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精品一区二区,濑亚美莉作品番号,aaa成人永久在线观看视频,好男人好资源在线观看视频,黑丝美女被人操,日日网站


2023-12-04 00:36 來源:福建炎黃縱橫 作者:黃 燕



 

   

 


 

翻山越嶺去武平,是因“來武平,我氧你”這句廣告詞的誘惑。

知道它是千年古邑,知道它是將軍故里,知道它是“林改第一縣”,知道它是“全域旅游示范縣”,但是,敢喊出這樣的口號,得有多大的底氣才能夠啊!

朋友在客棧等候多時,說已經租借好了自行車,還邀請了騎行管家陪同,要先帶我去轉悠一圈,然后再找個村子去吃農家菜,體驗一下山城人的慢生活。其實此時我已倦怠,最想的不是去溜達,而是躺平伸直。朋友見我遲疑,明白了我的意思:“要不你先伴著鳥語花香瞇一小會兒吧!”

誰料,這一瞇,就已是夜幕降臨。我開玩笑地告訴朋友: “我怕是醉氧了!”朋友笑了:“這就醉了?明天去爬梁野山, 看瀑布,尋勝探幽,會讓你更加‘氧氧’得意!”但我是個一聽要爬山就腿腳酸軟的懶人,我選擇了在梁野山下的東崗村信步而行。據說這里能春觀杜鵑夏賞荷,秋看楓菊冬會梅,一年四季,田園芬芳。而走畦徑、穿煙田、采果蔬、捉魚蝦、享美味這些鄉村野趣,則是甚合我意的旅游體驗。

沿著妙筆生花的騎行道,我們到了東崗村。

這是一座沒有圍墻的大花園。蜿蜒曲折的村道和小溪,掛著一摞一摞的肥田沃地,春華秋實,滋養著這個祥和安靜的村莊; 寬敞平坦的騎行道穿村迤邐,道路兩旁綠草如茵,花團錦簇,樹木蒼翠,小河潺潺。整齊和諧的配植與道路設計,像一首韻意豐滿的詩歌,既有素樸真切的風味,又有悠然不盡的情致。三五成群的游客和結隊而行的“騎士”,一路歡聲笑語,猶如悅耳動聽的彩色音符,跳動在這方綠色的土地上。田里勞作的農家人,會不時直起腰,笑著朝外地客人點點頭招招手,算是一種回應。

騎行道將城區、村莊、農田、景區連成了一個網,騎行累了,隨時停下來,農家應季瓜果菜蔬應有盡有。若是正好遇到“小芳”,跟她去屋后山坡上抓個肥美的走地雞,加一把清香草根,用她家的柴火灶燉煮,會是怎樣的神仙美味啊!也可以在田頭或溪邊支個燒烤架,烤一堆紅薯芋頭,讓溫暖的煙火驅散寒意。還可以下地向農民請教一下農耕技術,討幾粒種子,拔兩棵菜苗,回家在陽臺上體驗一把種植的樂趣……

逗趣園是騎行道邊一個不大不小的農莊。木頭搭建的“山門”,頂上還蓋了一排仿真茅草,看上去很有鄉野氣。進去是兩大間前后相通的木屋,門前墻上,貼著“藍莓采摘”和“草莓自采”的海報。但此時,草莓已過季,藍莓還未熟。只有里屋幾個巨大的酒缸,在悄悄地泄漏著藍莓的秘密。房前屋后都沒見到人。后門出去,是一片開闊田園,種滿各種農作物。一條搭了棚架的機耕道,悠長地伸向村莊的深處。高高的棚架沒有覆蓋,不知主人是想讓它爬滿葡萄呢還是奇異果? 抑或是紫藤、月季、炮仗花,還是別的什么?閉上眼睛,我仿佛聞到了花香。

遠處的小黃狗發現了東張西望的我們,吠著飛奔而來。百香果架下帶仔的母雞,也驚訝地梗起脖子,“咯咯咯”慌忙把仔仔們招呼到自己的翅膀下。

主人從田里上來,喝住了小黃狗。聽說我們想在農莊轉轉, 他答應得很爽快:“好哇好哇!隨便看!”

交談中,知道這個壯實的漢子名叫李世平,是土生土長的東崗人。九年前,租了別人一百多畝地,種水稻、草莓、藍莓、荷花、百香果等,目標主要瞄準研學和旅客。他指著眼前一大片稻田說:“這是昨天剛插的秧,過兩天就能返青,到時放養些稻田蛙和稻花魚,暑假孩子們來采蓮挖藕抓魚捉蛙,才有得玩!”

我問:“是不是鉆到瓜果架下除了采摘,還可以撿雞蛋、鴨蛋?”李世平點點頭:“看來你也懂立體種養!所以,化肥農藥是萬萬不能用的!”

說著他順手采了幾個小毛桃塞到我們手里:“嘗嘗這種早春桃。別看它又小又青,香甜爽脆得很呢!”李世平告訴我們: 這十來棵桃樹是他試種的,任其自然生長,蟲吃鳥啄,桃子產量低,品相也不好,但市場價格卻很高,還很難買到。

第86頁-23.PNG         


                             第87頁-24.PNG

李世平說他以前當過十多年的煙農,經營著十幾畝煙田,收入不錯。后來,又去了別的鄉鎮種煙,最多時有兩百多少畝地。 像大多數農人一樣,深深融入血液,并隨脈搏一起跳動的,還是故土。賺了些錢,李世平就想回家辦農場。“捧著家鄉的泥土, 心才能踏實下來。”

說話間,李世平的手機響了。鄉鎮干部的電話,說是一個小時后有個科技團隊要到逗趣園來參觀。他有些不好意思,說,其實村里有很多種植戶,種煙葉、種水果、種花卉、種蔬菜,各具特色,都做得很好。“要不,我帶你們到石老板的農場去看看? 他家規模大。”被李世平稱為“石老板”的農場主叫石陵輝,他的東崗村農場離逗趣園只有一小段路。石陵輝是外村人,“70后”,以前在廈門做光伏生意,后來回到武平來做電站。因為喜歡土地、喜歡農村,想在田土泥水中尋回兒時的快樂,他才在這里承租了許多農田和荒地,但這幾年也有些不順,走了些彎路,賠了錢。

石陵輝在河灘上建了幾間鋼構平房,用來勞作歇息和堆放工具。我們到來時,他正在指揮幾個工人將撿拾的鵝卵石堆放在一起。“唉,石頭太多!”來之前李世平跟他打過電話,所以初次見面也沒有客套話。石陵輝手一劃:“這一大片,以前都是河壩,土層薄,沙石多,水分含不住,植物長不好。剛開始在這里種了幾年百香果,發現除了土質不行,溫差也達不到要求。”他說想改種洛神花和桃、李、橙什么的,還去了漳州考察。“摸著石頭過河,都試試,慢慢來,‘學費’總是要交的。”

石陵輝很樂觀。他說,現在請人把地表石頭撿掉,平整好, 種些漂亮的花花草草,讓過往的游客看著舒服,讓來研學的孩子們有東西可玩,也給自己做做面子。要不然,人家會說,哎呀,那個石陵輝可真無能,包了那么多地,荒在那里長雜草。

其實,石陵輝怎么可能讓地一直荒著!他想做的事太多了: 他想把農場做成一個基地,將村里的種養散戶都團結起來,帶動前行,打包銷售;他想開民宿,開直播,開農產品加工廠,創自己綠色、安全、響亮的品牌;他想建個廣場,搭個豐收舞臺,讓周邊的鄉親有個休閑娛樂的地方,逢年過節給老人們設個宴席請個戲班子;他想讓孩子們一到節假日就想放下手機走進大自然, 來他的農場采摘、嘗鮮、摸魚、拔草、捉蟲,出一身汗,踩兩腳泥。

他說,一個燒烤就能帶火一座城,一個農場也能帶活一個村!他說,如果像他這個年齡的人都不種地了,以后就更沒人務農了。他要讓他的孩子懂得,土地才是人類生存的根本。他說,他希望在外面打工的年輕人都能回來,只有把家鄉搞好了,外地客人才會愿意來我武平……

“我武平!”石陵輝的言談中不斷有這三個字出現,我不能確定這是口頭禪還是情感的流露,但至少,我感受到了他的自豪和自信。

突然,石陵輝頓住了。好一會,他像醒悟過來:“哎呀, 我是不是說多了?其實我也沒那么無私和心系社稷啦。投資做農場,資金扔進去一大把,‘學費’交了那么多,肯定也想有回報啊。只是,做事不能整天只想著自己的口袋,更不能投機取巧, 身上得有正能量。我只能先好好做起來,做好了給政府看,才能得到支持;做好了給鄉親看,才能有人響應。

告別東崗,我有些感慨:從前的農民,臉朝黃土背朝天, 為了溫飽,土里刨食,“半夜呼兒趁曉耕,羸牛無力漸艱行”。他們刀耕火耨,不屈不撓地走過千年,將生生不息的遺傳密碼和堅強意志,蟄伏在生于斯長于斯的土地上。如今,我從這些對土地傾注滿腔熱愛的人們身上,看到了那份從歲月深處漫溢出來的執著和淡定。他們與父輩的最大不同,是具有掩隱不住的情懷和詩性。所以,他們有勇氣有信心融入時代,緊跟步伐,將生機勃勃、惠風和暢的美麗田園,洇染得五光十色、四季飄香。誰能說,這些在大地上深耕細作的人,不是筆墨橫姿的丹青妙手?

本文原載于《走進“八閩旅游景區”?武平》)