附帶言之,據我聞見所及,1913—1927年間,北京政府內務部批準臺胞“回復國籍”的事例還有:隨同林季商“回復國籍”的林季商子林敦傳(林正傳)、林國元(林正元),以及陳雪如(林季商二太)、林雙蘭(林季商長女)、林雙英(林季商次女)等;為老連出具保證書的保證人之一林少英(又名林子瑾);1925年10月21日取得《復籍執照》(執照編號700號)的謝文達。1927年以后,內務部改名內政部,《復籍執照》(《回復國籍許可執照》)也改稱《內政部許可回復國籍證書》。取得《內政部許可回復國籍證書》的臺胞有謝春池、翁俊明、連震東(證書編號繼字第48號)等。

(作者系全國臺灣研究會會長,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