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精品一区二区,濑亚美莉作品番号,aaa成人永久在线观看视频,好男人好资源在线观看视频,黑丝美女被人操,日日网站


2024-09-12 10:48 來源:福建炎黃縱橫 作者:楊國棟



千年古港  再創輝煌

 

楊國棟

 

 

福州馬尾,波濤推涌的烏龍江、浪花飛濺的白龍江、舒緩溫順的琴江,合股后滾入東海所呈現的紛繁意象,蘊涵了閩都文化、船政文化、馬江文化、海絲文化融入中華文化的自覺選擇。

馬尾這個既云蒸霞蔚又水氣潤澤的千年古港,常常在歷史轉折的關鍵節點,總是榮耀地充當著先行先試的弄潮者,成為領風氣之先的時代風向標。在大唐盛世的開放包容時代,馬尾的閩安鎮有幸建立了福建第一家官辦稅課司,負責邢港海上進出口貿易的稅賦,承擔起古代福建海上絲綢之路最早的港務關稅。唐末五代初年,由于外貿數量擴展,閩王王審知下令修建甘棠港作為外港,補救了邢港碼頭海上運輸吞吐能力不足的問題,又一次提升了馬尾的知名度。大明初期,皇帝朱元璋實行“海禁”,卻給福州(馬尾)洞開一線光亮,將馬尾港作為唯一琉球朝貢使團的出入港口,也是明代最重要的海上絲綢之路大港。明成化十年(公元1474年),隨著福州市舶司的建立,馬尾港更是車水馬龍熱鬧繁忙。這標志著福州(馬尾)海上舟楫往來頻密、外貿數量激增的繁榮時代開始。馬尾再一次領風氣之先,并且承擔著國家賦予的重大使命。

歷史總是垂青馬尾這一古港,民族總是厚愛馬尾這片熱土。這不,素有“中國塔”美譽的馬尾羅星塔,作為國際航海平面坐標馳名中外。那閃爍百年的燈光,再一次讓世人看見了這個古港的新潮和時尚。海上航行的船艦只要見到這一神州大地上的標志性燈塔,當即停靠上岸,投入溫馨溫潤的馬尾懷抱。光緒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大清郵傳部設羅星塔分局,是當時華夏最早的地方郵局之一。世界各地寄往福州馬尾的信件或郵包,只要寫上“中國塔”便可寄達。大清朝正式啟用的以羅星塔零點命名的“羅星塔基準點”,成為中國最早測定的航道及潮水水位基準原點。當“洋務運動”的風潮席卷大清大地的時候,福州馬尾再一次吸引了世人的關注。福州船政學堂和馬尾造船廠,在這一次“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李鴻章語)的歷史轉折中,帶著厚重深沉的熱望,悲壯而勇敢地擔負起華夏近代化和民族振興的歷史使命。于是有學者認為,馬尾是中國近現代海軍的搖籃,也是中國近代化的主要起點之一……

改革開放的和煦春風吹拂大地,福州(馬尾)又一次迎來了發展繁榮的最佳時期。1984年國家開放14個沿海城市,福州(馬尾)有幸忝列其間。福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為全國四大開放區之一,具有率先垂范先行先試的樣板意義。千年古港披著半身滄桑半身風華,在古跡遺響的濤聲中昂揚地挺起胸膛,又在浪花飛濺的洋面上開足馬力揚帆遠航,用鋼硬鋒利的船艦犁開條條航道,穿越千山萬水,同世界各地擁抱對接。于是,臺港澳客商來了,高鼻子藍眼睛的域外洋人也來了。“三來一補”、投資、建廠、倉儲、保稅;封關運作、特殊政策……時尚鮮活的詞兒將這片熱土鬧騰的紅紅火火。福建省委原書記項南看見馬尾的可喜變化感嘆地說:百年“海禁”,馬尾還是馬尾;十年改革開放,馬尾變成了馬頭。1993年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的習近平聞訊臺灣中華映管公司董事長林鎮源先生來福州投資,敏銳地覺察到臺灣大公司大集團已看好兩岸經濟合作的良好前景,當即熱情地接待了林鎮源先生并商談項目落地馬尾事宜。20多年過去,馬尾的中華映管企業根深樹大枝茂葉繁,在自身的發展壯大中也給馬尾乃至福州做出了重大貢獻。當年習近平關于“馬尾的事,特事特辦,馬上就辦”的指示,不僅在馬尾深入人心,而且在福州乃至福建黨政機關成為自覺行動。

歷史再一次選擇了馬尾,面對新一輪創新創業的歷史機遇,馬尾又一次獲得厚愛:福建自貿區福州片區在馬尾落地;閩江口經濟圈在這里拉開序幕;福州新區建設在這里繪就藍圖;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在這里吹響嘹亮的沖鋒號角;國內第一家中國—東盟水產品交易所在這里掛牌開張……這么多效益的疊加,使得馬尾再一次站在了福建乃至全國的嶄新起點之上,領先行先試風氣之先。

 

船政文化是馬尾的一張名片。許毅青書記介紹說,1866年,左宗棠、沈葆楨在馬尾創設船政學堂,繼而又創辦馬尾造船廠,創建具有近代化知識裝備的海軍。自此,馬尾成為近代民族工業的起錨地和中國海軍的搖籃。學堂實行教育改革,不以學習“四書五經”為主,而是主學數理,教授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科技文化知識。教學同實踐相結合,將課堂上學到的知識直接用于馬尾造船廠建造船舶艦艇之中,又將造船中遇到的難題拿回課堂通過理論解決。學子學成后繼續深造,赴西方國家留學拓展知識開闊視界。由此開啟了“一座學堂引領一個時代”的船政文化——建造了我國第一艘鐵殼輪船、第一艘魚雷艦、第一艘巡洋艦;制造了我國第一架水上飛機、第一架艦載海上飛艇、第一座水上飛機加油平臺;培育出如嚴復那樣的一大批思想家翻譯家,如詹天佑那樣的第一代鐵路建造家,如魏翰那樣的第一代金屬造船家、如陳季同那樣的第一代外交家、如薩鎮冰那樣的一大批海軍司令和部長。1887年,船政畢業生駕駛自己制造的“非策”艦,成功鋪設了日后被學界譽為“海上電信絲路”的自福州川石島至臺灣淡水全長117海里電報線路。這條海底電纜自此像一條“海上文化臍帶”,將臺灣和大陸緊密聯系在一起。船政文化最為鮮亮和豐富之處還在于她那濃烈的愛國主義精神。為了抵御日本軍隊對臺灣的侵襲,沈葆楨帶領一批海軍乘駕自己建造的船艦駛往臺灣海峽,正面阻攔日本軍艦企圖襲擾臺灣的圖謀,保衛了我國主權領土臺灣的安全。因為“馬江海戰”爆發,許壽山等一批船政學堂培養出來的船艦管帶水手和在讀學員,義無反顧地向入侵我領海的法國軍艦發起猛烈反擊,以驚天地泣鬼神的大無畏犧牲精神,譜寫了一曲震驚中外的愛國衛疆高歌,鑄就了海軍軍魂和民族英魂,成為中華兒女民族愛國主義的精神涵養。

閩安文化是馬尾的歷史亮點。馬尾的閩安村歷史悠久綿長,古跡遺址遍布。唐太宗時閩安就是閩州重要港口。唐文宗時,南海各國商船均由閩安鎮放洋出海。閩安的迥龍橋曾是古代福州海外貿易必經之路上的大石橋;繁盛的邢港通達四海,是唐代和五代十國期間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港口。那時建立的課稅司衙門一直延續到清代,堪稱中國“海關文化”的縮影。

“兩馬”文化是馬尾的又一看點。馬尾、馬祖隔海相望,同胞情感,血濃于水。自2001年1月簽署《兩馬協議》以來,掀開了兩岸交流合作的嶄新篇章,開通了兩岸間首條海上客運航線,推動了兩岸直接“小三通”;后又拓展為“大三通”。自2003年至2015年,馬尾與馬祖合作連續舉辦了13屆“兩馬同春鬧元宵”活動,展示花燈、燃放焰火、文藝踩街、表演節目、產品展銷、旅游走訪、理論研討等亮點紛呈。2008年該節慶民俗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海風吹拂了千年馬尾小鎮,現今棟棟高樓拔地而起,水晶玻璃房中深藏著“夢想”和“智造”;閃爍明滅的時尚燈光,營造出現代都市的迷人風味;條條棧道,片片綠地,為千年古港披上青綠的風情和嬌艷的盛裝。

這些年馬尾新城建設日新月異。自2011年建設“宜居宜業、開放現代”馬尾新城,被寫入省市黨代會報告后,馬尾城市功能明顯改善,高層建筑連片矗立,綠化面積逐年增加,先后建成瑯岐閩江大橋、瑯岐環島路等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地處閩江北岸的東江濱公園,綠樹成蔭,花團錦簇,翠茵連天。在前些年原有沿江綠化帶建設基礎上,這兩年全面啟動景觀改造工程,建成近750畝面積,其中綠地約35萬平方米,廣場面積3.5萬平方米,道路面積10萬平方米,綠道全長8.7公里。8000多株常綠喬木如秋楓、香樟、大葉榕、南洋杉等散發著青綠的光芒;開花喬木如黃花風鈴木、美人樹、藍花楹、紫薇等,飄蕩著醉人的馨香;灌木地被如茶梅、春羽、蔥蘭、翠蘆莉等,綠藍紅黃相間,迸射著繁雜的色彩和迷人的風味。公園里的亮點突出——沙洲島以環形棧道為主要休閑游覽線路,結合濕地植物景觀共同組成島內神奇格局。觀鳥亭可鳥瞰海天一色中飛鷺翱翔,望江臺可望見江海交匯處的特異景色。倘若遇見龍舟競渡,喧天的鑼鼓可讓游客體驗緊張激烈拼搏敢贏的沸騰景象。景區內的游樂園,還可滿足幼童游樂玩耍的需求。天馬山公園坐落在臥龍山莊之側,高山之巔參天大樹冠蓋云天,綠蔭濃郁,郁閉度極高。木質棧道連綿起伏,直上山巔峰頂。這里空氣清新,是海邊上難得的天然氧吧。亭江18公里綠色生態廊道,成為福州市鄉村最長的休閑廊道。亭江濱江公園一步一景,蔥蘢林木間可感受清純、靜謐、安詳、和諧的氛圍。

在閩江河口濕地(馬尾)自然保護區,可見國家二級保護飛鳥黑嘴端鳳頭燕鷗常年在海空或江面自由地飛翔。由于馬尾政府和民眾一起組織參與這一瀕危鳥類的保護,辟出濕地獻上食物供養,這才使得國家一、二級保護鳥類能夠自在生存,并且同臺灣、馬祖的中華鳳頭燕鷗在繁殖期進行安全愉悅的求偶、生育幼鳥。

以創建國家生態區和生態示范園為抓手,馬尾全面完成上級下達的主要污染物減排任務,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在“綠色招商”和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理念下,積極鼓勵區內企業開展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已有103家企業通過認證,極大地推動了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建設。這些年馬尾投資生態綠化建設、城市景觀工程改造、節能排污、清潔水源等資金高達數十億元,其中民資和僑資捐助占有一定比例。共建綠色生態家園的理念走進市民心間并內化為自覺自愿行為。馬尾區還連續舉辦了六屆“水仙花展”,散發著誘人的芬芳,朝著綠化、美化、香花的路子走下去。“美麗鄉村”建設也被提到重要議事日程。全區62個建制村已經創建并通過驗收56個市級以上生態村,創建率高達90.32%。31輛環衛車、582名保潔員,常年在街區辛勤勞作,極大地保障了馬尾市區和鄉村的清潔清美。而2800畝“綠色屏障”、2100畝綠色城區、911畝綠色通道、500畝綠色村鎮,以及數不清的花卉草木植被,多方位、多平面、多點線地構筑了馬尾最新最妍的綠色版圖,飄蕩著蒸騰濃郁的綠色氤氳,成為馬尾民眾最好的“綠色福利”。為此,馬尾獲得“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全國綠化模范區” “國家生態區”“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等榮譽稱號。

 

福州(馬尾)自貿區,攜著時代的色彩和古港的風韻,如錦繡畫卷似地徐徐展現在世人面前。區長趙學峰談到,馬尾自貿片區的一大特色,就是中國—東盟海產品交易所的建立。該項目是“中國—東盟海上合作基金”首批18個項目之一,也是貫徹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和建設福建自由貿易區的重點項目,投資1.867億元建成服務交易大廈。另在東盟十國各設一個分中心,采用協議交易和競價交易模式,進行帶魚、魷魚、大黃魚、對蝦、魚粉、海帶等11個品種的交易。

遙想當年,華夏民族經馬尾港通過海上絲綢之路航道,有無數船舶遠洋南海,進入安南(現越南)、呂宋(現菲律賓)、暹羅(今泰國)、爪哇(今印尼境內)等地,水產品的海上交易源源不斷。而今,這里吸納了中國與東盟國家的海產品生產、加工、貿易企業及擁有大宗海產品和海產資源的龍頭企業為會員單位,為其提供多樣的交易品種和靈活的交易方式。2015年3月16日上線以來,交易所共發展會員單位118家。“線上交易、線下交收、跨境結算”的交易結算平臺,使得這里的交易十分活躍。一天30個億的交易天量,讓人們咂舌稱奇。

福建自貿區福州(馬尾)片區的另一個特點是政策靈活,效益特高。服務大廳內設置了工商、稅務、質檢、公安、海關、檢驗檢疫、海事、發改、商務、規劃、國土、消防、住建、環保、食藥監、金融等27個窗口,一次性方便企業所有的手續辦理。過去,光工商注冊就需幾個工作日;到了稅務辦證,還得幾個工作日。現在實行“一表申報、一口受理、證照合一、一照一號”的登記辦法,只要手續齊備,一個工作日就能全部辦結。這樣的高效率前所未有。馬尾自貿片區自2015年4月21日掛牌至8月7日的100多天里,就有3372戶企業預先核準,新設企業2038戶,注冊資本390.94億元。這樣的業績,也是前所未有的。

福建自貿區福州(馬尾)片區的再一個特點是優質服務。第一是交易服務。建立集交易、結算、倉儲、物流、出入關、檢驗檢測等服務為一體的服務體系,為交易商提供“一站式服務”,是福建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踐行互聯網和實體經濟、海峽藍色海洋經濟實驗區最有力的抓手。第二是資訊服務。為商家企業建立海產品電子檔案;提供海產品最新交易信息;建立涵蓋養殖、捕撈、加工、倉儲、貿易等環節的全產業鏈與售后食品安全可追溯體系等全套資訊服務。第三是金融服務。為解決會員企業融資難、結算難等問題,與銀行機構簽訂第三方資金存款協議,開展交易結算、倉儲質押、線上融資、融資融單等金融服務。推出“中國—東盟*新海絲”小微借貸卡、商超發票貸款等多種金融服務,為小微企業提供無息、低息貸款。同時建立會員企業互聯網信用體系,依據交易平臺大數據,創新建立了交易平臺線上線下融資模式。

 

隨著馬尾進一步開放開發,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在連年“9.8”投洽會上,馬尾簽約項目、總投資和實際利用外資總是位居福州全市前列,且多為金融、保險和綠色環保、高新技術項目。資本市場在馬尾做強做大,佳績頻傳。從2015年起,昇興集團、紫荊動漫、創識科技、國航遠洋、中瑞影視等多家企業先后在三板掛牌上市。馬尾是著名的僑鄉,僅亭江一地就有海外華僑4萬多人,是亭江本土人口的一倍。積極打造僑商產業聚集區,是馬尾區委區政府一以貫之的思路。隨著全國第三個由國僑辦掛牌設立的“僑夢苑”在馬尾落戶,標志著僑鄉企業建設更上一層樓。這些年,馬尾的自主創新水平不斷提高,發明專利申請量增長率名列福州第一。東北理光(福州)投產全國首個復印機再造項目落地馬尾;跨境電子商務園區進入馬尾世創大廈;中華映管與香港金豐亞太有限公司合資成立的科立視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主營的生產觸控顯示屏,采用高鋁硅酸鹽蓋板玻璃,一經生產就進入世界最新水平,以及金融小鎮、物聯網企業等,表明馬尾基本完成傳統產業的更新換代轉型升級,完全朝著“綠色發展、創新發展”的陽光大道前進。

從傳統制造到企業創造和“智造”的華麗轉身,也是馬尾的一大特點。落戶馬尾的上潤精密儀器有限公司,憑借其在高精密機械以及材料技術方面的領先優勢,先后構筑了工業自動化、高精密機械制造兩大產業鏈,取得多項發明和專利,一躍成為中國儀器儀表行業領先的“智造”商。他們的產品在航空航天和軍工行業有著廣泛的應用,為國家“神州”系列項目彈道導彈以及國內外衛星的成功發射做出貢獻。馬尾境內的福建福光數碼科技有限公司,也是“智造”的典范。他們承擔了大量為國防建設服務的高科技項目,產品廣泛應用于空間觀測、衛星飛船等航天及軍事裝備中。新大陸科技集團,在移動通信支撐網、智能交通信息化、數字視訊服務、移動電子支付、自動識別、智能溯源、電子回執、環保水體和空氣消毒等領域均有建樹,產品行銷世界各地。“飛毛腿”,聽起來像是導彈,其實是一家為通訊、IT、數碼3C等產品提供全面電池解決方案的電池行業龍頭企業。17萬平方米的現代工業園,最先進的制造創造和檢驗體系,品牌價值50億元,以及年產值近35億元的天文數字,宣告了這家企業的燦爛輝煌。資深企業中鋁瑞閩,這些年也完成了轉型升級,成為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相繼完成了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GB/T28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整合型體系認證,并通過中國質量認證中心(CQC)的認證。企業投資35億元的高精鋁板帶工程全面投產后,總產能高達38萬噸以上,已經打造成東南沿海最大的以生產高精尖產品和出口產品為主的鋁加工基地。上市公司國脈科技創辦以來的20年間,一直按準時代的脈搏律動,緊跟時代步伐,站在中國電信運維外包市場開拓的前沿陣地,經歷了電信運維外包市場自萌芽探索至蓬勃發展的演進歷程。如今,馬尾已經形成電子信息、金屬壓延、機械裝備制造、食品飲料四大支柱產業。以物聯網為代表的電子信息產業規模比重最大,占到總產值的近30%。

歷史上,“馬尾造船,遠東第一”。追根溯源,“福船”在三國、兩晉、唐宋時代聲名顯赫,曾經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上最重要的船舶。而今,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依然是福建最大的造船企業。其主導產品為萬噸級系列集裝箱船,出口德國、美國、英國、荷蘭、西班牙、瑞典等西方發達國家,以及中東的卡塔爾和東南亞各國和地區。2014年完成工業總產值35.2億元,同比增長34.5%。福建東南造船有限公司,采用世界上最先進的技術設備,自主開發、自主設計、自主創造,建造了符合CCS、ABS等國際船級社規范的多用途海洋工作船、成品油輪、漁船、集裝箱船、旅游船、客貨輪等,出口歐美、東南亞、大洋洲各國和港臺地區。2014年實現總產值34.51億元,同比增長14.9%,上繳稅收6570萬元,也是馬尾乃至福州的納稅大戶。區政府的統計數字顯示,馬尾現有年產值億元以上的大規模企業86家,年創造產值近900億元,為馬尾的經濟發展提供了牢固堅實的支撐。

(原載于福建省炎黃文化研究會、省作協“走進八閩”文化采風系列之《走進馬尾》,本文稍有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