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絲文化與福建”百題·
(漳州卷)117.宋代漳州外貿航路西線
這條航線可以稱為宋代以來中國漳州海商的印度洋航線: 通過馬六甲海峽沿岸的單馬令 (今泰國那空是貪瑪叻府)、藍無里, 進入印度洋,一路北 上往孟加拉灣沿岸的羅斛國(今泰國華富里)、蒲甘國(今屬緬甸)、注輦國等, 穿過保克海峽, 到達天竺、細蘭(今屬斯里蘭卡)、南毗國等國;另一 路從藍無里直達細蘭、故臨, 沿印度洋西岸南下,到達阿拉伯半島大食、白達、勿斯里等國, 以及東非沿岸的桑給巴爾島等。
南毗國 (今屬印度卡利卡特), 西臨阿拉伯灣,為印度洋沿岸海港之要沖, 也是西洋諸蕃國的貿易集散地。漳州商舶到達三佛齊后,順風泛海航行,月余可以到達南毗國。該國以雜色白銀為流通貨幣,白銀錢幣上刻有官府印記。 當地所產的主要特色物品有珍珠等寶貨、諸色番布、兜羅綿等紡織品。漳州海商認為南毗國為西北極遠之地,比較少到此貿易。當地所產物品一般運到三佛齊國、吉啰(今馬來半島吉打州)、達弄(今在馬來半島西岸)銷售,在當地換取大量物品:第一類是香藥,包括樟腦、沉香、丁香、腦子、檀香、豆蔻、大黃、黃連等, 第二類是荷池纈絹等高級紡織品,第三類是瓷器等高級生活用品。其屬國有故臨(今屬印度喀拉拉邦南部港口城市)、胡茶辣(今屬印度西部坎貝灣與卡奇灣一帶的古吉拉特邦地區)、甘琶逸 (今為印度西部古吉拉特 邦港口城市)、弼離沙(今屬印度西部古吉拉特邦坎貝灣東岸港口城市) 、麻啰華、馮牙啰 (即芒格洛爾, 今印度西部卡納塔克邦瀕臨阿拉伯海的港口城市) 、麻哩抹(今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西海岸港口城市)、都奴何(今印度馬哈 拉施特拉邦孟買灣西北港口城市)、啞哩喏(今印度喀拉拉邦科欽市北小港口)、 嗷啰啰哩(今屬印度卡納塔克邦邁索爾市沿海附近的港口)等。該國海商時羅巴、智力干父子往來于故臨與中國泉州之間,南宋后期居住在泉州的城南。([宋]趙汝適原著, 楊博文校釋: ?諸蕃志校釋?卷上?志國·南毗國?,中華書局1996年版,67—68頁)
故臨國,實際上是當時其羅國( Cheras) 或杰爾國(eralas)的一個港口, 今為印度南部喀拉拉邦港口城市奎隆。([宋]周去非著,楊武泉校注:? 嶺外代答校注?卷二?外國門上·故臨國?,中華書局1999年版,第91頁)從南毗國發船航行,順風5天可以 到達故臨。一般從泉州港出發的中國海舶泛海 40多天可以到藍無里, 在這里過冬, 至次年初出發, 30天左右可以到達故臨。當地交易有金幣和銀幣兩種, 1塊金幣等于12塊銀幣。故臨是一個 中 轉貿易港, 每年都要從三佛齊、監篦、吉陀等國泛海發船載貨來貿易,貿易商品的種類與南毗國相同。其境內有很多大食商人居住,是其境內重要的貿易力量。
注輦國(今印度泰米爾納德邦中心),東邊距離孟加拉灣2.5千米。要到達那里,到故臨國換小船前往;或者從陸路到達故臨后,沿著孟加拉灣西岸南下也可以到達。本地出產物品主要有:珍珠、象牙、珊瑚、玻璃、琉璃等珍寶類物品,豆蔻等香料,色絲布、吉貝布等紡織品,檳榔等特色食品。宋朝以前, 注輦國與中國沒有往來。至宋朝,大中祥符八年(1015)、天禧四年(1020)、明道二年 (1033) 、熙寧十年 (1077) , 注輦國分別派使者來朝貢。
大食國,海路離漳泉遠,海舶很難從水路直接到達。從漳泉出發,海船順風航行40多天,到藍無里進行貿易,并住下來過冬。到第二年再發船,泛海順風航行60多天才能到達大食國。大食國物產豐富,大多數物品用海船運載到三佛齊、佛啰安等國貿易,三佛齊等國商賈再轉運到中國。該國有天然良港,水深有20多丈,東南瀕臨大海,上游支流與各地相連。海港兩岸有很多商鋪, 每天有很多商品在這里交易,水路和陸路交通在此匯聚,商人眾多。大食國主要物產有:珍寶類物品,包括珍珠、象牙、犀角、珊瑚樹、貓兒睛、琉璃等; 香藥類商品, 包含乳香、龍 涎、木香、丁香、肉豆蔻、安息香、蘆薈、沒藥、血碣、阿魏、膃肭臍、鵬砂、硨磲、梔子花、薔薇水、沒石子、黃蠟等;高級紡織品類,含織金、軟錦、駝毛、布兜、羅綿、異緞等。大食土地遼闊,屬國眾多,主要有麻啰抹(今屬也門)、施曷(今屬也門亞丁灣沿線港口)、奴發(今屬阿曼西木葉)、啞四包閑(今屬伊朗斯法罕)、啰施美(即花剌子模)、木俱 蘭(今屬巴基斯坦莫克蘭) 、伽力吉、毗喏耶 (即馬格里布, 今北非西北部摩洛哥、突尼斯、阿爾及利亞等地)、伊祿(即今伊拉克)、白達(即巴格達,時為阿拔斯王朝都城)、思蓮(今屬伊朗波斯灣北岸法爾斯海岸的 撒那威港, 即塔黑里)、蓮(今巴林島)、積吉(今伊朗馬什哈德)、甘眉(今 霍 爾 木 茲)、蒲花羅 (今屬烏茲別克斯坦布哈拉市)、層拔(今肯尼亞桑給巴爾港)、弼琶啰(今屬索馬里柏培拉)、勿拔(今屬阿曼瀕海城市米爾巴特)、甕籬(今阿曼蘇哈爾港與馬斯哈特一帶)、記施 (今伊朗布什爾省港口城市塔黑里附近的基什島)、麻嘉(今麥加)、弼斯羅(今伊拉克巴士拉省省會)、吉慈尼、勿斯離等。
根據以上3條航線和航線相關國家及其土產和貿易物品可以看出,到了宋朝, 中國不但在海外貿易物品種類比唐朝的種類增多,而且來自中國的海商和海舶成為南洋貿易的主力之一,海洋航線直達地中海沿岸,成為當時全球貿易的主要推動力之一。(黃純艷:《宋代海外貿易,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年版,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