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每一顆種子都找到沃土
——記福州優空間、蒲公英創新工場
伍明春
近幾年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已成為各級政府工作報告、媒體報道甚至日常談論中的一個大熱詞。但是,要真正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工作落到實處,使之取得成效,顯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福州市臺江區自然也不甘人后,積極探索如何為創業者特別是青年創業者打造一個優質、高效的服務平臺。福州優空間和蒲公英創新工場這兩個項目的引入,正是這種探索的首批成果。
近年興建的中央第五街寫字樓群矗立于臺江區繁華的“蘇萬寶”商圈。從外表看,它與一般的寫字樓似乎并無多大區別,然而2號樓的第22、23層卻另有乾坤,因為這里隱藏著一個充滿活力的眾創空間——福州優空間。福州優空間成立于2013年,倡導“有效鏈接青年創業和行業創新”,致力于將優空間打造成城市的“創新階層匯聚口、行業創新驅動力、科研成果轉換器”的創業創新社區,讓創業者、創業服務、創新市場、創業創新政策、資本定點精準匹配,創造巨大增量市場。在城市的中心地段,福州優空間就像一艘正緩緩啟航的飛船,承載著一群熱血青年創業者五彩繽紛的夢想,飛向更高更遠的未來。走進優空間,頭腦風暴的激烈討論現場、急促的鍵盤敲擊聲,都讓你強烈地感受到一種強大氣場的輻射力和影響力。值得注意的是,形成這個強大氣場的還有一股重要的力量,來自剛成立的基層黨組織。
福州優空間敢為天下先,積極響應省、市、區委的號召,主動順應新形勢的變化,探索打造“黨建+創客”的非公黨建新模式。在臺江區委組織部的指導下,2016年4月成立優空間黨支部。其成為福建省第一個眾創空間黨組織,現有黨員17人。優空間黨支部在創新創業實踐中創造性地融入黨建工作,充分發揮黨組織政治核心作用,以打造“服務型+創新型+鏈接型”的新型黨組織為目標,建立臺江區“黨建+創客”創新網絡,大力引領創客起跑,鼓勵黨員創客青年通過自身的實際行動,把黨員的先進性有效地轉化為生產力,提升核心競爭力,實現創業夢想,真正使黨建工作成為小微創新企業發展的“紅色引擎”。那些活躍在優空間里的黨員創客青年,朝氣蓬勃,充滿正能量,讓人不由地想起中國共產黨宣傳片《我是誰》中出現的清新、生動的黨員形象。
第一批入駐優空間的福州一顆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的創始人、總經理張挺新,就是這樣的一位黨員創客青年。他大學時代已入黨,目前擔任優空間黨支部副書記,不僅要忙著張羅公司業務,還要協助處理黨支部的黨建工作。但他樂此不疲,認為二者并不矛盾,而是相得益彰。這位年輕的“80后”創業者對自己公司事業的發展前景充滿信心。張挺新熟悉福建婚慶文化,認為應該把傳統婚慶文化因子和現在年輕人的心理特點相結合,開發出優質的婚慶服務產品。一顆糖文化公司對于婚禮上傳統的“酒包”進行升級換代,就是一個很好的案例。他們創造性地在“酒包”中加入了“喜茶”和“喜蜜”,分別寓意“越老越香”和“甜甜蜜蜜”。產品推出后,得到消費者的認可和歡迎。
蒲公英創新工場位于西二環的福州“蘇萬寶”商圈黃金交匯點,由一個舊廠區改造而成,占地面積17畝,總建筑面積達2萬多平方米。當下是一個移動互聯網時代,蒲公英創新工場順應時代潮流,精心打造新媒空間。該空間是福建省第一家新媒體行業的眾創空間,位于蒲公英創新工場6號樓一、二層,建筑面積1978平方米,工位數120個。新媒空間以新媒體創業為核心,以科技、通訊為支撐,針對產業需求和行業共性,面向互聯網、電子信息、通訊、科技、文化創意、現代服務業等領域,打造以新媒體為核心的TMT行業上下游生態鏈。目前已經引入福建日報、海峽都市報、海峽消費報、每周文摘、福建法制報、海峽教育報等新媒體創業項目入駐。當下也是一個追求健康、提升生命質量的時代,蒲公英創新工場也因此推出綠動體育科技空間,該空間位于蒲公英創新工場六號樓4層,建筑面積687平方米,工位數30個。該空間旨在打造“體育+科技+互聯網”平臺,本著服務大眾、奉獻社會的前提,為促進形成崇尚創業、支持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的良好氛圍,充分整合體育及科技資源,推行企業創業導師制,為創業者提供高效的問題解決方案,為創業團隊答疑解惑,積極推進體育科技類型創業團隊共享平臺的整合對接與協調發展,著力打造科技型體育服務中心模式。
YOU+青年創業公寓也是蒲公英創新工場的一大亮點,規劃面積6000平方米,設置173間公寓,共可入駐250名創業青年。自青年創業公寓2016年1月16日正式開放入駐以來,受到了福州青年創業者的熱捧,目前入駐率已達到100%。
帥氣的“90后”創業青年郭屹凡來自寶島臺灣,畢業于中興大學。他與蒲公英創新工場的結緣頗具移動互聯時代的色彩。2015年底,他通過著名的移動互聯網媒體“今日頭條”獲得蒲公英創新工場的招商信息,于是背起簡單的行囊,懷揣著激情和夢想,從臺灣來到福州打拼。郭屹凡大學所學專業是農科,因此他來福州創業的主打產品就是臺灣產的咖啡和米菓。他的創業愿景是能讓臺灣優質咖啡的香氣飄到祖國大陸的各個角落。如今,郭屹凡正在不斷結交福建各地的朋友,努力地開拓公司發展的路徑。
如果說郭屹凡是慕名而來的“遠客”,那么,入駐蒲公英創新工場的另一位青年創業者劉天宇,則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地主”。這位從小在福州長大、畢業于福建師范大學協和學院的小伙子,看中的正是蒲公英創新工場的地利之便。他2013年底開始自己創業,公司的未來發展方向是當下大熱的VR(虛擬現實)內容開發。盡管目前公司的發展面臨人才、資金等瓶頸問題,但這位充滿闖勁的創業者保持樂觀的心態,堅信“辦法總比問題多”,只要付出努力,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近在咫尺的福州優空間和蒲公英創新工場相互呼應,相互補充,堪稱臺江區眾創空間的“姐妹花”,構成一道亮麗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風景。我們期待并且相信,在它們的示范和引領下,一定會有更多的眾創空間在臺江出現,就像讓種子找到生根發芽的沃土,讓每一位創業者都能獲得一個廣闊的成長空間。
(原載于福建省炎黃文化研究會、省作協“走進八閩”文化采風系列之《走進臺江》;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