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精品一区二区,濑亚美莉作品番号,aaa成人永久在线观看视频,好男人好资源在线观看视频,黑丝美女被人操,日日网站


2024-07-18 22:18 來源:福建炎黃縱橫 作者:康延平



滴水之中見陽光

——素描海西現代金融中心區之大管家

 

康延平

 

 

臺江當年好大,現在好小。盡管福州城越長越大,臺江卻只能保持18平方公里的苗條身段。四面受限,除非上天入江……

估計正是這“上天入江”思維,使它充分利用沿江12公里的地理優勢,豎起占地面積2261畝的海峽金融商務區和1642畝的北岸中央商務區,并讓每一幢摩天樓都能用視覺撫摸從西向東奔騰入海的閩江。

還是乘游輪沿閩江走一次吧。從江上望北岸,第一眼,以為來到香港,再細瞅,商務區除了富有港派摩天樓之大手筆,還兼容咱榕派沿江綠之特手筆,這模式這檔次,嘖嘖嘖。

 

      一、大管家都會管些啥

 

要接近兩大商務區,一定要通過海西現代金融中心區管委會。它,就是帶你進入莊園的大管家。

“項目對接”是管委會工作筐子,什么東西都可往里裝。4個領導班子成員,率領10個男女兵,跟蹤22個重點項目,腿跑細、嘴說干、臉曬黑、人餓瘦是常態,事情解決對方謝你躲在角落感動一下自己那叫新常態。

作為大管家,管委會都管些啥?

小到菜汁濺地,大到樓頂空管,只要與商務區沾邊的,他們都要管。都以為城市建設拆遷是重頭戲,其實地拍出去了,不是萬事大吉,而是萬事才開了個頭,都說萬事開頭難,真理呢。

地就這么小,寸土寸金,建高樓那是必須的。可咱臺江自古就是商業重地,瞅瞅周邊,公家的私家的好房破屋密密麻麻重重疊疊,施工的路怎么走才能曲徑通幽?施工隊入駐工地不是一年半載而是幾年數載,水、電、煤氣得去哪兒弄才能久用安全?如何移轉臨時被踐踏的綠化地,園林局才不會頻發質問之聲?打地樁灌水泥直到半夜,左鄰右舍受噪音侵擾要如何安撫?甚至連以往常見的工地揚塵,現在都成了大罪孽,還有半夜運渣土沿途滴漏……問題一個接一個,常讓開發商耗心血想打退堂鼓,于是,介于政府與開發商之間的紐帶型機構管委會誕生了。

管委會管理保障部主任呂云文一臉踏實地說,如今環保可嚴了,每每遇到不愉快事件都算在投資軟環境頭上怎么辦?還是拿肉長的心去換吧,管委會就扮演這換心的角色。具體怎么換,每次都不同,談判技巧是必備的。要知道心只有一顆,一定要互換,否則只出不進那心多掏兩次就沒啦。比如2015年年底,融僑酒店要開業了,突然被告知污水排放的綜合管網未驗收,無法交付使用。一問,福州路面路里都由城鄉建總負責。可城鄉建總門在哪兒呀,酒店老總原本忙窄的臉這下更窄了,自然又是大管家出面替他解決。再比如地鐵二號線祥坂站的原施工方案需要征用陽光時代廣場周邊的道路和綠化帶,那可是動了“吃瓜群眾”的奶酪,管委會及時了解后,多方征求意見,大膽提出建議,施工方一聽,有道理,立即將方案改平面為立體。此舉不但不影響地鐵的安全實用,還節省若干征地費,更不影響周邊群眾的生存情緒。這叫三贏,不是嗎?

這幾年,管委會共協調解決大小問題糾紛40多個。這枚螺絲釘的直接或間接作用是,金融商務區已出讓土地1146畝,引進樓宇項目32個,總投資392億元,已建成14個,在建18個,且隨著眾多金融總部的入駐,臺江金融業稅收逼近120億,占全省金融業總稅收的1/4左右;北岸中央商務區也已出讓土地652畝,引進樓宇項目12個,總投資208億元,已投入使用5個,還有3幢樓宇2016年年底之前會投入使用。

 

      二、宜居宜業新福地 有心有情有創意

 

何寶當主任才一年零十幾天。剛上任時,聽人形容管委會“沒房當房東,沒權卻有勢”,他感到別扭。人家都是正牌業主,憑什么聽你的?走訪第一家企業,他戰戰兢兢,音低八度。可當他走進第101家企業,居然能像自家人一般替對方出建議甚至拿主意了。這下他曉得了上述說法的來由,管委會住舊樓管新樓,不就是“沒房當房東”?解決問題很厲害,不就是“沒權卻有勢”?

臺江區下達的招商令,除了“招進來”,還得“留下來”,有點“做媒人包生仔”的意思。這任務做一線服務的管委會也得攤上。細心揣摩這“服務”二字,“賣”不就是一種服務?可“強賣”也是賣。這“強賣”的特點是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管委會針對這個曾有的毛病,建立“五得”:打得進電話、進得去門、見得了人、坐得下凳、談得了事。接下去就是第六“得”,即解決得了問題。何寶上任不到400天時間,就收到名片2000多張。能用這些名片做什么?他腦洞一開,總理不是強調“共享經濟”么?咱是不是也來個人脈互通、資源共享?現代城市有一通病:放眼世界,卻忽視身邊。同一幢樓,別說樓上樓下不照面,同層也可以不照面。就算照了面又怎樣?頭一整年,對方是誰都不清楚,宅男宅女宅完家再宅辦公室。

共享沙龍開張了,管委會請了20家企業,看到的是20多人各自為營低頭玩手機,只好暗示不怯場的律師帶頭發言。果然這位一開口語不驚人誓不休啊!頓時,此律師人氣爆棚,眾宅貨也因被語波震蕩而心洞大開。人心沒了籓籬,沙龍就成功了!該“金融家之家”目前擁有2000平方米面積、203家企業,各種“聯姻”超百項,無償資源立成無形資產。

管委會越管越愛管。光光物業微信群就有十幾個,每群幾十人,信息一靈通,工作量也就放大許多倍。不過只要對工作有利,八小時內外他們都愿意當個好事之徒。呂云文還是個小文青,會時不時在群里發“致XX物業主任的一封信”什么的,像有人躲在消防梯道抽煙已第四次差點引起火災啦,快遞小哥擺地攤影響樓宇國際化外貌啦,午飯的湯汁滴灑使得衛生難做氣味難除啦,等等。單位之間、樓與樓之間、個人與政府之間,有什么疑問有什么話不好說,都可讓管委會當二傳口。管委會能解決的自己解決,解決不了的就層層上交,再跟蹤反饋直到解決。

的確,政府搭臺、企業唱戲很中國很有特色,可這個臺怎么搭卻很考驗人。草臺也是臺,鋼構也是臺。有些草臺花里胡哨很迷人,但卻經不起折騰。咱要搭的是做工扎扎實實的鋼構臺。

這段時間,為了引入阿里巴巴,管委會又去找融僑談判。阿里巴巴入駐必備三個條件:免租金三年,免裝修,還得配套每年給多少萬元運營費。乍一聽,鼻血亂噴,可管委會給融僑算了一筆賬:到目前為止才入駐幾家,三年內能入駐百分百嗎?如果不能,何不拿出一些空間讓阿里巴巴白住?政府可以貼補別的費用。因為阿里巴巴是眾創空間,4000平方米的后面也許就是4萬平方米……這個要一直做到對方心動才停止。

管委會眼下正在刻苦地畫兩大商務區產業鏈圖,畫了快一年,還沒畫清楚。有了這張圖,就可以像百貨公司經理,看看柜臺上缺什么、什么貨最緊俏,今后就針對性地補什么。

截至2016年6月,海西金融商務區已引進企業568家,其中金融、類金融253家,其他成長型或總部企業300多家。在總體經濟下行的壓力下,它逆勢上揚,除了2016年新增2座稅收億元大樓,還積極引進騰訊、豬八戒網、賽伯樂集團、基金小鎮等眾創空間項目。閩江北岸中央商務區也入駐皇冠假日酒店、希爾頓酒店、中英人壽、致同會計師事務所、大成律師事務所等250家單位。

 

      三、細節貢獻軟實力 滴水之中見陽光

 

縱使容器再高大,容量仍取決于最短的那塊板。兩大商務區,哪塊板最短?快遞最短,還是活動板。

由于兩區入駐率已達70%,3000多白領組成的網購大軍,浩浩蕩蕩,以人均月購10件計,那包裹就是3萬多個。于是乎,每天都有好幾撥快遞小哥前來大擺地攤,然后逐一打電話通知樓內人前來領取。一時間數臺電梯你追我趕,忙乎一兩小時后,以為可以收攤了,可你方唱罷我登場,另一家快遞小哥登場了,有時甚至好幾個地攤同臺演出。

網購很新潮,快遞卻很猙獰,為了降低成本,快遞車五花八門。莊嚴華麗的摩天大樓前,小破車七斜八歪,包裹滿地扎堆。雖然這種混搭來無影去無蹤,像極快閃,可長年累月像啥樣啊!管委會實在看不下去,討論后決定推出“最后100米”接力棒式快遞服務“哥來了”。

設在升龍匯金地下車庫的“哥來了”服務站,2016年8月19日試運營,每天派發近千件快遞,包裹們按樓層排序,用小推車送上門,平均每件派送不到2分鐘,收件等待時間不超10分鐘。這每件加收的1元服務費,既解決了一件一取的麻煩,節省白領們的寶貴時間,也緩解了電梯人流擁堵現象,又凈化美化樓宇周邊環境,還完善了中心的配套服務。一箭四雕呢。

第二塊短板是午餐。3000多人的午餐,最好半個小時內送達,按每位送餐員每次馱60份上樓算,得有50多個人次上下翻飛在各個樓宇。這個比快遞更猙獰。疊在一起的簡易餐盒經擠壓,湯汁噴濺,面目全非。食欲只剩一半,剩一半扔進垃圾箱,全封閉大樓,蒼蠅飛不進來,味道也飄不出去。呂云文說,每天午飯后,一個樓層就要花兩個鐘頭的時間進行保潔。

好在呂云文們挺愛動腦筋,他們琢磨開了,咱中餐好吃,卻拖泥帶水不容易收拾,能不能中餐西吃?或者中餐日吃?日本的壽司,不就是包紫菜的飯團?咱來個中國飯團也挺好,一盒10個,三肉餡三魚餡三菜餡外加一個甜心的,吃不完可互讓也可帶回家,是不是既衛生又節儉?再就是湯汁問題,國人喜喝湯,多喝多進鹽,對身體沒好處,以茶代湯是不是更養生?這個理念要推廣,剩下的就是怎么操作了。還有就是自帶便當,每個單位如果都有小廚房,備上微波爐、咖啡機等,動員員工自帶便當,除了省錢,吃得還更放心,是不是?

上述短板是看得見的生活短板,有沒有看不見的短板?有,那就是招商引資中的短板——居心叵測的“光頭”冒充了“和尚”。

教訓發生在2015年,陸續跑了20多家“金融擔保公司”。有家企業,弄個七老八十的人做法人,結果真老板卷款跑路,假法人搖頭裝傻,你只能干瞪眼。

為了預防此類事再發生,管委會制定了《海西現代金融中心區入駐企業基本情況登記表》,內容包括企業的注冊資本、法人情況、注冊地、稅收、營業額、黨員人數以及是否建立黨、團、工會組織等43項。他們是玩真的。2016年初,管委會組成專門工作小組,在市、區市場監管、稅務等部門的支持下,對已入駐的594家企業進行了逐一調查;進入9月,繼續對新入駐的200多家企業進行相關情況了解。掌握一手資料,細節決定勝負,一點不能馬虎。

為了回報企業對自己的信任,管委會利用職便對現有的國家、省、市的產業政策進行梳理整合,找出其中的“惠企干貨”,主動提供給企業。想想現在有些單位只因“但求無過”便尸位素餐,貌似整天上著班,實則集體吃空晌,咱小小管委會卻沒活找活干,不是“走出去”就是“請進來”,不是“多輪驅動”就是“延伸服務”……如此管委會,難怪企業愛。

有一臺企新入駐時,管委會替它整合出六字方針“隆重節儉宣傳”。可對方只同意“隆重節儉”,不同意“宣傳”。管委會了解情況后就對老總說,你“女兒”都嫁過來了,今后還要開展業務,宣傳一下那是必須的。不要想太多啦,不會與政治掛鉤啦。最后對方才同意“宣傳”一下,可整個策劃又不接大陸地氣,比如排座次,把自己的人排在正中間要位上,這不是家庭聚會好不好?入鄉得隨俗對不對……管委會立馬又臨陣操心去了。

有位從內蒙古回歸福州的企業家,孩子想進臺江較好的小學,如果不是管委會跑細了腿將問題層層上交,可能早就打了退堂鼓。事后,管委會琢磨開了,商務區那么新,咱制度是不是也要配套創新?海外人才回歸叫“海歸”,省外人才回歸算不算“省歸”?福州籍外省創業成功者,要不要吸引他們回歸,拿什么吸引他們回歸?

于是商務區“人才標準”出爐了:年薪30萬以上算人才,人家老板不會無緣無故拿高薪請你對不對;異地商會副會長以上算人才,那都是從成功企業家中推選出來的嘛;年稅收50萬以上的企業配2個人才指標,100萬以上的配4個……拿這個指標做什么?孩子入學要用啊。制度創新獲得政府大力支持,涉及的各部門也表示認同。管委會目前正在考慮把行之有效的經驗全部制度化,在原先“三高”——高樓盤、高產業、高人才的基礎上,增加“一高”——高服務。

通過一年多的實踐,要讓企業留下來,管委會總結出四個字,工作要“細深精動”。細是細致,43個指標都要細細考察;深是深入,看完表格還得深入進去看看是否表里如一;精是精準,商務區需要森林也需要盆景,各企業亮點在哪要心中有數;動是動態,線上線下都要跟蹤服務,就連微信內容都要不斷更新。機制健全后,不管誰當主任,都能延伸制度越做越好。

目前管委會正在開發“智慧園區管理”項目,讓物業管理智慧起來。這個項目在微信群里反映良好,你有所呼,我有所應。成功的經驗、失敗的教訓都可共享,吸引了1萬多人的關注。

管委會幾乎成了企業的“娘家人”,企業也越做越好。聽說過“心臟除顫儀”嗎?這東西用于給心臟驟停者急救。目前在我國僅部分城市的三甲醫院和機場等大型公共場所有,可咱們樓高258米的宇洋中央金座就有,并且還派出多名員工參加急救培訓。當然,這里配備更多的是大到平板推車、鋁合金梯、輪椅,小到充電器、針線盒、女性用品……這一切都由國際知名的物管公司“世邦魏理仕”在打理。

入駐企業超1000家,這是臺江區2016年的奮斗目標;實現招商模式由單座樓宇向園區綜合樓宇的轉變,是他們今后工作的重點,而重要缺項精準招商則是他們重點中的重點;實現從“天使投資”到“風險投資”的全系列業態全面開花結果,則是他們的美好愿景。而滴水見陽光的精神,則會助力他們早日實現美好愿景。

原載于福建省炎黃文化研究會、省作協“走進八閩”文化采風系列之《走進臺江》;圖片來源于福州日報,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