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精品一区二区,濑亚美莉作品番号,aaa成人永久在线观看视频,好男人好资源在线观看视频,黑丝美女被人操,日日网站


2023-12-21 15:47 來源:福建炎黃縱橫 作者: 方寶川

【國學經典導讀】

 

《北齊書》

 

《北齊書》是一部記載北朝齊的紀傳體斷代史書,位列“二十四史”朝代順序的第十一部。所載上起北魏分裂前十年左右(534),接續北魏分裂、東魏立國、北齊取代東魏,下迄北齊亡國(577)。它雖以記載北齊(550—577)歷史為主,但實際上記述了從高歡起兵到北齊滅亡前后約八十年的歷史,集中反映了東魏、北齊王朝的盛衰興亡。該書文筆生動,多用口語,敘事簡要,頗敢直書。

 

《北齊書》五十卷,(李百藥撰。

李百藥(565-648),字重規,唐定州安平(今屬河北省)人。其父李德林是北齊的史臣,參與撰“國史”。入隋,亦為朝廷名臣,奉詔繼續撰《齊史》,書未成而卒。李百藥七歲能文,好學博聞。隋文帝時,拜為太子舍人、兼東宮學士隋煬帝時,仕桂州司馬職,遷建安郡丞。入唐后,太宗重其才名,于貞觀元年(627),召拜中書舍人,賜爵安平縣男。受詔修定《五禮》及律令,撰《齊書》。二年(628),除禮部侍郎。貞觀三年(629),唐太宗再次下詔修前朝史書,仍以李百藥為主奉詔纂修。貞觀十年(636),《齊書》成,李百藥為散騎常侍,行太子左庶子,賜物四百段,拜宗正卿。十一年(637),以撰《五禮》及律令成,進爵為安平縣子。后數歲,以年老固請致仕,許之。卒謚康。

《北齊書》原名《齊書》,在宋朝后為了區別蕭子顯的《南齊書》才改題《北齊書》。從北齊到隋的五十余年間,曾先后有人編寫出幾種不同體裁的北齊史。因此,李百藥在纂修《北齊書》時,有頗多的北齊史可供參考。如王劭的《齊志》及《齊書》,崔子發的《齊紀》,杜臺卿的《齊紀》和姚最的《北齊紀》,祖孝征的《獻武起居注》及陸元規的《皇帝實錄}等等。當然,最主要的還是其父李德林的《齊史》未完稿。《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就此評曰:“蓋承其父德林之業,纂輯成書,猶姚思廉之繼姚察也。”

《北齊書》五十卷,其中:本紀八卷,列傳四十二卷,無志,無表。該書是一部記載北朝齊的紀傳體斷代史書,位列二十四史朝代順序的第十一部。所載上起北魏分裂前十年左右(534),接續北魏分裂、東魏立國、北齊取代東魏,下迄北齊亡國(577)。它雖以記載北齊(550—577)歷史為主,但實際上記述了從高歡起兵到北齊滅亡前后約八十年的歷史,集中反映了東魏、北齊王朝的盛衰興亡。

現在通行的《北齊書》五十卷,已不完全是李百藥的原本了。據有關文獻記載,唐朝史館所修的八史,卷帙繁重,傳抄不易,流傳困難,殘闕不堪,其中以《北齊書》為甚。據清人錢大昕《廿二史考異》、趙翼《陔余叢考》等考證,到北宋時李百藥原書中的本紀八卷,僅存一卷,原書中的列傳四十二卷,僅存十七卷。除此十八卷為李百藥原著外,其余都是宋人以李延壽的《北史》和高竣的《高氏小史》來補足的。所以《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說:“其書自北宋以后,漸就散佚,故晁公武《讀書志》,已稱殘闕不完。今所行本,蓋后人取《北史》以補亡,非舊帙矣。”

雖然北齊到隋的五十余年間纂修的北齊史書有六、七種,但都陸續失傳了,早在唐代,劉知幾就在《史通·古今正史》中說過:“今之言齊史者,唯王(王劭)、李(李百藥)二家。”而至今更只剩下唯一的李百藥《北齊書》,因此它的文獻史料價值不言而喻。今本的《北齊書》具有以下明顯的特點:

首先,《北齊書》的“本紀”八卷,包括:“《神武本紀》二卷、《文襄本紀》一卷、《文宣本紀》一卷、《廢帝本紀》一卷、《孝昭本紀》一卷、《武成本紀》一卷、《后主、幼主本紀》一卷”。北齊朝代建立于文宣帝高洋,但其開國事業是由高歡和高澄奠定的。該書在“本紀”中首列《神武本紀》和《文襄本紀》,既追敘了北齊建國的淵源,又補充了北魏晚期的各種史實。這種史筆,上承陳壽的《三國志》,下開房玄齡等《晉書》,是很得史學之要領,表現了作為史家的卓越見解。

其次,北齊立國雖短,但《北齊書》的“列傳”內容卻頗豐富。“列傳”四十二卷,包括:“《皇后列傳》一卷、《諸王列傳》五卷、《諸臣列傳》二十九卷、《儒林列傳》一卷、《文苑列傳》一卷、《循吏列傳》一卷、《酷吏列傳》一卷、《外戚列傳》一卷、《方伎列傳》一卷、《恩幸列傳》—卷”。所載人物,或見于《魏書》,或見于《北周書》及《隋書》,而《北齊書》仍能為之立傳。并且對于重要人物,如斛律金、楊愔、祖珽、魏收、顏之推、司馬子如等等的列傳,寫的特別詳細。而列傳第四十一《方伎傳》中所記載的信都芳、綦母懷文等點滴事跡,則保留了非常可貴的科技史資料,從中可以得知:信都芳“少明算術,為州里所稱。有巧思,每精研究,忘寢與食,或墜坑坎……又撰次古來渾天、地動、欹器、漏刻諸巧事,并畫圖,名曰《器準》。又著《樂書》、《遁甲經》、《四術周髀宗》。芳又私撰歷書,名曰《靈憲歷》。算月有頻大頻小,食必以朔,證據甚甄明。”十分形象地刻劃了一位為發明之事常常廢寢忘食,獻身天文歷算的科學家及其成就。以及綦母懷文的“造宿鐵刀,其法燒生鐵精以重柔鋌,數宿則成剛”的煉鋼法。此外,在李百藥所撰的原書十七卷中,還記載了杜洛周葛榮、韓木蘭、柴覽、盧仲延、田龍、潘集、李延孫張儉、路紹遵、劉盤陀、杜靈椿、陳暄鄭子饒等數次各族人民起義的事實。這些記載雖稍簡略,卻是研究東魏、北齊時期有關農民起義的重要史料。

第三,《北齊書》還具有敘事簡要的特點。李百藥修史態度認真,下筆不茍,對于瑣言碎語及一些荒誕不經的史實,作了大量刪削,且較多當時口語,敘事頗為生動活潑。

第四,《北齊書》也較好地貫徹了以史為鑒的宗旨。李百藥自身經歷過朝代更迭之時的盛衰變化,深知總結歷史經驗教訓的重要性。因此,《北齊書》比較集中地揭露了以高洋為代表的北齊統治者建國之初,還留心政務,注意興利除弊以安定天下。過了六、七年之后,他原形畢露,肆行淫暴,百役繁興,民不聊生。在唐初同時編寫的各史中,北齊書對當時封建統治者的丑事記載是最多的一部“正史”。李百藥這種敢于直書的史德,亦得到后人的普遍肯定。

當然,北齊書》中不可避免地也存在著許多明顯的缺陷和不足。例如:李百藥畢竟是一位封建史學家,《北齊書》始終貫徹著封建的正統史學觀點。對于北齊政權的建立,作了一些神異的描寫,如寫高洋出生前有赤光照室,出生時“鱗身、重踝”,即位時“京師獲赤雀”等等,以此證明封建政權的建立是天命所歸。對高歡等人的兇惡殘暴行為,還是有所曲筆隱諱的。另外,由于今本《北齊書》是由眾手輯他書補綴而成,故體例不純,記事互有矛盾,列傳中尚存在著敘事年代紊亂的等毛病。

     由于《北齊書》無志無表,清人萬斯同作了一些補表的工作,主要有:《北齊諸王世表》、《北齊異姓諸王世表》、《北齊將相大臣年表》等。

現存的《北齊書》也是以宋蜀大字本為最早,而后有元明遞修本,明有監本北監本、汲古閣本,清有乾隆年間官刻的武英殿本、金陵書局本等。比較通行的是民國時期商務印書館影印的百衲本。頗便讀者閱讀的有中華書局1972年的校點本(《二十四史》校點本之一)。龔書鐸主編《白話精編二十四史·北齊書》(巴蜀書社 2012年1月版),亦可供選讀者參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