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精品一区二区,濑亚美莉作品番号,aaa成人永久在线观看视频,好男人好资源在线观看视频,黑丝美女被人操,日日网站


2024-01-07 11:53 來源:福建炎黃縱橫 作者:邱云安



將軍故里行

 

邱云安

 

 

春風澹蕩,日光暄暖。從武平縣城驅車一個半小時即到了汀江在武平境內唯一奔流而過的湘店鎮,這里是開國上將、“共和國空軍之父”劉亞樓將軍的故鄉,是一塊寫滿了紅色故事的沃土。正是鶯飛草長的四月,萬物葳蕤,春意盎然,油桐花開如雪,勾勒出一幅人間最美四月天的醉人風景畫。

劉亞樓將軍故居在湘店湘洋村有兩處,分出生地和成長地。蒼山翠柏、青山秀水掩映下的劉亞樓將軍故居,是國家AAA級旅游景區、福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穿過劉亞樓將軍廣場, 廣場一塊巨石上雕刻有“飛將軍”3個大字。走過水泥鋪就的小徑,輕輕推開那扇虛掩的門,在翠樹掩映的故居前肅立,瞻仰, 一代偉人的生平會讓你熱血沸騰。劉亞樓將軍故居(出生地)始建于清朝嘉慶年間,距今有200多年的歷史。面朝古木蒼翠的筆架山,背靠半月形山巒,山清水秀,風光旖旎。外邊是一個弓箭狀的半月形池塘,與背靠的半月形山巒組成一輪圓月,渾然天成,相得益彰,魚兒嬉戲碧水,垂柳搖曳微波,好一幅恬靜的風景畫。荷花盛開的季節,池塘里荷花盛開,微風吹過,飄來陣陣花香,為故居增輝添色

故居整體以青瓦白墻、磚木結構搭建為主,沒有過多的建筑修飾,素凈典雅的氣質就像劉亞樓將軍一樣不凡。劉亞樓將軍故居為磚木結構、懸山頂四合院平房,坐北朝南,由上下廳、左右廂房和東西護厝組成。二進三開間,有上、下廳,左右廂房, 帶東、西護厝。面闊24.19米、進深16.51米,占地面積400余平方米,建筑面積約200平方米。上廳中間,懸掛著一張將軍1955年授銜時的畫像,將軍胸前佩戴了3枚勛章:1枚八一勛章、1枚獨立自由勛章、1枚解放勛章。從這張畫像中大家可以看到當年將軍的英姿。

3間小平房連成一體,中間是客廳兼餐廳,左邊是臥室,右邊是廚房,總面積不足40平方米,足見將軍生父一家當時的生活貧苦。

雖是桌椅陳舊,門窗木梯斑駁,但故居卻十分整潔有序,每一位前來瞻仰的人們,都在造訪故居中追憶將軍往昔的光輝事跡。劉亞樓將軍故居(成長地)距他的出生地僅隔百米。劉亞樓出生時取名劉興昌,他出生不久因母親去世就抱養給劉德香, 從此改名為劉振東。這是一座建于清代的宅子,一家人就居住于劉氏眾廳左廂房,后來劉德香在眾廳旁修建了一幢土木結構的房子。將軍出生的地方叫“上月形”,成長的地方叫“下月形”,上下月形合成一輪圓月,可以說是天作之合了。一樓墻上懸掛著將軍及夫人翟云英女士的照片。二樓是將軍與養父的臥室,外面的小廳墻上還有毛主席語錄。

從劉亞樓紅色文化教育中心出發,幾分鐘就到了空軍主題公園,只見碧草如茵,鳥語聲脆,在這里散步健身的村民笑靨如花。空軍主題公園占地面積50余畝,分山體公園和公園廣場。公園廣場有劉亞樓將軍夫人翟云英親自題寫的“空軍主題公園”紀念石碑、游客服務中心、停車場、空軍主題墻、空軍福州基地捐贈的戰斗機模型等。

劉亞樓將軍一生南征北戰、叱咤風云、決勝千里,堪稱一代英豪,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杰出的睿智名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和人民空軍的建設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里,劉亞樓上將是一位武將。其實,他能文善武、情趣高雅,素有“能歌善舞文司令”之稱,是一位具有綜合才華的文武全才。他對空政文工團的工作非常重視。他曾說:“我有兩支部隊,一支是幾十萬的作戰部隊,一支是五百人的文工團。”曾任空軍總司令的劉亞樓,在20世紀50年代的講話中,描繪出文工團這一非戰斗單位在他心目中的分量。

劉亞樓對文藝的喜好和看重,早在紅軍時期就已顯山露水。他的部隊有不少文藝人才,他對這些文藝人才特別愛護。新中國成立后,劉亞樓多次親自指揮文工團工作。

1958年,在全軍第一屆文藝匯演中,劉亞樓發現空軍文工團力量分散、水平低、獲獎節目最少,于是決定將各軍區空軍文工團撤銷,把全空軍文工團的精華主力,集中到北京,擴大組建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空政文工總團,下設歌劇團、歌舞團、話劇團和spacer.gifspacer.gif軍樂隊,共計500余人。之后從創作到排練,劉亞樓多次督陣

第211頁-45.PNG

將軍廣場(李國潮   攝)

1960年,在朝鮮訪問的劉亞樓觀看了朝鮮《三千里江山》的演出,受到了強烈震撼:為什么我們國家不能有一臺這樣的節目呢?回國后,劉亞樓將自己的設想告訴了空政文工團副團長張雙虎,希望可以看到一臺中國版的《三千里江山》,他還告訴主創人員,不想聽到新創作出來的音樂作品,所有的革命歌曲,一定要是原汁原味的采集而來。一年后的建軍節,這臺讓劉亞樓念念不忘的晚會,以《革命歷史歌曲表演唱》的名義在北京首演,8 天時間觀眾達到2.2萬人次。《西江月·井岡山》《八月桂花遍地開》《十送紅軍》一時傳唱。劉亞樓高興地說:“我們空軍的全體常委請你們吃飯,祝賀演出成功。”此后的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就是在《革命歷史歌曲表演唱》的基礎上創作排演出來的。

轟動全國的歌劇《江姐》,是空軍司令員劉亞樓上將親自指導完成的。1962年,創作員閻肅從小說《紅巖》里抽出江姐故事,編成歌劇腳本,呈交劉亞樓將軍。將軍一口氣看完閻肅的稿本,連聲叫好,指示說:“要精雕細刻,一炮打響。”在劉亞樓將軍支持下,閻肅懷揣劇本,和編導人員幾下四川,多次采訪小說《紅巖》的作者羅廣斌和楊益言,并與江姐原型江竹筠烈士的20多名親屬和戰友座談。經數十稿修改,形成了7場大型歌劇《 江 姐 》 劇 本 。1963年5月,劉亞樓在空軍文藝創作會議上做了關于國際形勢、空軍形勢的報告,提出了空軍文藝工作的根本任務,指出: “毛主席說沒有文化的軍隊是愚蠢的軍隊,我們不能只搞武裝,也要搞文化。”會后不久,他親自定下了《江姐》《女飛行員》等重頭戲,并責成空政副主任王靜敏具體組織,表示:雖然國家還很困難,但要保證文工團員的營養。在那個年代,部隊文工團靠一臺晚會奠定政治聲望的故事,并不鮮見。也正是靠一場場精彩的文藝演出,文工團成為當時部隊抓政治工作的有力工具。

劉亞樓認為,政治工作和軍事工作同等重要,而文藝工作在政治工作中尤為重要,好的文藝作品可以起到春風化雨的作用。正是劉亞樓對文藝工作的重視,文工團成為當時意識形態聲勢浩大的宣傳工具,在新中國文藝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勛。

2019年5月,我調任武平縣文聯主席。一個大膽的想法在我的腦海里產生:成立劉亞樓文學院。一是填補我縣沒有文學院的空白;二是打好劉亞樓上將對文藝事業突出貢獻的名片,時刻提醒文藝工作者牢記將軍光輝的一生,深切緬懷老一輩革命家的豐功偉績。

說干就干,我立即向縣委縣政府請示。時任縣委書記陳廈生、縣長廖卓文很重視,批轉給縣委編辦辦理。在取得縣委縣政府領導大力支持后,我馬不停蹄,多方協調,一方面,我積極爭取縣委編辦的支持;一方面,我又多方打聽劉亞樓上將兒子劉煜奮什么時候來武平。縣政協主席王云川得知這一情況后,十分熱心,積極牽線搭橋。在他的幫助下,9月中旬,劉煜奮夫婦到武平,袁靜部長和我一起向劉煜奮夫婦匯報了成立劉亞樓文學院一事,并征求劉煜奮夫婦意見。劉煜奮夫婦很高興,當場同意以其父親劉亞樓名字冠名文學院。

縣委編辦批復很快下來了,同意成立劉亞樓文學院,為縣文聯下屬全額撥款事業單位。2019年12月12日,劉亞樓文學院在共和國第一任空軍司令員劉亞樓上將的家鄉——武平縣正式掛牌成立。這是武平縣做好劉亞樓上將文章,巧打劉亞樓上將名片,也是武平縣文藝界紀念劉亞樓上將對新中國文藝事業做出突出貢獻的創新之舉。

漫步將軍故里,只見溪水澄碧,新房高聳,村民全都脫貧致富,過上了小康生活,老有所養、老有所樂,一幅鄉村振興、幸福新農村的美麗畫卷鋪展在眼前,心情無比的振奮。

離開故居時,看見一批參加紅色研學的學生在故居前合影留念。同學們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緬懷將軍豐功偉績,接受紅色文化洗禮。他們眼中有光,一個個充滿自信和活力;他們青春的眉宇間,流溢出滿滿的自豪和幸福。

本文原載于《走進“八閩旅游景區”?武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