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強不息的大國工匠蕭冰
韋希成
一、山里走出的草根藝朮家
大凡卓有成就的人,要是對事業和理想抱定堅強的信念,任何困難也阻擋不住他奮斗的腳步!
“海絲情·蕭冰書法匯報展”在福州三坊七巷開幕,右一為蕭冰
回眸2018年仲秋,福建省文史研究館主辦為期半個月、題為“海絲情---蕭冰書法匯報展”在榕城三坊七巷的小黃樓舉行(圖1)。開展伊始,來自各界絡繹不絕、接踵而至的觀覽者無不感受到這個書法匯報展融進了文學的思考、音樂的韻律、攝影的畫面感,給人以一次視覺感官上炫目的美宴。
且看匯報展上展出蕭冰其中的部分書法作品:
觀覽之余,令人們難以置信的是,這位闖進藝術殿堂的山里人,原本竟是出身于閩東山溝溝里的草根一族,如今乃是一位自強不息、熱愛生活、不懈追求文化藝朮最高境界的大國工匠。
從地攤中奮起
蕭冰,這位與共和國的同齡人,出生于福建福安,生長在壽寧。父親是裁縫,母親是家庭婦女,這是一個素無藝術細胞與氛圍的平民百姓之家。從小天資聰穎,且酷愛文藝,中學時代,他就是學校文藝演出隊的活躍分子。蕭冰愛上音樂,源于小時候學校組織觀看歌劇電影《洪湖赤衛隊》,小小的心靈被《洪湖水浪打浪》優美的歌聲深深感動。因為家庭貧寒,買不起樂器,蕭冰就到單位的垃圾箱撿拾廢銅爛鐵賣了換回一支竹笛,向樂器店的師傅學習吹奏。
蕭冰是福安一中66屆高中畢業生。那一年,眼看就要高考了,一場突如其來的文化大革命,無情地毀掉了他那純真的上大學的夢想,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文革”打碎了他進大學學音樂的夢,陰差陽錯“上山下鄉”當了知青。不幸的是,19歲那年在高寒山區的閩東水電站接受“再教育”,當民工修公路時,被滾落的巨石壓斷右下肢,造成開放性粉碎性骨折,在醫院整整躺了一年三個月。這期間,他不僅靠在病床上學習彈揚琴,還自學作詞作曲。面對磨難,蕭冰照樣沒有落魄悲觀。
走出醫院后,蕭冰生活拮據無著。為了生存,他接受了命運的挑戰,先后種過白木耳、蘑菇,當過泥水工、民辦教師、印刷廠校對員、鎖廠工人……坎坷的道路、艱苦的環境,沒有讓他喪失奮發向上的理想,卻磨煉了他那堅強的毅力。
那個年代,他推車賣西瓜被拖走,挑擔賣花生被驅趕,培植白木耳菌種,以“割資產階級尾巴”被沒收。路路行不通,如何活下去,那時成為擺在他面前趕考生存的難題。
誠然,天無絕人之路。好在蕭冰上小學時,每天下午第一節是書法課,喜好書法的他勤奮練字。上了中學,勤學苦練書法成了他課外活動的第一愛好。
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走投無路之下,沒想到,蕭冰二十出頭那年,憑著自身的愛好,到街邊擺攤賣字竟然成為他求生的救命稻草。
福安金山路有一家集體理發店,師傅們的子女大都是知青。大家同情讓他在店門邊上擺張小桌子,替人寫字賣對聯。那時新華書店不賣名家字帖,他就到圖書館撿舊報紙,把書法家寫的報頭標題剪下來,貼在本子上當范本,反復練習。久而久之,就這樣,蕭冰街邊賣字攤子連續擺了三年,也堅持練攤三年,不僅使他頑強地生存下去,而且字型也不斷進步。從此,研習書法成了他紓緩生活壓力的一種生活方式。
擺地攤書寫作品的蕭冰
出院頭幾年,蕭冰的生計是在街頭擺攤賣字寫春聯。那時,書店根本沒有名家字帖,為了提高書法水平,他就到圖書館收集舊報紙,把書法家寫的標題剪下來,貼在本子上當范本,反復臨摹練習,為他的書法藝術打下了基礎。
1976年初,意想不到一個偶然的機會,蕭冰遇到熱心人的相助被招工到壽寧鎖廠,他從福安來到壽寧應聘,成為廠里的一名集體工,從此就在壽寧安身立業。在鎖廠當工人期間,他從微薄的收入中擠出錢來購買書籍、訂閱雜志,從中汲取營養,增長知識,積累才干。進廠六年,除了干好本職工作外,他還擔負著工廠的宣傳任務,以出色的工作成績,四次獲得縣輕工系統勞動模范稱號。
蕭冰利用當采購員的機會,多次出差到福州,一次又一次敲開作曲家郭祖榮、沈寶剛、駱季超的家門,虛心向他們學習譜曲。同時,他還登門向陳侶白老師請教歌詞創作,使得他后來能夠作曲作詞兩翼齊飛。
人生酸甜苦辣都是歌,風雨過后,終見陽光。盡管成長之路艱難曲折,尚且茍然活到今天,蕭冰十分感激當年街邊擺攤賣字的歷練;一支筆,給了他生活的勇氣和陶冶堅韌的性格,幫助他度過艱難無助的歲月。
破格舉賢 成就草根文化人
改革開放的和煦春風,吹拂與沐浴著蕭冰這個毫無藝術氛圍的貧民家庭,使他們充滿勃勃生機,更使這個向來喜愛藝術,懷抱夢想,艱難跋涉,自學成才的下里巴人,從山區小縣的壽寧鎖廠集體工、劇團編劇、文化館長……,一路走來,逐步成長為集音樂、文學、書法、攝影于一身,而且路路都有成就的草根藝術家。
他的文藝才華得到壽寧縣文化主管部門的賞識。1981年至1984年間,他被借調到縣北路戲劇團擔任編劇、縣文化局創作室創作員。這位號稱“草根文化人”、集體所有制的青年工人被破格推薦任命為縣文化館館長。這個結實、敦厚、熱情、奔放的共和國同齡人,肩負起了全縣群眾文化工作的領導重擔。
1984這一年,壽寧縣開設的“春風文藝鼓勵獎” 活動中,縣文化館連獲六項中央和省級的文學、音樂、攝影、書法創作優勝獎,而蕭冰個人就擷取四項。他創作的《小鷓鴣》參加全國小百靈賽歌會獲得二等獎;創作的《風箏》(詞、曲)榮獲全省第四屆《武夷音樂舞蹈節》歌曲創作二等獎;他拍攝的《樂煞山里人》被全省“牛年山鄉”黑白藝術攝影大獎賽評為一等獎和省青年影展創作鼓勵獎。
難能可貴的是,1985年,福建省人事廳以“創作突出作家”專項指標,把蕭冰從集體工招聘到壽寧縣文化館轉為國家干部,為他鋪平藝術全面發展道路。
蕭冰擔任文化館長后,克服了經費緊張、人手不足、場地窄小等困難,窮縣窮辦,因地制宜,使全縣文化工作面貌進一步得到改觀。
1988年9月,他被福建師大音樂系干部進修班錄取,這對自已的深造,無疑是個難得的機遇。接到錄取通知時,縣領導征求他的意見,希望他留下。為了群眾文化的事業,他終于愉快留了下來,始終把事業作為人生的第一需求。那時正臨中秋、國慶雙佳節,蕭館長帶領著他親手創建的縣業余管弦樂團上山下鄉,為老少邊區群眾作巡回演出。
藝術無止境 勤奮是通途
自1979年以來的40多年間,蕭冰沐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文藝創作成果令人矚目。他被譽為閩東音樂界的“常青樹”,他作詞譜曲兩翼齊飛,是福建在國家級歌曲刊物發表作品密度最高的詞曲作家,他前后創作的80余首歌曲被《歌曲》《詞刊》《兒童音樂》《福建音樂》《福建日報》、電臺、電視臺和省級大型音樂會采用。剛出道時,生活雖然艱辛,但他始終保持樂觀情緒,正像他的作品《快樂打工郎》中所說:“我走在馬路上,尋找好時光,身后一個小行囊,裝著大希望。”“我走在馬路上,不怨不悲傷……坎坷磨難皆財富,我是快樂打工郎。”他創作的《致富大門黨打開》《文明的太陽暖心懷》《燦爛的金星》三首歌曲被省音協推薦參加全國評獎,其中《文明的太陽暖心懷》獲1994年全國歌曲比賽金獎;《燦爛的金星》在1998年全國歌曲比賽中獲銀獎?!段拿鞯奶柵膽选泛汀缎→p鴣》在省電臺、中央電臺文藝節目中滾動播出,又在中央臺少兒節目的《每周一歌》中選播。此時,他已被中國音樂家協會福建分會吸收為會員。
與此同時,蕭冰如魚得水,施展才干,游弋于文學藝術的殿堂。他先后寫出《魂歸金甌》《雁歸情》《彩蓮鬧婚》《龍女怨》《女大當家》等劇目,亦頻頻得獎。1989年,省攝影家協會在省工人文化宮舉辦了蕭冰個人攝影作品展覽,《福建日報》選登了部分佳作并加評語:“這是建國40年來第一個基層作者在省城舉辦的展覽,表現山里人對藝術的執著追求和氣魄?!?/span>
數十年來,蕭冰教授在省級和全國獲獎的60余件音樂、攝影、戲劇、書法創作作品巳被收入《中國當代音樂家大辭典》《中國攝影家全集》和《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2017年6月,他被受聘為省文史研究館館員,福建省委原書記、時任省長的于偉國為蕭冰頒發了聘任證書。
時任福建省長于偉國為蕭冰頒發省文史研究館館員聘書
二、一片冰心付桑梓
常言道,一個人做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蕭冰致力于兒童美育教育,熱衷于兒童公益事業,被譽為勤勤懇懇的“孺子牛”。
2008年初春,即將退休的蕭冰迎來他晚年的文藝春天,福建省音協在福州于山堂主辦《蕭冰音樂作品演唱會》和《蕭冰音樂作品研討會》,東南衛視的專題節目《蕭冰,走出大山的音樂家》,讓蕭冰成為家喻戶曉的音樂傳人。
蕭冰音樂作品演唱會和研討會之后,由省文化廳、教育廳、省婦聯、團省委等6家單位聯合發文推廣蕭冰兒童音樂,并支持出版唱片發行。
2013年,熱愛少年兒童美育教育事業的蕭冰不忘初心、退而不休,在老妻助力傾其全家的積蓄近百萬,經省領導批示成立全國首個省級海峽之星少兒藝術團(圖4),自任團長,堅持至今,不拿國家工資不領政府補貼。當年,時任省委書記的孫春蘭閱悉呈報件后,通過秘書打電話表示感謝蕭冰老師為孩子們做了件好好事。
蕭冰和孩子們在一起
2020年11月15日,福建省希望之星兒童公益專項基金在福州成立。該基金是由省文史研究館館員、福建省海峽之星少兒藝術團團長蕭冰發起捐資成立的。省委原常委、秘書長黃文麟、省政協辦公廳主任黃樹清等領導和企業家、藝術家200多人參加兒童專項基金成立慶典。該基金主要是為了匯集社會愛心人士的資金,建造海峽之星兒童藝術宮,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海峽兩岸及國際青少年文化藝術交流提供一個大平臺。創建海峽之星兒童藝術宮是蕭冰由來已久的夙愿。
致力美育教育 提高兒童美育素質
數十年來,蕭冰童心永恒、愛心無限。
他對兒歌創作情有獨鐘。1978年發表處女作《朝霞紅 小鳥唱》、1984年《小鷓鴣》在全國獲獎,被中央電視臺選為《每周一歌》節目;1991年組歌《不滅的火炬》在福建電視臺多次播出;2007年《星星草》被中國音樂家協會主辦的《兒童音樂》選為重點作品向全國推廣,并進維入也納金色大廳參加春節聯歡晚會;2009年汶川地震,為紀念災難中逝去的孩子們,他悲痛地創作了《孩子去了天堂》。這首傾注蕭冰心血的歌曲,讓多少人感動得落淚。
前些年,曾經有過不健康的網絡歌曲、愛情歌曲沖擊校園,嚴重侵襲孩子們幼小心靈,社會普遍反映孩子們沒有好歌唱時,作為音樂家的蕭冰,帶著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深入校園,和小朋友們交朋友,了解他們的心靈需求,根據新時代特點創作出《親親紅領巾》《愛暖人間》《會跳舞的花》《仰望孔子》等一批弘揚主旋律的優秀兒童歌曲,灌制成音像唱片贈送到全省中小學校傳播教唱。
蕭冰的愛心,得到社會的贊許。2008年,省教育廳、團省委、省婦聯首次在省城福州成功舉辦“蕭冰音樂作品音樂會” ,大力推廣蕭冰新時期優秀校園歌曲,通過連續舉辦了三屆少兒歌手大獎賽,他的兒童歌曲被土豆、新浪、優酷、騰訊等網站鏈接,被海內外音樂愛好者大量下載,馬來西亞出版了《蕭冰校園歌曲專輯》唱片,并在臺灣和東南亞華文學校傳唱。馬來西亞民都魯開智中學寄來錦旗“華教之光”褒獎蕭冰。
2010年,福建省文化廳、教育廳、廣電局、團市委、省文聯、省婦聯聯合發文,舉辦“親親紅領巾”少兒歌手大獎賽文化藝術周活動。這項活動不僅福建城鄉的小朋友踴躍參加,也吸引了浙江、江西和臺灣的小朋友前來福建比賽,培養了百名演唱原創作品的小歌星,出版了《親親紅領巾》《愛暖人間》《會跳舞的花》MV專輯唱片。
2011年蕭冰在中央電視臺教育大講堂作《為孩子寫好歌 讓孩子唱好歌》講座,其中《親親紅領巾》被收入全國小學音樂教材,并獲得中國教育電視優秀節目一等獎。
成立少兒藝術團 打造藝術交流平臺
蕭冰對孩子們的健康快樂成長傾注著無限愛心。早些年,他曾給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時任福建省委書記孫春蘭寫信,懇切盼望孫書記支持成立福建少兒藝術團,給海峽兩岸的青少年提供一個長期穩定的交流展示平臺。嗣后,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視蕭冰的建議,省政府辦公廳立即召集有關部門研究,發文落實。
省領導的關心支持讓蕭冰備受鼓舞,他為藝術團四處尋找、租賃場所,親自到現場監督裝修。辦藝術團沒有資金,他不僅投入自己多年的積蓄,還把女兒寄回來修建祖屋的錢都投進藝術團。2013年春節,蕭冰沒有休息,七天假期都泡在藝術團籌建處吃快熟面度過。2013年3月18日,福建省海峽之星少兒藝術團終于在福州臥湖路38號大院掛牌成立。全國200多家媒體對福建少兒藝術團的成立給予熱情關注。媒介評論這是全國首家省級兒童藝術團,具有開創性意義。蕭冰出任團長,是藝術團的全職義工,沒有節假日,不領工資、不領補貼,六年來為藝術團投入了百萬資金。很多人不理解,而蕭冰心底無私,坦然面對。
福建省海峽之星少兒藝術團創辦以來,舉辦了閩臺兒童藝術展演,與臺灣花蓮、臺南等地小學結成友好社團。發起“情暖雅安·關愛兒童”賑災活動、與俄羅斯兒童聯歡、與福利院兒童聯歡,與中央核心媒體中國報道雜志社網絡部聯合主辦了“中國夢·海峽之星”全國少兒藝術節、“一帶一路·海峽之星”國際少兒藝術節。蕭冰先生還帶領孩子們遠程參加中美藝術節、中德藝術節、馬來西亞校園藝術節,向世界展示中國傳統文化和中華少年的文化自信,受到國際社會的好評。
為了讓更多孩子快樂成長,省海峽之星少兒藝術團在泉州、莆田設立海峽之星藝術團分團,在永泰二實小、青口小學、屏南華僑中學等設立藝術中心。蕭冰老師親自到三明、古田、屏南山區等鄉村小學做《我是一粒種子》《不忘初心、快樂成長》講座和開設音樂、書法課堂,受到老師學生家長的贊揚。通過藝術活動,發現和培養了100個演唱原創作品出版唱片的小歌星,極大豐富了校園文化,提升了孩子們美育素質。
熱心兒童公益 默默奉獻愛心
蕭冰對社會慈善事業關心備至,多次參加紅十字會組織的救助婦女、兒童的慈善活動,捐贈書法作品進行拍賣。雅安地震發生,蕭冰以福建省海峽之星少兒藝術團的名義,率先發起“支援雅安·關愛兒童”賑災活動,他深入企業募集善款,帶領孩子們進社區參加義演、義賣唱片活動。在社會各界的支持下,180多萬善款全部投入災區校園重建。
蕭冰先生不僅關心喜愛藝術的小朋友,對患白血病的農村孩子小紫涵、小健城更是牽腸掛肚。小紫涵是寧德市蕉城區三都鎮的小學生,家庭十分不幸,爺爺得肺癌,父親已經病逝。蕭冰得知情況,趕到醫院看望小紫涵,鼓勵她要堅強和病魔抗爭。他定制蛋糕到病房為小紫涵過生日,還為小紫涵籌辦募捐晚會,發動小歌手和社會獻愛心。蕭冰還現場給參加活動的愛心人士贈送他創作的音樂唱片。
小健城是連江縣瑯岐鎮的小學生,聰明活潑,喜愛音樂。在病房里,小健城要拜蕭冰為師,他欣然答應。小健城去上海做換骨髓手術,抗排異治療十分痛苦。蕭冰每天關心這個特殊的弟子,總是在電話里、網絡上不斷鼓勵他。小健城說:“是蕭冰老師給我不斷鼓勁,我才闖過難關的!”十分慶幸,小健城的換骨髓手術很成功,如今他已經恢復健康,進入高中學習。
孩子們默默愛戴蕭冰老師。不僅福建的小朋友,許多省外的小朋友也都親切地稱呼蕭冰老師為“蕭爸爸”“蕭老爹”。為了籌辦“2019新年晚會”,蕭冰連續加班,體力透支,晚上9點多剛走出藝術團,突然暈倒在大路旁。路人撥打120急救電話,將他送到省立醫院。孩子們聞訊紛紛趕到醫院慰問。出院后,蕭冰依然照樣到藝術團上班。有人不解,問他圖什么?蕭冰笑著說,不圖什么,只圖能和孩子們在一起,看著他們快樂成長。
蕭冰童心永恒,愛心無限,一生熱衷兒童美育教育事業,默默奉獻。他熱愛藝術,永葆一顆純潔的童心,也使他對世界總是充滿好奇,進而對藝術不斷進行探索創新,獲得社會廣泛的贊譽。原福建省人大副主任鄭義正說:“蕭冰先生一生致力于藝術,更為可貴的是他關注兒童的健康成長,熱心為孩子們服務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原省政協副主席陳增光稱贊說:“難能可貴的是蕭冰數十年如一日關愛孩子們快樂成長,又獻資成立希望之星兒童公益專項基金,籌集資金建造兒童藝術宮,為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和海峽兩岸兒童藝術提供交流的平臺,精神十分可嘉?!鼻安痪?,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獲知蕭冰被評上“中國好人”,也寄語贊譽說:“感謝蕭冰老師為孩子們做了很多好事?!?/span>
蕭冰一生快樂著孩子們的快樂,致力于兒童慈善公益事業,他自強不息、默默奉獻的孺子牛精神無不成為世人學習的楷模。
三、中華文化的大國工匠
綜觀蕭冰書法傳統古法、法古求新,展示東方藝朮博大精深之內涵,不愧為當代工匠的理性追求與大家風范。
2022年10月12日,中央電視臺ccTv13新聞頻道播出二十大獻禮節目《載紅船精神 映百年榮光——紅船精神傳承人物蕭冰》,專題介紹福建省走出大山的草根藝術家蕭冰。
近年來,為配合國家實施“一帶一路”戰略,2017--2018年,由福建省文史研究館舉辦的藝術家蕭冰的書法作品《蕭冰書法國際巡展》成功走進美國、德國、印尼、馬來西亞等國家巡展,成為福建廣泛傳播中華文化的藝朮使者,深受國際好評。
2018年他連獲“中美藝術節”杰出藝術家獎和印尼國際西瑪女王獎等稱號;2020年春天,蕭冰榮獲印尼國王冊封勛爵榮譽,得到褒獎。
2019年,為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德國、法國、奧地利、葡萄牙、加拿大、愛沙尼亞六國郵政,出版具有中華文化元素的郵票,均選用蕭冰書法作為郵票主圖。2020年,阿聯酋郵政、日本郵政,也出版蕭冰書法郵票。
如今,蕭冰是中國文化發展戰略研究部國家高級研究員、中國國際藝術館名譽館長、福建省文史研究館館員、廈門華天學院教授,是集音樂、文學、攝影、書法等才藝于一身,且路路有建樹的草根藝術家。他崇尚藝術創作的“新、情、美”理念,即創新是藝術創作的靈魂,作品要以情動人,要給人予美的藝術享受。
蕭冰的文學藝朮成就非凡,相繼出版了詩詞集《滿地相思雪》,戲劇作品《女大當家》《彩蓮鬧婚》等十多部被專業劇團上演,并在戲劇比賽中獲獎。蕭冰師承詩詞家、非遺項目詩詞吟誦表演藝術家陳侶白先生,多次帶領孩子們登上國際舞臺作中華詩詞吟誦表演。
攝影是蕭冰擅長的一門專業技藝,其杰作多次獲全國、省賽一等獎。1989年福建省攝影家協會在省工人文化宮舉辦了蕭冰個人攝影作品展覽,這是全省第一個個人作品展,被列入《福建攝影大事記》。蕭冰用一臺國產帶標準鏡頭的海鷗牌相機,拍出一個高水平的展覽作品,轟動攝影界。據省報評論“決定作品成功的是使用相機的人,而不是相機”。蕭冰攝影作品《祈禱和平》《支柱》等入選國際攝影展。
光陰荏苒,一晃七十來年。蕭冰書法大器晚成,65歲時一個偶然的機緣,蕭冰應邀參加美國中國藝術節,在紐約舉辦《蕭冰書法走進美國》展覽,一鳴驚人。隨后《蕭冰書法國際巡展》成功走進德國、印尼、馬來西亞等國家。68歲時由中國文聯出版社推出蕭冰當代書法通用教程《蕭冰草書字帖》。這本《蕭冰草書字帖》,孕育于坎坷歲月,誕生在太平盛世,凝聚了蕭冰先生數十年對書法藝術守正創新的歷練,成了繼古代《智永草書字帖》《孫過庭草書字帖》、近現代《于右任草書字帖》之后,當代具有重要意義的一本草書字帖,普遍受到海內外的書法界的關注。
而今,書法上,蕭冰叱咤書壇、堅持不懈、癡心研習、守正創新、辛勤耕耘五十多年,他的書法已有十足的長進,形成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孜孜不倦地譜寫著追求書壇藝術的生命傳奇,為世人所矚目。出道后,堅持不參展不比賽不賣字,只把書法作為修身養性紓解壓力的生活方式。正因為這“三不”,他玩書法擺脫了被人牽制的困擾,少了功利心,才能潛心進行深入探索和創新,自學成才。他從臨摹王羲之、歐陽詢入手,大量臨讀章草、大草、智勇、孫過庭等名家名帖。故此應邀參加國內外大型書法藝朮博覽會時,皆贏得業界權威名家的銳評及推崇:蕭冰書法師古不拘泥,創新有規矩。其書法線條與音樂韻律美妙融合,守正創新,使"蕭草"成為當代書壇獨樹一幟的藝術流派,為世界所景仰。
近年來,蕭冰書法藝朮作品越來越受書壇權威人士的肯定與好評。為此,本文例舉的部分名家的鑒評可見一斑。
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孫曉云對蕭冰先生的書法作出高度的評價:“細看蕭冰先生書法汲取傳統古法,而求新于法外。揮灑自如、飄逸舒展、點畫勁挺、和諧呼應、渾然一體、妙趣無窮,充分展示了東方藝術博大精深之內涵。由此可見蕭冰先生在藝術造詣、藝術修養、創作能力等方面頗具大家風范,不愧為中國當代卓有盛名的大國工匠?!?/span>
原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張海評價蕭冰書法作品運筆自然、師古不泥、書法大氣磅礴、筆勢飛揚流動、且書風具有暢達俊逸的筆韻、線條厚實飽滿、墨韻變化多姿、瀟灑飄逸,既有渾厚蒼勁的氣勁,又有溫柔秀雅的情韻,堪稱極品之作。
中國書協名譽主席沈鵬賞評:書家蕭冰在用筆上充分利用毛筆的圓勁和彈性,善于用墨,顯示出或潤或燥、亦剛亦柔、順其天成的效果,在繼承古代書家的基礎上融入了自己的手法,充分體現了他的獨特的審美觀點。作品兼有王羲之書法的韻致,米南宮書法的筆意。雍容大氣,古樸、雋永,氣勢磅礴。意蘊悠長,所作打開大合而不失肅穆儒雅、瀟灑飄逸而不失渾厚穩重,痛快淋漓而不失規矩法度,其風格大膽創新,獨具一格,氣韻貫通:整體來看,師古不泥,端莊沉穩,點畫勁挺,和諧呼應,渾然一體,妙趣無窮,美不勝收。具有非常耐人尋味的藝術效果,這不是僅有的筆墨功夫就可以達到的,望再接再厲發揚勇于創新的精神,為世人留下更精湛的作品。
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范迪安更是飽含情懷、語重心長地以著作文章鑒賞蕭冰作品:中國書法作為傳統的視覺審美形式,在其現代藝術發展中,其獨具的藝術審美價值是其它藝術所不能取代的,中國書法藝術獨具的寫意精神有著極高的審美價值。賞讀蕭冰的系列作品,很容易想到林逋的詩“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詩境是一種真正的和諧之境,讀來上口,質樸天真。其作品流露出的正是這種風格和神韻,既是人間煙火的,又是悠遠超然的。
蕭冰的作品之所以能在美術作品領域獨樹一幟,形成自己獨特的作風,他放筆用墨更為隨意自由,潑墨潑彩興之所至,更突出線的剛健和力度,墨色在變化中求整體,形在大塊面中有細節的生動,布局在平實中求奇崛,常有出其不意之處,風格面貌呈現出一種樸拙的美。何以有如此變化,我想是他的藝術悟性與靈性所致。
蕭冰的作品所表現出的筆情墨趣是形而上的,它既具獨特的形式美感,又具人們情感追求的最高審美境界。其作品的筆墨,能在表現形、勢、韻、性等諸方面都達到令人嘆服的高度,是充分發揮了筆墨的功能,稱得上是筆精墨妙。
多年來,蕭冰堅持對書法作品的創作與研究,通過大量的實踐和摸索,逐步走出了自己的道路,不難看出書法的學養修煉所達到的高度。他的書法其用心之處即在于“醉翁之意不在酒”。我喜歡他那些鄉土氣息甚濃的書法作品,造景寧靜,筆墨疏淡,但總能咀嚼出一些酸甜苦辣之外的味來。他致力于中國書法藝術的創新與傳承并已取得了較大的成績。
我們可以說他是一位純凈的藝術家,他作品中呈現出的文學意境和創造激情,是其作品的審美價值之所在,也是真正的有志于中國書法藝術創新的當代書法家的理性追求。蕭冰未來的路還很長,我相信您會珍惜已經取得的成績,不斷總結經驗,虛心觀察和研究,結合當代藝術新事物、新思維、大膽創新。以便自己的藝術創作百尺竿頭,更上一層樓。
中國美協副主席何家英對蕭冰作品畫龍點晴賞評其結構嚴謹,布局合理,技法純熟,用筆獨到,法古求新,別具一格。
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評價蕭冰老師的作品里融入了儒家的堅毅,果敢和進取,也蘊涵了老莊的虛淡,散遠和沉靜閑適,還往往以一種不求豐富變化,在運筆中省去塵世浮華以求空遠真味的意味。
蕭冰書法以溫熱的藝術靈魂,感動了世界。2019年3月,蕭冰先生榮膺印尼皇家勛爵,授勛的評語說:“蕭冰先生為傳承和發展中華傳統文化作出貢獻,也為世界文化交流作出了杰出的貢獻。他的書法藝術向世界展示出中國傳統文化新的藝術風貌?!敝袊v德國大使館參贊曾凡華稱贊說:“蕭冰先生是了不起的中華文化大使,他成功地向世界展示了璀璨的中華傳統文化,表現出中國藝術家的文化自信。”
2021年他榮登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中國好人榜”、建黨百年全國優秀藝術名家、中國非遺領軍人物等殊榮,2022年榮獲中宣部、文旅部推薦的“紅船精神傳承人物”,還榮獲國際西瑪女王獎、“中美藝術節”杰出藝術家、瑞典皇家藝術學院榮譽博士、瑞典皇家北極星勛章、榮膺印尼皇家勛爵等殊榮。
蕭冰先生是傳承與弘揚中華文化的忠實踐行者和熱心傳播者,長期以來默默前行,以德藝雙馨的中國藝術家形象享譽世界。
人生酸甜苦辣都是歌,風雨過后見彩虹。值得一提的是:盡管成長之路艱難曲折,挺過坎坷,淌過湍流,尚且走到今天,卓有成就,蕭冰難以忘懷、十分感激五十年前街邊擺攤賣字的歷練;一支筆,給了他生活的勇氣和陶冶他堅韌的性格,幫助他度過艱難無助的歲月。這一切皆緣起地攤。地攤文化,可以熔煉靈魂,也使他懂得一個卑微的人生也有自己尊嚴的理念;地攤書法的經歷,也讓他始終關注百姓生活、反映百姓生活、反哺百姓恩惠、回報百姓眷顧,成為他取之不盡的創作源泉;地攤經濟,正是當年依靠街邊擺攤賣字,才使蕭冰走出困境,有勇氣生存下去,而且越活越年輕、越活越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